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網第四屆小說獎總成績公告

 

作品題目

王希成評分

費啟宇評分

李文義評分

總得分

總名次

001會抽煙的貓

第六名

6

第一名

20

 

26

首獎

002女兒牆

第九名

3

第九名

3

第二名

15

21

佳作

003永生花

第七名

5

第二名

15

 

20

佳作

004青城鳥

第二名

15

第四名

9

 

24

推薦獎

005冰雨

第八名

4

 

第一名

20

24

推薦獎

006記得

第五名

7

 

第十名

2

9

 

007黑玻璃

第十名

2

第七名

5

第四名

9

16

 

008聽話

 

 

第七名

5

5

 

009

 

 

第五名

7

7

 

010昭和二十年

 

第三名

12

第九名

3

15

 

011漁港邊的婦人

 

第八名

4

第三名

12

16

 

012以西

 

第十名

2

第六名

6

8

 

013白色的醫院

第四名

9

第六名

6

 

15

 

014

第三名

12

第五名

7

 

19

 

015五月二十六日

第一名

20

 

第八名

4

24

推薦獎

(第一名20分、第二名15分、第三名12分、第四名9分、第五名7分、第六名6分、第七名5分、第八名4分、第九名3分、第十名2分計分

 

 

 

首獎

會抽煙的貓/張雪昆

 

推薦獎

五月二十六日/許皓甯

青城鳥語/唐旭

冰雨/曾志欽

 

佳作

永生花/邱建順

女兒牆/陳盈慧

 

 

 

首獎

會抽煙的貓/張雪昆

 

【個人檔案】

張雪昆 ,男,196212月出生,祖籍安徽,現在工作和生活在上海。我1979年學醫,本科畢業後曾經在一家縣醫院工作十年。1995年考取財經大學經濟學研究生,獲碩士學位,現大學教師。由于對舞文弄墨有興趣,經常寫詩,偶寫小說。詩多發表于新語絲,在人間福報也發了幾篇。小說有《瘋老師筆記》,也發表于新語絲。

 

【得獎感言】

 

首先,我要感謝各位評委老師和喜菡站長,謝謝妳們喜歡我的文字,授予我第四屆小說獎首獎。

我的童年,有許多時光在不叫戰爭的戰爭中度過。我的家有一段時間住在油庫附近,在我家後面的大瓦房裏面,有兩個木匠天天在打造棺材,那些倒在街頭的無名死者,會躺在這些棺材裏送走。一面白牆,上面貼著無名死者的照片,希望有家屬來認領。我常常邊吃飯邊看照片,我已經司空見慣。

我親眼見過滿身血被人在街上拖著走的人,也親眼見過被勇敢的軍人搶出來的被折磨後奄奄一息的人。

時光奔流,那時的血已經變淡,但仍然時時會添上新的血痕,加害者和受害者的身影已經模糊,而我作旁觀者的身影卻愈加清晰起來。雖然我的手上未沾一滴血,但是我的良心卻在旁觀的過程中無聲丟失。那些最善最真最有才華的人,他們的身體已經被不可預測的浪濤卷走,只剩下他們的故事,這些故事堆積如山,帶著某種鋒利壓在我的胸膛,讓我的每一次呼吸都疼痛不已。我拿起我無力的筆,企圖用文字把我的疼痛傳遞出去,我寫下《會抽煙的貓》。我希望,我的文字可以尋回我的良心。如果,我的文字可以讓如我一樣的旁觀者猛醒,不再旁觀,大家一起來改變自己也改變世界,那,我的文字就開始有了一點點意義。

在寫《會抽煙的貓》的過程中,我的筆下充滿沈重的憂傷,這種憂傷顯然也傳染了我同時期寫的幾首詩,我的原來不食人間煙火的詩也開始帶著濃濃的憂傷。現在,請容許我把其中的一首題目《憂傷》的詩經過修改後放在得獎感言的最後,並且在此將《憂傷》獻給我一直深愛著的苦難的山河和苦難的人民。

憂傷

是一道流著春天的傷口

拉開這道傷口的是月光

縫合這道傷口的是花香

那個眼含熱淚的人

披著月光

走在開滿桃花的路上

 

【費啟宇評】

 

這是一篇有感情的小說,讓人讀完後,有不勝唏噓的「惘然」感受,不自覺地想,身在一個可以自由創造的民主社會的人民可貴呀!

