颯颯的風,吹過「鹽分地帶」,吹過北門鄉,吹向西北隅的「南鯤鯓代天府」,却吹不動她那十二根巨大木柱所架構的山門,也吹不動李府、池府、吳府、朱府、范府五王神靈的顯赫,依然䇄立在台灣海峽的東方。
我的家位於「鹽分地帶」,平日烈日當空、風沙很大,鄉親們為了討生活,必須嘗試在貧瘠、高鹽份的土地上耕種,或者依海為生、向天爭鬥生活。可是生活的重擔,不曾因為土地的貧瘠而改變,反而養成他們具有堅毅、善良、刻苦的本性,在閒遐之餘,辦私孰、興學堂,所以整個文化精神的層面,仍維持相當高的水準,久而久之逐漸建立口碑,滙為一股思潮風尚,使得文風頂盛,人文璀燦,例如古體詩社的成立與交流、文史團體舉辦文學營活動等,均有相當的規模與評價。尤其是舉辦鹽分地帶文藝營,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每年暑假期間均在代天府,祭起「鹽鄉有約」大旗,而以鹽田風車為標誌及精神堡壘的鹽分地帶文藝營,為台灣的文壇培育了不少新旗手與明日之星。
我站在代天府前,風颯颯地吹過她風華的歷史,一股強烈的文化氣息,呼應我體內的脈動,呼應彼此時空的交流,站在這裡可以隔絕塵囂,可以靜靜享受內心沉澱的片刻。
我抬頭仰望看著風,直喇喇地吹向代天府,卻吹不動氣勢磅礴的拜亭架勢,飛翹的「燕尾」在空中交織一幅美妙圖騰,如燕子尾巴,開出六叉的流暢線條;風,吹不動側立兩旁的大旗杆,如巍巍矗立的標兵,兩頭石獅一直守護著,彰顯被敕封「王府」的威儀;風,吹不動歇山式重簷廟頂那座寶塔,日日飽受風霜洗禮,卻還是盡責地矗立上方,連翹首而起的雙龍,也護佑左右兩側,兩座雙龍、寶塔粗細互映,簡潔有韻,動靜之美,表現尊貴風釆。
風,拂過屋頂上剪黏裝飾,只見唐草飛簷的花紋,首尾相連有如九連環,姿勢如鳳凰舞姿,連綿不斷的往天際延伸,象徵無上的高貴氣勢,只是天天在半空中上演著不變的劇情;風,拂過簷下金碧輝煌的斗拱,想當年師傅們的汗水被風吹乾了,賣力雕刻鐘鼓樓翹角、蓮花吊筒,為的是承載古典雅麗的裝飾門風,見証時代的容顏。
風,拂過廟的朱紅木柱、大樑,拂過香爐內的焚香,化為一縷青煙,裊裊迴蕩天地,為人們冥禱的祈求,上達天聽;風,拂過北側「五門」彩繪傳神的門神上,拂過看守正道將軍們的身上,時時提醒他們不要忘記斬妖除魔的職責,魍魎鬼魅不得擅自逾越雷池一步。
代天府,不止是一種文明建築,也蘊藏著濃濃人情味的所在,人們來這裡感受到是藝術之美,欣賞傳統的時代意義,特別是青斗石細膩的質感,蔣氏父子一起雕刻出一齣齣歷史章回小說的人物,如關公保二嫂、大舜耕田、封神榜故事、東周演義等,乃在勉勵人們保有士大夫的讀書本色---書香傳家的意義,只要慢慢品味,可帶領參訪者遨遊在古人的時空中,得到一些體會,而我們入寶山豈能空手還呢?那得要好好地學習欣賞啊!雖然廟方的工作人員不擅言談的外表顯得有點嚴肅,但是只要能打入其內心世界,與他們閒話家常,往往會發現幾句話也含有哲理,都有一套與眾不同的看法。
在偏遠的海濱附近,驚豔地看到代天府百年的歷史古蹟,你可發現,斑駁的木頭裡仍可嗅聞到一股古樸之美的味道啊!我不禁撫觸著原木,發現有風化侵蝕的現象,難道原木也被風沙抓過痕跡?還是夜夜被嫵媚的月光,深吻一道道波紋的唇印?
啊!美麗莊嚴的代天府,保有雄偉的文化風貌,在風的吹拂下,一切顯得如此浪漫、自然,請跟我來,隨著風的脚步,細細品嚐「民間古建築」的饗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