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箫声声醉惆怅 王水宝 又是一个叫人相思骨肉亲情的月夜。明月当空,丹桂飘香,人迹寂寥,草虫鸣叫。静悄悄、缠绵绵、情切切、意恋恋。 我独立凉台,忽闻洞箫声声,哀哀悠悠,不知从何处飘来,由远而近,似在诉说离情别绪的惆怅……细细聆听,这悠悠洞箫声,好像是从石桥上飘逸下来的。 古人云:“闻笛忧戚戚,听箫心悠悠。”因为我也爱吹洞箫,特别是我这个游子落脚异乡,夜闻悠悠箫声,怎不情绪荡漾,思潮翻滚?我便披衣,下得楼来,再仔细谛听,箫声好像是从我家的对面龙河古桥上传过来的,于是我循声寻去。我步履满跚,慢慢渡到古桥旁,此时箫声越来越响,好像是在吹《蝶恋花》,我也便和着箫声,轻轻地哼起了“我失骄阳君失柳……”箫声...
啊!台湾飞来一只信鸽…… 王水宝 报载:一只信鸽从台湾飞来江西……不断抖动双翼,发出“咕――咕”的鸽声。 啊!从台湾飞来一只信鸽,你披一身阿里山林海的樱花芳香;衔一串台北市撩人相思的红豆;带一腔游子神驰于家园的思绪;你凝聚着一千八百万同胞盼望回归的愿望……扇动起刚劲有力的翅膀,穿云破雾,掠过银波万千的八百里海峡,在春风澹荡中奋然疾飞,来到了情牵梦萦的家乡…… “咕――咕”,你发出如此缠绵凄婉的鸽声,把满腔积愫,向亲人尽情倾诉:声声是慈母思念儿子的泪声,句句是妻子眷恋丈夫的情韵,字字是羁人对祖国的怀念啊,夜有多长,梦也有多长……呵,台湾信鸽,你“咕――咕”的鸽声啊,唱出了回归的和声,团圆的强音…...
人 老 思 乡 -----去台文化人怀念故乡 王水宝 人老思乡,叶落归根,这种传统民俗文化心态,自古亦然。尤其是去台的各界人士特别是那些文化名人,他们饱尝长期与大陆亲人的分离之苦,思乡心切更是越来越强烈,时常会触景生情而大动离思之情,发出“南望家千里,无限故乡情”的感叹。早在一篇《怀乡》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多年来,向往着华山道上的攀登踪影,向往着庐山雪松的意趣,向往着神州平原的故居和乡人,何时再能亲近他们的容颜,重返童年田园生活的温梦,一切都饥渴的盼待之中。” 辛亥革命老人、国民党元老、现代大书法家、伟大的爱国政治家、著名的报刊活动家、教育家、诗人、书法名家于右任(1879-1964),陕西省...
西 湖 的 怀 想 王水寶 离开杭州快60年了,早已把他乡认故乡了。然而对家乡的一草一木太多萦迴于怀了,而那朝思暮想的对西湖的怀念,也更觉深沉了。 长庆二年七月,唐朝诗人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自后,白居易在杭州便做了三年太守,为杭州人做了许多好事。坊间传说,西湖原本不叫西湖,而叫钱塘湖,因为杭州有条钱塘江,白居易在杭州三年太守期间,为民着想,将疏湖挖出的污泥,在钱塘湖中间筑了一道堤,将钱塘湖分成东西两个,才把湖东以西称西湖。人们出于对这位造福一方的太守的怀念,将这条从断桥到平湖秋月的长堤称作“白堤”。白居易还写下“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的诗句,让杭州百姓遇旱不惧。这位白居易白太守十分喜欢杭...
亘古石桥韵味浓 王水宝 常言道:“县治夹水而城,欲成,必先是桥。”早在元朝,万载县城便开始在龙河上筑有南浦、双虹两桥;后经明、清两朝,又先后在县城仅只有1公里的龙河上筑起了迥澜、安乐、龙河三桥。万载县龙河桥因其横跨龙河而得名,是万载东西人民进出县城的必经之桥。 龙河桥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年),到了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0年),由邑人辛守身募集资金,邑众捐款再次修建,并加做石桥栏杆,龙河桥才臻完善,留下现在面貌,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龙河桥,也为万载县城内至今唯一保留原来面貌的一座古色古香的石桥,弥足珍贵!龙河桥虽已有500多年历史,且又几经风雨,至今却依然坚固。由于龙河桥...
