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近來紛紛擾擾的「蘇花高興建問題」的觸動而寫了這首散文詩。 詩裡所描寫的他(她), 或許不單單是指居住在花東的老人們, 而應是所有居住在台灣繁華都市之外的上一代的人。 他們永遠搞不懂什麼叫做繁華, 當然也不會關心什麼叫生物多樣性。 但不管蘇花高能帶來或帶走什麼, 我想那重要性、那美好的理想, 是怎麼也比不上他們遠在他鄉落地生根的兒女吧! 以前我常常會看到好多的他(她), 孤單單的坐在那裡, 彷彿, 幾幾乎就要一輩子這麼的繼續等下去。 等著他們不再眷戀故鄉的孩子。 但也許也沒關係吧~ 對一個已經走過大半輩子了老人來講, 還有什麼是真的那麼重要的呢? 就剩下那一點點不敢明言的思念子女的願望了吧!...

蚊人 寫:你要把她放在這裡
也可
是散文也是詩
那個意象有詩
行進也如詩
如詩的散文...
就這麼說定
謝謝蚊人的補充說明。
原本,也就有個東西叫做散文詩,
原本,很多的好詩也都如散文易讀......想必大家都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但能讀過,且還能了解

消失的雨聲
打在圖書館寬大的牆上
我看見雨中有一匹馬急馳而來
四蹄翻飛濺起的泥點
像山谷中吹來的花瓣
灑落在紅色封面的書上

的人也就少上許多吧!

註:「」內詩句摘自王丹詩集《我與深夜一起清醒》
  我看他(她)一人坐在屋外,滿頭的華髮散在風裡,如稻浪起伏。房子座落田間,小小的土地廟在不遠處,屋前栽有幾株桂花,偶爾麻雀在附近跳上跳下,只是房子和那桂花一樣,都有點老了(不過一直以來老人似乎並未察覺)。   空閒時候,他(她)喜歡坐在屋外定定望著遠處沒入藍色晴空、比稻禾更綠、不斷奔向北方的山脈,每個人心裡都清楚他(她)把惦記忘在了山的那邊,但他(她)只和頑皮的搖晃稻桿的風悄悄說,讓風捎著他(她)不曾流出的眼淚,捎往他終究不明了的繁華。   我知道他(她)活得安適,也頗健康,一點都不怕驕陽的膚色說明了這點。也依舊喜歡在午後到廟前樹下和鄰居發發牢騷,說點身體突然出現的小病痛。   生活也許辛苦...

木霝 寫:感覺好棒!!!

阿不是去旅遊還是住在那裡呢
Dear 木霝:

這次去仍是旅行,
也許希望下次再去的時候,
是到雲南去定居。

有時候我喜歡,
淡淡的看、聽、聞、走...
有時候我覺得,
淡淡的,比辛辣、甜膩,更有味道。

謝謝沐魚賞文。
【無所事的美麗】 陽光也學貓兒偷懶, 輕扯了幾片薄雲蓋在身上, 在街道閒晃的微風彼此親吻著臉, 像我那愛人的手,涼涼的。 暗酒紅色和咖啡色搭配縫製的登山鞋, 偷空溜達到街上去了。 灰色雨雲定定的杵在那兒, 和我的寂寞一樣古老,古老而安靜。 在劃破天空的第一道雨線之前, 深紫的、桃紅的九重葛偷偷底搖顫身子。 乾癟小區裡的紅磚牆, 苦等過抗日、內戰和文化大革命的垂老身體, 告訴我它們極想洗一個夏日的澡, 因而一個個都在竊竊私語, 都藏不住小城百年來的秘密。 我把少許陽光剪裁了一些, 長條的那張我想放在筆記本裡當作備忘, 三角形的就留在關了門的西寺塔裡, 一塊不規則形狀的,燙平貼到衣服口袋上, 剩下...
尋訪千年樹 你如此沈默也如此喧鬧的站著 站著向天地爭取生息之地 筆直向上 昂然 有山的姿態 靜默 有風的耳語 死亡 於是有歌 在駭人的風雨後 你終卸下重擔 新生 從你腐壞的肉身冒芽 招展兩葉青綠 你的掙扎 穿越數千春秋 敲響自然警鐘 你脫落的髮膚 覆蓋林地蓄儲甘泉 成寶島豐美的保證 你換下的舊皮 鋪陳在泰雅民居屋頂 你以身 為靈長類之一的我們遮風避雨 又有誰 學會珍惜 你以身 跋涉過冰河期到此小島高山棲身 卻是誰 在今日消滅了你古老群落 站在你孤伶伶的子孫身旁 我滿臉羞愧 遠去的你啊! 是我離開了 再見 再見 我偏狹孤陋的知識無法付度你 我侷促短暫的生命無法估量你 只能在心頭牢記 陽光落下時...
二十九歲的平凡   有什麼事是你可以長期從事而不感厭倦的?是一份薪水優渥的工作?還是一趟永不停止的旅行?對我來說,這件事:「是生活本身。」   而生活本身又是什麼呢?吃飯、工作、睡覺,以及沒完沒了的聊天打屁?大抵上前面所列的幾項事情自古以來就已成為生活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佔據掉人生的大部分時間。如此看來,「生命的光彩」在哪裡呢?難道是突然的靈光一現,或是雷雨天氣的一聲驚雷嗎?當然不是。   人生的動人之處就在於你怎麼把生活過得那麼「平平凡凡」,但又「有滋有味」。這種說法你會有點不能體會嗎?那麼去街上看著手牽手慢慢散步的老夫妻吧!去看看公園裡盡情嬉戲的兒童吧!去舊社區或小村鎮裡的傳統市場聽...
江中月 寫:謝謝白亞