作者掩藏強大的悲憫,寫出來的人物蔣宇宙卻有無辜的同情,他藉由一隻會抽煙的貓到貓的死,表達人與動物有共通性的奇妙關係,淡淡的味道,沒有激情的寫作基調,但卻隱藏宿大慈悲的溫柔,不需義憤填膺地吶喊,不需仗義直言地伸訴平反,只在小說文字裡的鋪陳,你就會同我讀者的我一樣,一直流戀回味這一位「蔣宇宙被定爲反革命流氓罪」的人物,真的有必要以槍斃來訂罪嗎?

而身為讀者的我不禁為這篇佳文,不止按下一個讚,卻是在莫名感動的情緒中,給予高度肯定的名次,為「蔣宇宙」平反!

我想這也是作者為不公義的社會制度,一種無聲音的抗議方式吧!

也是一部可拍成電影,得各項大獎的經典之作。(我私人的預測)

 

 

 

推薦獎

五月二十六日/許皓甯

 

【個人檔案】

本名許皓甯,陽台有盆栽,不再養小寵物,喜歡辦活動,討厭人群過量聚集。
喜歡印出任何文件時,空白紙張滿載文字圖畫的樣子;喜歡輕快的自己,喜歡吃橘子。
現居彰化高中門口,就讀中醫學系,現為西醫部見習醫師。

手邊的印表機五歲生日剛過,希望它能一直很健康。

【得獎感言】


感謝爸媽弟妹,國小秀黛老師,國中志朗老師,高中彩蓮老師,你們讓我有字可以用。

感謝各個深夜長談的男孩女孩,多年熬夜難得真有用途,願你們各自無比幸福。

感謝中國醫藥大學後文藝社,這篇是寫完的社課作業,欠了很久,但總算有個結尾。

身邊的妳,願妳我柔暖如昔,妳愛我,我愛妳。

唐旭

 

王希成評】

 

從「雨下個不停,他還不曉得如何站起來。」開始,至「雨越下越大,越下越大,他就這樣沉沉睡去,誰也不能叫醒他。」結束,整個小說的開展、鋪陳與收尾,主角的心理轉折起伏,結構相當完整。

 

    倒敘的書寫方式,旁觀第三人稱的敘述方法,客觀探討因為家庭變故,父母親陸續去世,傷痛症候群,個人悲劇的性格,不願承擔什麼,加重他的陰暗思維,終於無法承受,選擇死亡逃避。

 

    人物特色與故事鋪陳清晰且有邏輯,現在與過去時空交錯的相當好,慢慢起承轉合了主角的個性特質,讓一切變得合理可解。如寫他最後在馬路斑馬線上的摔跤,瞬即對應他國小二年級在操場健康步道的摔跤,小時摔跤現在也摔跤,似乎宿命。而現實摔跤與喪親哀傷的摔跤,更形成對比反差,讓人感覺相當強烈。

 

    他的個性是不想當個好人,尤其負責任那種好人,好哥哥好孩子那一類。可命運的安排卻逼迫他往此方向靠攏,尤其父母親過世後,當個負責顧家的好人的心理負擔更加沉重。表面上他不顯露任何悲傷表情,即變夢裏也是,其實心裏波滔洶湧澎拜不已。

 