洞箫声声醉惆怅 王水宝 又是一个叫人相思骨肉亲情的月夜,静悄悄、缠绵绵、情切切、意恋恋。 明月当空,丹桂飘香,我独立凉台,忽闻洞箫声声,哀哀悠悠,不知从何飘来,由远而近,似在诉说离情别绪的惆怅……细细聆听,这悠悠洞箫声,好像是从石桥上飘逸下来。 古人云:“闻笛忧戚戚,听箫心悠悠。”因为我也爱吹洞箫,特别是我这个游子落脚异乡,夜闻声声箫声,怎不情绪荡漾,思潮翻滚?我便下得楼来,循声寻去。我步履满跚,慢慢渡到石桥旁,箫声越来越响,好像是在吹《蝶恋花》,我也便和着箫声,轻轻地哼起了“我失骄阳君失柳……”箫声虽然断断续续、底气不足,但吹箫人的样子是那样的认真。我不忍打扰,静静地伫立一旁……柔月箫韻,柔...
花香幽幽情思长 王水宝 随着时间的推移,离开故乡杭州已60多年了,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但我对兰花的爱好,一直没有改变过。 立春那天,好几盆春兰都不约而同地绽花吐芳,还有三盆开出紫色的小花朵,花枝也是紫色的,内行人告诉我,这是名品,听后心里十分高兴,于是把它们从凉台上搬进客厅。那一阵阵飘来的幽幽清香,伴随着料峭的春寒,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暇想…… 我国栽培兰花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以“兰交”喻友谊之真,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1985年5月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兰花因其质朴文雅,秉性高洁,与梅、竹、菊合称“四君子”,历代文人墨客对兰花都...
弘一法师的抗日情怀 王水宝 自古以来,我国不乏许多僧人都爱国爱教,太虚大师、巨赞法师和五台山广大僧人等在抗日战争时期,都投入抗日救国的洪流中,其中我们熟知的、南山律 宗第十一代祖师、佛门高僧弘一法师,就是其中的一位,赵朴初先生评价:“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有很多出了家后又还俗的和尚。而弘一法师(1880----1942)李叔同,当和尚是真心的。李叔同,原是富家子弟,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于1918年8月19日在39岁临近中年时,却毅然决选,放弃了荣华富贵、妻室儿女、名誉地位,遁入杭州虎跑寺削发为僧,法号弘一。在出家前为了断绝尘缘,超然物外和杜绝名声地位,一心向佛,他...
悠悠倩影龙河桥 王水宝 自古以来,凡有河流,就要架桥。早在元朝,万载县城便开始在龙河上筑有南浦、双虹两桥;后经明、清两朝,又先后在县城仅只有1公里的龙河上筑起了迥澜、安乐、龙河三桥。万载县龙河桥因其横跨龙河而得名。此桥系万载城内至今保留原来面貌的一座古色古香的古代石桥。虽已有500年历史,且又几经风雨,但一直保存完好。 龙河桥在万载县城北文昌阁下,此处是龙河流经万载古城的出口处。 常言道:“县治夹水而城,欲成,必先是桥。”明朝正德年间(1506~ 1521年),万载知县张帮谷为抵御外敌,和为商贾行人往来,在城门口修 建了城墙。于是乎,在建城墙的同时,也在龙河上,建起了龙河桥。故城 墙在龙河桥的...

冯老师,谢谢您,看了喜菡老师的回信,请代转告,我无法来大憨莲文创商坊,向她表示感谢。王水宝4月14日。

冯老师,您好,谢谢您给我转发了给喜菡老师的信,今又麻烦您,请代转告喜菡老师她要问的事项。我是在喜菡文学网2017年获奖统计表上发现的,其中“被刋载或推荐数5,莲币总数150.00”。不好意思,又给您添麻烦了。

冯老师,晚上好。谢谢您的关心,我给喜菡老师发过信,但没有回音,可能发不出去。您知道怎么发,请帮帮忙,能否将信代我发给喜菡老师,在此向您深表谢意!王水宝4月12日。
喜菡老师,您好。现将喜菡文学网2017年获奖资料报告於下:我叫王水宝,通讯地址:江西万载县宣传部,邮政编码:336199。电子邮箱:wngshuibao@126.com
亘古石桥韵味浓 王水宝 常言道:“县治夹水而城,欲成,必先是桥。”早在元朝,江西万载县城便开始在龙河上筑有南浦、双虹两桥;后经明、清两朝,又先后在县城仅只有1公里的龙河上筑起了迥澜、安乐、龙河三桥。万载县龙河桥因其横跨龙河而得名,是万载东西人民进出县城的必经之桥。 龙河桥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年),到了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0年),由邑人辛守身募集资金,邑众捐款再次修建,并加做石桥栏杆,龙河桥才臻完善,留下现在面貌,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龙河桥,也为万载县城内至今唯一保留原来面貌的一座古色古香的石桥,弥足珍贵!龙河桥虽已有500多年历史,且又几经风雨,至今却依然坚固。由于龙...
