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箫声声醉惆怅
王水宝

又是一个叫人相思骨肉亲情的月夜。明月当空,丹桂飘香,人迹寂寥,草虫鸣叫。静悄悄、缠绵绵、情切切、意恋恋。
我独立凉台,忽闻洞箫声声,哀哀悠悠,不知从何处飘来,由远而近,似在诉说离情别绪的惆怅……细细聆听,这悠悠洞箫声,好像是从石桥上飘逸下来的。
古人云:“闻笛忧戚戚,听箫心悠悠。”因为我也爱吹洞箫,特别是我这个游子落脚异乡,夜闻悠悠箫声,怎不情绪荡漾,思潮翻滚?我便披衣,下得楼来,再仔细谛听,箫声好像是从我家的对面龙河古桥上传过来的,于是我循声寻去。我步履满跚,慢慢渡到古桥旁,此时箫声越来越响,好像是在吹《蝶恋花》,我也便和着箫声,轻轻地哼起了“我失骄阳君失柳……”箫声虽然断断续续、底气不足,但箫声中仿佛有诉不完的缠绵,说不尽的衷肠。月夜中看吹箫人的样子是那样的认真,我不忍打扰,静静地伫立一旁,默默谛听,箫声里透出了孤独的愁帐……淡月箫韻,柔情缱绻。待等箫声随风远去,渐渐减弱,我快步来到桥上,只见吹箫的是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孤独地坐在栏杆上,忍秋风吹拂,似乎正在冥思苦想……寒喧后,我终于知道,老人姓赵,解决前夕,血气方刚的小赵与姓李的少女相爱,准备结婚,作为国民党南昌警备司令部的父亲要全家去台,李小姐无奈与小赵泪洒相思地,从此“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方”。老人十分忧伤,春夏秋冬,年复一年,思念悠悠,惆怅幽幽,把千种愁万种爱,寄托在这三尺洞箫之中,把浓浓的眷恋,深深的情意,梦里的思念,孤独的哀愁和着箫音,拜托清风,在微风中漾起,飘过海峡去伴随远离彼岸的她……箫声依旧,几十年的跷望,只是瘦了西风明月,白了双鬓,但盼她归来的意愿一刻未变……箫声伤悲,忧郁,寄托着离人的缠绵相思,这箫声可否传入她的耳畔?真是“明月虽圆,空照人离别”!
更深人静,月华如水,我告别了老人,匆匆回到楼上,打开笔记本,记下了这一席幽梦:《箫韵》,以老人的口吻写道:“古铜色的龙凤箫,总给我以无限的眷恋之情。那深红色的流苏,是你亲手结系,而今虽已褪去鲜艳的色彩,但褪不去我心中的万般情丝……我握住洞箫,紧紧贴着嘴唇,心声和着箫声,从颤颤的指间,飞泻出缕缕怀念的箫韵……越过三百里海峡,去慰藉旧时的知音……”
月华如水,清风徐来,不知什么时候,桥上又飘来了那惆怅萦绕的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