    反而妹妹用了比較樂觀的態度看待死亡,陪媽媽在救護車上時,她如此說:「那時陽光從車窗曬進來,感覺溫暖,我想阿,媽在加護病房裡看起來好冷喔,這樣曬太陽感覺很好,而且我們終於可以回家了,媽這兩天看起來很不舒服,可是這時候好像睡的很熟,沒有不舒服的樣子,我還記得以前媽唱搖籃曲給我聽的聲音,真的,我還記得,然後阿……。我就在心裡,輕輕的唱搖籃曲給她聽。」如小時童話般的悠遠美好更令他難受。

 

    無法接受母親的死,無法面父親生病的眼睛,更無法承受妹妹過度樂觀的搖籃曲,他選擇逃避地奔向死亡懷抱。只要能夠沉沉睡去,一如父母親,就可以回到溫馨的從前,所有狀況正常不變。通篇心理歷程與細節的描寫雙線交錯交待,寫活了這樣一個悲劇人物。

 

 

 

推薦獎

青城鳥語/唐旭

 

【個人檔案】

嘎瑪丹增:作家、旅行家、旅遊規劃專家。中國散文家協會理事,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2006年新浪論壇十佳寫手亞軍。著有《越走越遠》、《在時間後面》和《獨自空曠》(待出)。

作品散見大陸《散文》《青年文學》《山花》《民族文學》《詩刊》《 新華文摘》《作品》《滇池》《天涯》《讀者》《廣州文藝》等文學期刊。多次獲得各種文學獎項,數次入選各種散文排行榜。

做個多種職業,軍人、記者、編輯、編導、個體戶、公司職員。現居成都,從事旅遊規劃職業。


【得獎感言】

 

海峽兩岸,文化傳統雖同系一脈,但大陸的文化語境和台島還是有所差異。這種差異也體現在各項文學藝術活動的評介體系上面。我沒有去過臺灣,曾經在CCTV國際頻道做過關於海峽兩岸的電視節目,一直以來,我認為台島同胞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承繼和堅守,明顯比當下的大陸更堅決有力,應該好好地向你們學習。

大陸開放以來,隨著後殖民文化的迅猛入侵,整個傳統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清洗,傳統文化和道德體系被逼向了失憶和潰決的邊緣。舶來文化對傳統價值觀的顛覆,給人們造成了失去故鄉和家園般的精神困境,無數的精神遊牧者一邊在尋求發展變化,一邊又在為傳統文化的失憶和喪失扼腕疼惜。我們要走向哪里?心靈要去向何方?拙作正是居於這樣的精神困境,對非精神生活現實的一種呈現。當然,要在如此有限的述空間,表達作者對物質心靈的厭惡和困惑,對傳統文化的緬懷和回歸,顯然不切實際。我原本是寫散文的,正在學習講故事,在文本結構和技巧上,毫無章法,跟寫小說的要求相距甚遠。

喜菡站長及其同仁對文學藝術的真摯和純粹,令人敬佩。我要感謝喜菡文學網給我這個榮譽,給了我繼續學習講故事的信心。

同時,要特別感謝各位評委!感謝你們的鼓勵和辛勞!

感謝並問候喜菡文學網的廣大網友!

紮西德勒。

嘎瑪丹增 2012221日 于四川成都

 

 

【王希成評】

 

關於一個男人內心的焦慮與欲望會有多大多強烈?這篇小說做了很深刻的解晰。作者企圖心極強,用文字與主角獨白挖掘至意識底層的潛意識,什麼佛洛伊德、榮格等心理分析大師,還是無法幫他抵抗妄想,幫他脫離女人的媚眼與裸體的想像。欲望像一條蛇,緊緊纏繞著他不放。讓他犯了一般男人都會犯的的錯。

 

    與柳頁的交往,與柳頁的共赴雲雨,失序、瘋狂卻充滿刺激,或許這正是男人的最愛。柳頁這個美容店的女老闆,直接了當如陽光般強烈,大辣辣表達自己的慾望與情感,只要愛,她便勇敢欺身上去。與他老婆的心思總躲在暗處,七拐八彎,不知想什麼鬼主意,產生極大對比與反差,使他一時極度迷戀柳頁,想從她身上找尋不曾有的感覺。