写在老区的土地上(五章) 王水宝 ——地处赣西偏北边陲的万载县,是革命老区。改革开放 以来,山乡骤变,爰笔述怀…… 高压电线 从云层里撒下一组组彩色的五线谱,逶迤游曳,缠山绕壑,穿过阗无人迹的竹林,飞越嵚崎深邃的山道……起伏跌宕的节奏,奏响了遥远遥远的歌谣,那饱含绵绵情愫的每一个音符,是老祖母唇边未哼完的摇篮曲,是童年五彩缤纷的幻梦,是山旮旯里人千百年来的期冀…… 呵!彩色的五线谱,如今你把一腔激情,溶进在热烈奔放的旋律里,于是,马达欢唱,机器轰鸣……訇然合奏出一支富庶、甜美的乐章,音波里渗进了甜津津的蜜,溢满了整个山庄…… 甘蔗林 望着车窗外那青青的甘蔗林,一种遥远的亲近感,像清晰的泉水,在...
捉蟹•食蟹•诗蟹 王 水 宝 “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 蟹,又称螃蟹、河蟹,还有“介士”、“无肠”等称谓。秋高气爽,正是赏菊啖蟹时节。儿子知道我爱吃螃蟹,前几天买来了几只大闸蟹,我十分高兴,就蒸熟了,持酒食蟹,以解馋欲。边吃边也让我想起了有关螃蟹的一些逸闻来…… 捉 蟹 “西风响,蟹脚痒,九月圆脐十月尖”。每当西北风一起,成熟的螃蟹就会成群结队爬向江河去繁殖后代,故说螃蟹脚痒,这时也正是捉蟹的好时光。记得儿时在故乡杭州,我与小伙伴们利用螃蟹“脚痒”要爬动的特点,选择一条靠河道的小溪,在小溪上用稻草搭一个圆锥型的小草棚,棚内放几张小凳或一小门板,用来坐或者睏,另置一块平整的青石,用来...
亘古石桥韵味浓 王水宝 常言道:“县治夹水而城,欲成,必先是桥。”早在元朝,万载县城便开始在龙河上筑有南浦、双虹两桥;后经明、清两朝,又先后在县城仅只有1公里的龙河上筑起了迥澜、安乐、龙河三桥。万载县龙河桥因其横跨龙河而得名,是万载东西人民进出县城的必经之桥。 龙河桥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年),到了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0年),由邑人辛守身募集资金,邑众捐款再次修建,并加做石桥栏杆,龙河桥才臻完善,留下现在面貌,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龙河桥,也为万载县城内至今唯一保留原来面貌的一座古色古香的石桥,弥足珍贵!龙河桥虽已有500多年历史,且又几经风雨,至今却依然坚固。由于龙河桥...
亘古石桥韵味浓 <o:p></o:p> 王水宝 <o:p></o:p> 常言道:“县治夹水而城,欲成,必先是桥。”早在元朝,万载县城便开始在龙河上筑有南浦、双虹两桥;后经明、清两朝,又先后在县城仅只有 1 公里的龙河上筑起了迥澜、安乐、龙河三桥。万载县龙河桥因其横跨龙河而得名,是万载东西人民进出县城 的必经之桥。 <o:p></o:p> 龙河桥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 1506 ~ 1521 年),到了清朝嘉庆年间( 1796 ~ 1820 年),由邑人辛守身募集资金,邑众捐款再次修建,并加做石桥栏杆,龙河桥才臻完善,留下现在面貌,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龙河桥,也为万载县城内至今唯一保留原来面貌的一...