祝福亦好夢
讀過那篇小河馬和烏龜的新聞,
其實人也是動物,
但人有時並不比其它動物更容易跨越物種的藩籬,
去發出愛。

敏容 寫:今晚的月色很美
特別在月圓的時候
即時相隔兩地
也不怕失去聯繫

這段天涯共明月的日子已然過去.所以.阿不.我現在最怕月色很美.特別在月圓的時候都不敢出門呢.

讀這首詩竟然勾起我的心事.你要負責啦 :wink:
ㄟ...那等個十五天就好,月亮就瘦了。
---------------------------------
其實有許多事記到了心上,
美的,並不在當下,
也許一段時日後,也許經歷不同的人生轉折時,
那些人、事,再次浮上心頭,
一切都感到釋懷,一切都淡淡的,
月色的美,
就是這種美,
人世的美,也是。

謝謝蚊人、白亞讀詩。

展開自己的鄉間生活已有一段時間,
因此寫下的許多文字,
就都是自己目前生活的紀錄。

呵呵...
季風你看文章真是仔細啊!那個「了」確實是多的,應該是在文句修改時,忘了去掉的。

標題的「農夫生活」,在後面還有「之八」兩字,所以這篇文章只是農夫生活裡的其中一篇,其它目前已有九篇散文。簡單的說,目前我的主業就是一個農夫啊!

其它文章則在這邊:http://blog.webs-tv.net/farmer/category/46912
  記得,那已經是二年或三年前發生的事了。當時我還是個上班族,租房子住在台北市西區的南機場夜市附近,但公司卻是座落在東區的辦公大樓裡,每天必須以機車通勤往返兩地。那天,是眾多尋常日子裡平凡的一天,天氣晴朗而悶熱,當我的機車從信義路轉進基隆路,往北,進入地下道又鑽出地下道,最後在忠孝東路前被紅燈攔下,在這個理應充滿了許多精彩的短篇故事的交會口,卻沒有誰認得誰,每天、每天在人行道上、在汽車道上,許多人在這裡相遇又分離,因為這裡車流量大,所以紅綠燈的變換時間要比其它許多路口長上一些,把一個個上班日子等紅燈的時間累積下來,少說也有數十分鐘,長久加總起來甚至是數小時、數天以上,卻似乎從沒有一見鍾情的美麗...
月色

今晚月色很美
有強壯的青蛙和威武的蟋蟀列隊演奏
有映成黑色剪影的青山和屋後大樹
一對在門庭筆直站崗的水銀燈火
溫柔掀起一片夜的衣角
倏忽
從收割後的田野
捲來襲襲涼風
把我吹成
一朵寂靜底開放的白花
我很佩服你寫出這麼長的詩.你一定很有感觸才能這樣做到. 但我不認為這是一首爛詩.我覺得這樣寫才像新詩耶 我深深的體會人的一生似乎在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做抉擇.而且上一分鐘是這樣.下一分鐘往往又改變了.很是困擾.弄到最後都搞不清楚怎樣才是對或錯.後來我領悟了.就是『初衷』.就這麼了 敏容讀詩有感了.好久不見的阿不.總是讓我想起去埃及旅行的當地導遊叫做阿不都呢 阿不都?呵呵。不會你剛好認識我一個叫「阿寶」的朋友,也剛巧是和他今年暑假一起去埃及的吧! 這篇文章所述的人物、景物、事件,包括感悟等等,都是真實的,所以不需要隱瞞。那獵人,就是我許多會打獵的原住民朋友;那文中的「你」,是我最近剛認識的一個朋友...
dear阿不 個人覺得 文章的架構不錯 但是散文化的語句太多 所以降低了詩的張力 再精煉的空間很大 又若直接改寫成散文詩 文意的邏輯安排 須暗藏有更多的反思面與雙關效果 白亞淺見 謝謝白亞提供的意見。 就詩而言這實在是首爛詩。 不過有點要說明的是,新詩,我原本就寫得很差, 所以處處是漏洞,處處不美,是理所當然的囉! 但之所以還是寫了, 就如篇名所示,這是自己的生命體驗, 而之所以淺白,是這本來就是散文詩, 也之所以是散文詩,就是希望這是一首大家都看得懂的東東。 所以要把這篇文字精鍊的話, 一方面我能力不及,還需努力, 另一方面,我其實並也不想把它變得陰鬱晦澀,暗喻處處。 不過仍然很謝謝你的提...
當獵人的第一聲槍響在鬱鬱青森迴盪 敵人倒下了 胸口淌著血 飛鼠直直殞落 並不再張開毛皮 牠的小身體 如被微風撩動的樹梢 短暫抽慉後 一切復歸寧靜 你說 你說 那獵槍殘忍 你說 你說 生命可貴 可是真正可貴的 並不在生命本身 而是一個個不同生命(甚至含括無生命的風、水、火、土) 彼此間的微妙轉換 是草變牛 又變白瓷盤裡的上等牛排 再變黑、黃不定 暖呼呼的糞 而後 微生物、真菌和蚯蚓歡欣鼓舞 你說 你說 住城市的人太吵太鬧 你說 你說 他們是一群蟑螂橫行 於柔軟沙灘上蠕動 於月色中搖滾 且隨浪潮起伏瘋狂做愛 但不會有一場無預警的風暴或海嘯吞噬一切 暗夜退去 朝陽依舊升起 一瓶瓶半陷入沙灘的空酒瓶將...