 

    但生活雖聲色犬馬,下雨時候,他還是喜歡一個人坐在窗前想點什麼,享受清涼而真切的憂傷,要性,他也要心靈。柳頁充滿他的身體,然他的內心依然空虛空洞,又愛又矛盾地想:這不是我真正想要的生活。卻無法離開,反而陷溺其中無法自拔。

 

    其實不用什麼藉口,許多事情的開始就是結束。他迷戀柳頁的長髮,最後柳頁把長髮剪掉,剪掉他們的情感,也剪掉他對女性的迷戀。整個故事前後的象徵性極強。然而這個長髮剪掉了,面對下個長髮,他不會又犯同樣的錯嗎?真能自此事件中醒悟超脫昇華出來。

 

    我喜歡結尾那一段,力道十足地自省與反諷:「兩隻髒兮兮的小狗,站在路燈下交合。我試圖趕走它們。兩支流浪狗難捨難分,朝我露出了尖利的牙齒。狗的吠叫,比風吹落葉的脆響更加刺耳,弄得我滿身亂麻。醉醺醺的嘎瑪上尉忍不住笑了起來。笑自己就跟野狗一樣。」男人與狗,值得想想。

 

 

 

推薦獎

冰雨/曾志欽

 

【個人檔案】

 

曾志欽(chih cin Zih)19811231日),筆名幕谷羽,臺灣宜蘭縣人。幕谷羽為台灣媒體工作者,曾任記者和講師,畢業於宜蘭高中,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現任於生命電視台編導。2010年,幕谷羽開始跨入網路寫作,文章多以【社會關懷】為主題,文筆平易近人不浮華,強調關懷社會邊緣人士。幕谷羽目前正積極以影音、圖片、文字等專業的技術和風格,慢慢吸引和搏得更多人重視社會關懷。

 

【得獎感言】

 

再小的人、事、物都可以是故事,那怕是塵埃也可以在空間裡的時間流竄著動容的丰韻。文字也許就是生命的另一種體現,經過洗滌與萃礪後,方能表達出生活最真摯的情感。寫作如果能夠透過細膩的構織與安排,方能訴諸共鳴,進而深植人心,突現文字的價值性。

 

【李文義評】

 

段落清晰,故事節奏能慢慢引導讀者進入情境。巧妙運用隱喻描述情感與矇懂的衝動,如:「不管是什麼水果,一定要兩個人共同品嚐才會是甜的。」,「猶如蜜蜂陶醉在純蜜下的貪婪,但,如今夢醒後,我才驚覺,我被螫傷了。」,顯然作者落筆時經過思考與雕琢。整篇文章看似描述第三者的哀愁與無奈,以及男方的懦弱與不敢承擔,但實際上卻隱藏主角與現代人的堅強與獨立自主性格,以及情感無罪,生命無罪,每段情感與生命都值得喝采與尊重的價值觀。因此就故事之外的表達,以及文章的閱讀和深度,作者目的顯然達成,而且成功。

 

 

佳作

永生花/邱建順

 

【個人檔案】


個人檔案200
本身是苗栗人,目前在高雄就讀研究所

正練習與嘗試使用中文創作小說,散文,新詩等文體中

【得獎感言】

 

感謝喜菡文學網站提供這個機會,感謝站長喜菡,也謝謝評審的肯定.

讓我有動力與理由繼續寫下去!

 

關於這篇作品,實乃有感於就讀大學時期的所見所聞.