麻吉版主,您好。我和您一样,笛子比箫吹得好。曾参加过演出和伴奏,现在老了,气不足了,谱也忘了,只有回忆了……
洞箫声声醉惆怅 王水宝 又是一个叫人相思骨肉亲情的月夜,静悄悄、缠绵绵、情切切、意恋恋。 明月当空,丹桂飘香,我独立凉台,忽闻洞箫声声,哀哀悠悠,不知从何飘来,由远而近,似在诉说离情别绪的惆怅……细细聆听,这悠悠洞箫声,好像是从石桥上飘逸下来。 古人云:“闻笛忧戚戚,听箫心悠悠。”因为我也爱吹洞箫,特别是我这个游子落脚异乡,夜闻声声箫声,怎不情绪荡漾,思潮翻滚?我便下得楼来,循声寻去。我步履满跚,慢慢渡到石桥旁,箫声越来越响,好像是在吹《蝶恋花》,我也便和着箫声,轻轻地哼起了“我失骄阳君失柳……”箫声虽然断断续续、底气不足,但吹箫人的样子是那样的认真。我不忍打扰,静静地伫立一旁……柔月箫韻,柔...
莫作“贱”骆驼 王水宝 临近中午时分乘公交车,仃靠站台后,上来许多放学的小学生,顿时,整个车厢里叽哩哇啦地就热闹起来了。一些小学生还从鼓鼓囊囊的口袋里、书包里拿出了一件圆形球状的木制品,我仔细一看,原来是旋骆驼。呀!旋骆驼,久违了。看到了旋骆驼,萌生了我儿时的怀念,不竟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玩打旋骆驼的情景。 我的家乡是杭州,儿时玩过拍洋片儿、打弹子、笃铜板、滚铁圈、打旋骆驼等许多游戏,而对玩打旋骆驼的影响比较深。旋骆驼又名“木陀螺”,杭州人也叫它“打煞胚”,是一种木质玩具。木陀螺有两种式样,一种呈园柱型,底部锥形,尖端嵌有一颗小铁弹子;另一种呈橄榄状,两头小,中间大,下部装有铁尖锥。旋骆驼虽然不贵...

喜菡老师,您好。拙稿“石板山路”被“有荷文学杂志”第23期选用,深表谢意。为作留存,是否可将杂志寄我一份?我的地址:“江西万载县新源城市花园6栋2单元101室”王水宝即可,谢谢。
谢了,今后注意。
[CENTER] 爱国诗人张煌言 <o:p></o:p> [/CENTER] [CENTER] [/CENTER] 王水宝 <o:p></o:p> 353 年前的农历九月初七日,秋风瑟瑟,落叶萧萧。钱塘江掀起了怒吼的狂潮,西子湖泛起了悲愤的涟漪。这时,有个头戴方巾、身穿葛布的中年人,步履坚定,气宇轩昂地在全副武装的清兵押解下,神色泰然地缓缓走向刑场,他就是明末著名的抗清民族英雄、爱国诗人张煌言。 <o:p></o:p> 今年是张煌言诞辰 397 年,张煌言( 1620---1664 )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明崇祯 15 年中举。 1644 年清兵入关,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
麻吉版主,您好。谢谢,您指出的,今后我一定会注意。
公 路 短 笛(三章) 王水宝 公路 你千里迢迢,万里遥遥,纵然在前进的道路上,有时会碰到高山挡道,也会遇到江河断路,但你总以坚强的毅力,不屈的精神,劈雾斩云,穿峡破岭,按照己定的方向,从不回头,一往向前,永远向前…… 桥梁 你献出了自己的青春,毫无怨言地忍辱负重;你袒露着结实的胸膛,日夜搏击着凶涛狂浪……默默地为人们沟通从今天走向明天的道路。那滚滚车轮,为你写下了不朽的诗行;喇叭声声,为你奏响了颂扬的乐章。 路标 每当遇到艰难险阻,或是危险的转折,你总出现在驾驶员们的身旁,为安全行车倾诉一腔衷肠;而你自己却静静地伫立在公路旁,任狂风撕打,暴雨洗刷,依旧是日日夜夜,含笑目送着人们安全奔向前方……
腊 梅 王水寶 清代普荷有一首梅花詩:“無事不尋梅,得梅歸去來。雪深春尚淺,一半到家開。”飄了一夜的雪花,早晨起來稀稀疏疏地還在飛揚,我冒著料峭的寒風,為了“得梅”,我急急來到公園(原河東公園),凝視著那棵在雪花飄舞中的腊梅,那千朵萬朵的黃色小花朵,在白雪靜靜的飛舞中,飄來一陣陣撩人的清香,總給人一種寧靜、懷舊的情感,我忽然想起了什麼…… 我匆匆忙忙回到家中,從存書中急急翻開日記,苦苦尋找,好不容易找到關於記錄腊梅的一段話,那是1962年9月,我在江西分宜地鐵工作,17日晚,孤燈伴孤影,深深地思念兒時在杭州家鄉的一些往事,日記是這樣寫的:“當天寒地凍,朔風呼嘯,天上飄下鵝毛大雪的時候,我喜歡站...
腊 梅 王水寶 清代普荷有一首梅花詩:“無事不尋梅,得梅歸去來。雪深春尚淺,一半到家開。”飄了一夜的雪花,早晨起來稀稀疏疏地還在飛揚,我冒著料峭的寒風,為了“得梅”,我急急來到公園(原河東公園),凝視著那棵在雪花飄舞中的腊梅,那千朵萬朵的黃色小花朵,在白雪靜靜的飛舞中,飄來一陣陣撩人的清香,總給人一種寧靜、懷舊的情感,我忽然想起了什麼…… 我匆匆忙忙回到家中,從存書中急急翻開日記,苦苦尋找,好不容易找到關於記錄腊梅的一段話,那是1962年9月,我在江西分宜地鐵工作,17日晚,孤燈伴孤影,深深地思念兒時在杭州家鄉的一些往事,日記是這樣寫的:“當天寒地凍,朔風呼嘯,天上飄下鵝毛大雪的時候,我喜歡站...
苏东坡与杭州茶 王水宝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东坡喜肉,善烹“东坡肉”,但他对茶也情有独钟。在《苏轼诗集》中,收录有关茶和茶诗大概有76首。苏轼在杭州先后当了五年父母官中,也留下了不少有关饮茶和茶诗就有29首。“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就是描写杭州"白云茶"的。由此可见,苏轼与杭州茶有不解之缘。 杭州自古为繁华之地,但天竺、灵隐、龙井、虎跑、孤山、南屏等地却山明水秀,风景秀丽,深山云雾,古寺名刹,使苏轼“三百六十寺,处处题清诗”。加之苏轼爱好佛学,精通茶道,他的一生中又与许多僧人相交甚笃,在江、...
緞華版主,您好。谢谢,您的
建议很好,省略号用多了,反会适得其反,今后我会注意,谢谢。
緞華版主,您好。谢谢,您的
建议很好,省略号用多了,反会适得其反,今后我会注意,谢谢。
石板山路(外三章) 王水寶 石板山路,一級一級,蜿蜒曲折,你親昵地依偎在叢山溫馨的懷抱裡,不惜用自己的青春,鋪成這彎彎山道。呵!山道彎彎,祖祖輩輩在你的脊梁上,馱日月春秋,任風吹雨淋,每踩一塊石板,就會迸出一個沉重的音符…… 今天,城裡的汽車已開進山莊,但鄉親們依然和你朝夕相處,說是為了讓孩子們莫忘這彎彎山道石板路…… 高壓電線 從雲層裡撒下一組組彩色的五線譜,逶迤游曳,纏山繞壑,穿過闐無人跡的竹林,飛越嵚崎深邃的山道……起伏跌宕的節奏,奏響了遙遠遙遠的歌謠,那飽含綿綿情愫的每一個音符,是老祖母唇邊未哼完的搖籃曲,是童年五彩繽紛的幻夢,是山旮旯裡人千百年來的期冀…… 呵!彩色的五線譜,如今你把...
石板山路(外三章) 王水寶 石板山路,一級一級,蜿蜒曲折,你親昵地依偎在叢山溫馨的懷抱裡,不惜用自己的青春,鋪成這彎彎山道。呵!山道彎彎,祖祖輩輩在你的脊梁上,馱日月春秋,任風吹雨淋,每踩一塊石板,就會迸出一個沉重的音符…… 今天,城裡的汽車已開進山莊,但鄉親們依然和你朝夕相處,說是為了讓孩子們莫忘這彎彎山道石板路…… 高壓電線 從雲層裡撒下一組組彩色的五線譜,逶迤游曳,纏山繞壑,穿過闐無人跡的竹林,飛越嵚崎深邃的山道……起伏跌宕的節奏,奏響了遙遠遙遠的歌謠,那飽含綿綿情愫的每一個音符,是老祖母唇邊未哼完的搖籃曲,是童年五彩繽紛的幻夢,是山旮旯裡人千百年來的期冀…… 呵!彩色的五線譜,如今你把...