大學中許多男女多熱衷在不為繁衍而性交的做愛上面

對象可以隨機,隨緣近乎隨便的無原則

而這樣的現象也並非某一校某一屆,或是某一科系獨有的情況

當然我並非是以偏概全的認為全台灣的大學生皆是如此

只是就我的觀察

發現有一部分的群體確實有這樣的情形

或許放大檢視難免有過度渲染之嫌

但我覺得此一現象值得探討

於是這篇文章即以大學生男女關係異常單純的複雜為基石來開展

藉由此作品表達我看待與詮釋此一現象的態度和想法

謝謝~

 

【費啟宇評】

 

這是情慾小說裡,處理人性隱藏得私密部分最好的作品,雖然裡面大量出現穢言加重了鹹溼的重口味,將咪可與肖想與她苟合的人早洩哥,寫得生動、活潑,如入無人之地的隱私,窺視性的原始風貌,讓一些自以為「道德衛道之士」者,看起來,作者的功力不過也是如此、如此而已,但是文末最後三句太有文學性、哲理性,才驀然發現這才是文字的美學,不由得重新再審閱這一篇打出前十名外的〝奇文〞,重新再看,驚艷的是要功力到某個程度的人才有「慧眼惜英才」的相疼惜感受:

未曾聽聞歲月著意地厚此薄彼,那些誰誰。
    
且沒有誰的凋零會不翼而飛。飛離地心引力的羈絆之外,之外的之外。
    
咪可,例外。

說實在這三句話,簡單,卻看不懂,看不懂是我的功力問題,尚未達到作者「形而下」的苟合、早洩、肉慾的解脫;看不懂的是「形而上」的清明、智慧、平靜的昇華;我想一部好的作品,並非正襟危坐、四平八穩的風格,但不媚於世俗,又能勇敢揭櫫「性慾美學」,未嘗不也是孔子所言:「食、色,性也。」此乃人性最原始的本能,書寫,只是呈現罷了。

 

 

 

佳作

女兒牆/陳盈慧

 

【個人檔案】

 

陳盈慧,現就讀於臺灣師大研究所。

 

【得獎感言】

 

創作是一種曲折深微的內在行進,得獎讓人暫停腳步,回望往昔足跡,只有轉瞬,復又轉身持續向前。而內心,充滿感激。

 

【李文義評】

 

雖然結局不合常理,例如人死後沒有經過檢察官相驗等正常法律程序,而是偷偷埋在女兒牆下,但所謂創作代表有時並不需要合乎常理。本文看似平淡平鋪,其中卻用幾處對比凸顯社會低層的無奈,例如:「有錢人家的小孩都是大到生不出來要剖腹的,女兒從小就比人小比人薄」,「有錢的生不出來,生出來的沒有錢」等等,甚至看似悲哀的結局也隱藏對社會階級,貧富差距等控訴,而作者藉由對比式文字與情境,無奈的結局,達到對社會現狀控訴的企圖顯然成功,也增加整篇文章的可閱讀性,雖然結尾缺乏短篇小說的衝突與震撼,但閱讀後確實能讓讀者延展出對文本與社會現狀的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遺珠之憾---

 

【王希成評】

 

卡/簡瑋君

 

貼切地寫活了什麼都卡住的女強人。婚姻、事業、愛情沒一樣如意,正如那串鑰匙,正好卡在錢包和卡片夾之間,上頭明顯還卡著好幾件雜物。之前一切多麼美好順心,是她自己認識不清嗎?還是婚姻、事業與愛情本來如此,只是她當初太天真,把一切想得太簡單,還是因為人不斷改變,她也因為改變而有了不同的認知。

 

   但生活日久,不知怎的,什麼都不對勁,什麼都順心,她好像卡在家庭與事業的縫隙之間,過去的自己與現在的我之間。許多事情有了累積,許多周邊的人有了經歷與衝突,似乎回不去了,似乎也前進不了。

 

    通篇讓卡的意像在每一段文字間流動,而且藉著許多日長許多小物小事小細節,對應這種卡卡的感覺。隨時都與主題相扣相呼應,也隨時襯托了這個女強人的尷尬處境。

 

    很社會很寫實,很有故事性,正是目前許多職業婦女的寫照。而結尾公司精簡她的部門,她還正在思考推出什麼名單才好,左右為難,不忍心。意外地最後被精簡裁撤的竟是她自己。表面看來諷刺至極,其實也相當警醒地醍醐灌頂,為誰辛苦為誰忙呢?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衫,還不幡然醒悟嗎?反而是種解脫,對她而言,從此一切不卡了。

 

白色的醫院鄒采綾

 

    一場院長女兒的意外事件帶出一個陰謀,揭發同僚想靠裙帶關係往上爬的居心。原來都是同期的住院醫師,因為對於人際關係的處理不同,職位開始有了極大的落差,兩個好朋友也漸行漸遠。甚至因為主角治好院長女兒的車禍傷勢,兩人又變成了情敵。

 

    是友?是敵?整個白色巨塔內的權力鬥爭與權力重組,頗具戲劇性。相當程度地反應了職場的現實與冷酷無情。這篇小說的人物的素描相當鮮活,故事情節也很戲劇性。白色的醫院反而是複雜顏色人我關係的現實社會。寫實也諷刺。

 

記得康倩瑜

 

    似乎書寫兩個人一生的戀愛故事,從大學時期的戀愛,到共組家庭有了孩子,兩個人一直是幸福的王子與公主,希望從此相愛相守以老。沒想到太太得了病,開始從記得到遺忘,忘了從前的情感,忘了他的名字,忘了這個美滿的家,終於失蹤。其實寫一個男人真摯的情感,生命中的女人,永遠的記得與痛。

 

    全篇採倒敘的手法,一直的記得,一直的所有細節,對應於她的忘記,產生強烈的對比,最後只能阿Q似地認為她的失蹤或許是個解脫是自由了。故事鋪陳與內心描寫,蠻真情動人,卻也有股無奈的感覺流動。生命之中,就竟有多少記得,多少遺忘呢?

 

雖然結局不合常理,例如人死後沒有經過檢察官相驗等正常法律程序,而是偷偷埋在女兒牆下,但所謂創作代表有時並不需要合乎常理。本文看似平淡平鋪,其中卻用幾處對比凸顯社會低層的無奈,例如:「有錢人家的小孩都是大到生不出來要剖腹的,女兒從小就比人小比人薄」,「有錢的生不出來,生出來的沒有錢」等等,甚至看似悲哀的結局也隱藏對社會階級,貧富差距等控訴,而作者藉由對比式文字與情境,無奈的結局,達到對社會現狀控訴的企圖顯然成功,也增加整篇文章的可閱讀性,雖然結尾缺乏短篇小說的衝突與震撼,但閱讀後確實能讓讀者延展出對文本與社會現狀的思考。

 

 

【李文義評】

 

漁港邊的婦人陳新添

 

我沒有去過小琉球,不知道那裡是否真有一座廟,碼頭上是否有人兜售紀念品,但經由作者描述,瞭解風雨過大傳無法回台灣,也無法駛向小琉球,物資與消息會被斷絕在外,形成一座滿是期待的平靜孤島。整篇文章相當恬淡,用平鋪直述的方式,運用風雨阻隔表達老一輩與年輕人的思想差距,處事作風的迴異,但對故土與親情的渴望與依賴卻相同,宛如盤旋廟宇上空的白鷺鷥,四方繚繞後終究要逗留。而風雨雖然代表某些事,某種程度的阻隔,卻也隱藏嚴肅的生命延續問題,在作者恬淡不激情的方式描述下,頗能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

 

黑玻璃陳憶茹

 

主題明確,不會讓人產生主題與內文無法勾連感,藉由黑玻璃闡述世界的正反面,心境的喜悅與悲傷,人情世故的理所當然與無奈,縱然越過黑玻璃的另一面,也無法重來與設身同境。穿插的情節與結局能嗅到作者對周遭事物的與期待,也藉此表達人生很多時候,很多事不能自主,卻必須接受既定事實的困頓與無奈,甚至只能用意識型態作為防衛武器,但整篇文章看似晦暗低沈,閱讀後卻能使人心有戚戚焉,並對現實生活中的某些人,某些事重新檢視與判斷,給予新的同情與祝福,因此這方面的表達作者是成功的。