緞華版主,您好。谢谢。
回忆我的老邻居 王水宝 上了年纪的人,总是喜欢“往事不堪回首”,给人勾起无穷的思绪,真的十分温馨,白居易也曾说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记得我原住在县公路段内,那是一个大杂院。每每总能看到左邻右舍的老少们,常聚在一起欢声笑语,甚至在吃饭的时候,都会端上一碗饭,夾上一些菜,凑到一起,边吃边哇事,古往今来,天南地北,无所不谈。有时会相互窃窃私语,有时会传出爽朗的笑声。这种端了一碗饭凑在一起边吃边聊的现象,虽然我看了不以为然,也不准我的妻儿们前去边吃边哇凑热闹,但我总被这种融洽、热闹的场面所感动。看到他(她)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真诚的笑容,叫人心里暖融融的。 还记得,那时每户邻居的家门白天都是敞开的...
麻吉版主,您好!谢谢,我也到过桂林的芦笛岩、南昌的龙宫洞等岩洞景处。但没有一个岩洞,像竹山洞那样一条长流水贯穿全洞且从不干涸(孤陋寡闻)。您若来江西就到万载来,我陪您去游竹山洞。
麻吉版主,您好!谢谢,我也到过桂林芦笛岩、南昌龙宫洞等风景处,但我到过的岩洞景点,没有一处的岩洞像竹山洞内有一条终年不涸的长流水贯穿全洞(孤陋寡闻),您能来万载,我一定陪您去竹山洞游玩。
竹 山 洞 王水宝 题记:竹山洞,位于江西万载县马步乡石笏村,距万载县城10公 里,全长3000米,洞内景点形态独特,粼粼流水贯穿整个洞穴, 经专家考证,乃是一个神秘、幽幻的天堂,被誊为“华东第一地下 长河。” 竹山洞,你是邈邈宁静的一角,没有华丽的外表,浪漫的思潮。 你远离城市的喧嚣,只有潺潺流水伴着青青翠竹,还有洞内那千姿百态、形似神似的钟乳林立,和着神奇惊险的古老传说—— 龙眼道人那为民除害的不移矢志,令古往今来多少人赞叹不已。为夺水,道人率村民与潜藏在竹山洞内的恶龙搏斗,直到恶龙布云吐雨,让清凌凌的碧波,流向广袤的田畴……历史的风雨,洗礼了道人的圣灵,于是,鞭挞罪孽的真理之歌,从遥远的...
孝  叹 王水宝 闲来无事,去乡下走了一趟,所见所闻倒也不少,有的让人高兴,有的给人烦恼。   一天,悠悠漫步,看到一户人家正在办丧事,哀乐低回,冥钱飘飞,儿子媳妇,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哭得十分伤心,真是个孝顺家庭。我问看热闹的农妇,她却轻蔑地从鼻孔里“哼”了一声,十分恼怒地告诉我:“孝顺?孝顺个屁。老子活着的辰光,连饭也吃不上一餐,还对老子说:‘你想吃我的饭,爬过来吃’”(这不是笔者杜撰的)。听农妇这么一说,对这个不孝儿子的厌恶,油然而起,心里不禁“怦”的一跳,这一跳便跳出了对孝的一些感叹来。 中国传统,“孝”字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称为一切道德的根本,其含义十分广泛,是一个繁琐的体...
麻吉版主,晚上好!谢谢,我又增加知识了。
麻吉版主,才看到,迟复为歉,请谅。所见甚是,谢谢。
朽木可雕 王水宝 “朽木不可雕也”,但不尽然,以一分为二的观点,朽木还是有可雕之处的,问题是要善于发现其可雕的一面,并还要敢于雕。 明人陆容的《阿留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阿留是太仓名士周元素家的书童,样子有些痴呆,脾气有点执拗,主人叫他扫地,他就整整扫了一上午的地,连房间都没有打扫。元素有点气,便责怪了他几句,阿留却把扫把往地上一掷,说:“你会扫,为啥还要使唤我呢?”元素要阿留看护好刚栽在屋前的几棵柳树,怕邻家小孩去摇动,到了中午,阿留把柳树全部拔起带回了屋里,气得元素蹬脚。看来,阿留确实像朽木,不可雕也,应当弃之。但阿留也有他的长处,由于元素善擅书画,阿留长期侍奉元素左右,潜移默化也学得了...