 

蕭宏毅

 

整篇文章可以看出作者文筆和思想上的成熟度,文字相當幹練且有力,詞句描述和運用充滿隱喻和對比,段落分明爽快,故事具一步步引導讀者進入情境的效果。真實和虛幻的模糊與交疊,現實和期待的糾葛與不確定性,生與死的掙扎和焦慮,宗教的意涵和價值,作者用心以文字凸顯普世的茫然與未知,另一方面卻藉由醫院的生死臨界、矛盾和轉移特性,顯露作者對生命和哲學的見解與質疑,並因此形成一篇頗富意涵的文章。

 

 

【費啟宇評】

 

昭和二十年/連文亞

 

本文背景以太平洋戰爭為題材,取材相當特殊,情景描述頗為生動,讓人很容易進入情節裡頭,與故事主角融為一體,尤其作者在描述整個時空肅殺的場域極為生動(生為被殖民者台灣人的悲哀與無奈) ,其文字駕御能力、轉場快速、節奏感、題材運用…. 等,皆有一定的寫作功力。

可惜的是,本文為國語、台語夾雜在一起,讓人造成閱讀上的障礙。

本人的建議為,在敘述故事時,可用國語的方式描述較為流暢,在對話時,用台語的方式表達,或用對話的引言「」符號,或隔跳一行,才能讓讀者清楚地知道對話的訊息。

第二,結尾太突然了,以「舉雙臂齊喊:大日本帝國萬歲!日本天皇萬歲!」是不是因字數限制無法再鋪陳下去?好像到還沒有結束的感覺,它是不是某部長篇小說截取的一部分?還是為下一個故事埋下的伏筆?我也不得而知,只讓我這「民粹主義者」,有錯愕的感受,怎麼會是大日本帝國萬歲!日本天皇萬歲!來收尾呢?於是再重評分數的名次!

    不過,本文的基調,仍是令人激賞的。

 

---評審簡歷---

 

王希成

 

中國文化大學英文系畢業,任職石化公司採購。業餘曾擔任港都文藝學會副理事長,草山文苑網路詩版版主,掌門詩刊同仁,現為喜菡文學網詩版顧問與駐站作家,金獅湖太極拳教練場主任教練。獲中央日報勞工文學獎、清溪文藝獎、台灣省新聞處優良讀物獎、高雄市文藝獎、打狗鳳邑文學獎、2011書寫高雄獎助計畫。出版書籍有:「詩,45度仰角」、「安靜生疼」(詩集)、「面對」(散文集),「我的詩劍江山」(散文與詩合輯)十冊。

 

李文義

 

姓名:李文義

筆名:李文義

現任:

現任高雄市港都文藝學會理事長

市 李招弟 李來好 李腰的爸

李府戶長 (五票無異議通過,得連任之)

生 日:1963年某個日頭光光的中午

星 座:紅

生 Playboy

著 作:孔村的小事 玉蟬花開時 真情歲月 天堂 沈淪的世界 秋 春風無痕 秋潮向晚 上帝的使者

 

費啟宇

 

(1961 ),小說家、詩人,另有筆名費sir。出生於台南市。學歷: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碩士,曾任高雄市港都文藝學會創辦人,兼第一、二屆理事長,推動大高雄文藝活動百餘場不遺餘力。
目前擔任大臺南文創產業等備會召集人,拍過「木雕之手」記錄片,在臺南市府第3頻道播出。
出版作品方面,計有短篇小說集:「什麼!你拿了我的頭顱骨」、「通往天堂的路」、「天鵝湖」;長篇小說集:「竹田明雄的年代」、「歸鄉」(以上兩本作品集皆由高雄縣文化局出版發行)
散文集:「想我當兵的日子」、「歡顏」、「家族診斷書」
詩集:「雅美舟的家」、「不死的太陽」
報導文學集:「舞蹈大師李彩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