緞華版主,您好,谢谢点评,请提意见。
我 的 母 亲 王水宝 入土为安归故里 电视里《母亲》的歌声,惹出了我这个古稀之年的人老泪纵横,不禁联翩的往事,在我脑海中不断翻滚。我不敢回忆我的母亲,我怕想起我的母亲,因为我会哭,因为我会难过…… 那是我母亲逝世不久,我得了一场大病,虚弱的身体趟在床上休息,抬头望着母亲的骨灰盒,不知不觉中,进入梦境,冥冥中母亲对我说:“水宝,我吊在上面很吃力,很难受,你把我放下来。”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大概是我时刻思念母亲的缘故吧。本来是为了我可与母亲朝夕相处,天天可以看到母亲,才将母亲的骨灰盒和遗像,放在钉在墙壁上的木架上的。不料骨灰盒才放没有多久,母亲就托梦和我说了这几句话。咳,原本出于好心,却...
古塵版主,您好!说得不错,過分自持則頑固難變通,缺乏自恃則畏縮猶疑。所以,道理千古不變,但是觀點需要更新,方是書寫要深思細膩之處。谢谢,我将努力。王水宝8月18日。
立身“自持” 切莫“自恃” 王水宝 “恃”与“持”二字,看起来字型相仿,读起来字音也差不多,只不过偏旁不同。然而,“自持”者终身受益,“自恃”者必生祸患,自古已然。 主父偃,是西汉时的一位很有名气的人物,他自小学习长短纵横术,后又学易、春秋和百家言,颇有才气。同时,他还为削弱诸侯王的割据势力,为汉武帝刘彻出谋献策,深受刘彻的宠幸,一年内竟擢升4次,官至中大夫(高级国务官)。按理,主父偃在功劳面前应该“自持”,处处谨慎,事事稳重才对,可惜,主父偃“自恃”有功于西汉王朝却恃功傲宠,作威作福,竟无所顾忌地收受巨额贿赂仅黄金就有24万两之巨!最后成为刀下之鬼,还连累全族,都被屠灭。 年羹尧在为清朝雍正...
古塵 版主,您好!谢谢点评,请多提批评与建议。王水宝8月15日。
王水宝 “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作为勉励之辞,一直来都被人们当作箴言而广为引用。但仔细推敲,也不尽善,像武大郎纵然“有志”想破世界跳高记录,哑巴即使“有志”想当优秀歌唱家但都不可能“事竟成”一样,每一个“有志者”并不都能“事竟成”的;而一些“事竟成”的“有志者”,也是通过多次摸索、实践,最后选择了切合自己实际的“志向”,才“事竟成”的。这一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高尔基年轻时“有志”于当一个演员,并在舞台上也跑过龙套,但老板不要他。后“有志”于当一位马戏演员,老板同样瞧不起他。后又“有志”于当一名诗人,并为之努力而写出了厚厚的一本诗,但得到的评价是:“你的诗,太难懂了。”直至后来遇到革命者卡...
重读岳飞《池州翠微亭》诗有感 王水宝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者的英雄业绩,不但点缀着祖国的锦绣河山,也激励着我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近读岳飞《池州翠微亭》诗,又经受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教育。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岳飞,是一位妇孺皆知的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1103年出生在河南汤阴县的一个农民家庭里。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19岁的岳飞,应招募当了“敢死战士”。公元1125年,女真贵族率领金兵大举南侵,攻战杭州、绍兴,企图乘势捉拿皇帝赵构。在这民族垂危之秋,22岁的岳飞,怀着报国大志,率军抵抗,并刺血激励将士们说:“我辈当...
古塵老师,谢谢!这是我听过的点评最中肯最好的一次。以前别人的点评总是说好话,不指出缺点,对作者没有帮助,我要听的就是意见。这次您提出的意见很好,确实豐厚度不足,我应该在四大奇观方面再深入了解,以提升文章的特色與價值。谢谢!谢谢!王水宝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