沒關係,
只要繼續動筆,
不管是為了什麼目的,
一定會有更另自己滿意的作品出現。
柿子紅了,
秋天來了。
你看過掛在樹上的柿子嗎?
一棵落盡樹葉後,
卻垂掛著滿滿的橘紅燈籠的樹。

圖檔

圖檔

圖檔

^^
敗讀了,

喜歡那個「長著翅膀的小信封」插圖。

哈囉!我是阿不

恩,真是廢話一句。

總之,沒有真實的一刻,也沒有虛構的一刻,
唯一的差別,
只是你經歷過,
或忘記了。

送你一個好吃的柿子,
為什麼知道它好吃呢?
因為已經被我吃掉了嘛 ^^
圖檔

寫得真好,
把人和故事介紹的簡單俐落,
頭尾相連。

但除了產品的描寫內容充足外,
「人」的要素卻感覺比較忽略了,
關於李曉客的做事風格、行事手腕應該可以更多去描寫,
不只是從高考落榜開始,
應該更往前追溯,
告訴讀者,是什麼樣的環境、個人遭遇,
造就了今日的李曉客。

這篇文章內容結構完整,
是一篇很好的報導文章,
但或許也是我對於過度的注重「美容」頗覺感冒,
所以像這一篇報導文章貼到報導文學版,
扣上文學的帽子後,
便覺得描寫的內容有些淺薄,
對照坊間的美容工具書、美容DIY,
其實內容相去不遠。

同時,對於「美麗」兩字的定義也並沒有指明,
單純看只是對外在美的保養而已,
但難道「人」的美麗,
僅止於此嗎?
沒有心情上、態度上的美,
沒有良善的美,
如果說我這樣的要求離題遠了,
那確實也是,我願意道歉,
但對於受訪者的「變美過程」,
也並沒有看到較深刻的「心理」上的描述。

僅自己一點小小意見,
如不喜歡,
也請不要太在意。

天岸馬 寫:阿不兄: 你的田園生活也差不多呀!
是滴,是滴,
近來買了兩盆蓮花(荷花???),
每天都開得花枝招展呀!

世事轉變,
唯有安心。

好圖

^^

原來是我眼誤,
是要把字級改小呀!

字型大小已經改好,
不過這樣子看來,
會不會讀起來很累。

很棒的影像

謝謝天岸馬兄的建議,
不過因為「全篇的字數實在太多」,
如果再增大字級,
我怕會變成「LoLo」長(台)。

阿不 有興趣種槭樹科的青楓嗎? 或是有缺? 我有不少小苗 回老家時總會到大樹下挖小苗 有次鄰居見著了 就叫我直接把旁邊那棵手臂粗的直接挖走 呵呵 我只喜歡小苗,只是… 小苗也會長大 ^___^ 先前在陽明山的香草花園裡,地主也是種了許多青楓, 每到春天就有許許多多的小苗從土裡冒出。 一些掉到小盆栽裡的種子, 就和香草苗擠在了一起, 到了後來反而不知道該留下哪個,該把哪個拔起來。 離開山上時, 地主送了我許多青楓的小樹, 所以除了小小顆自己長起來的青楓外, 我田裡現在已經有三棵比人高的青楓了喔! 不過因為我很喜歡樹, 所以我還是會想繼續多種些, 現在比較想要的是「樟」, 很喜歡風吹動樟樹時, ...
怎麽走,從台北出發–幾時?坐?到?車站? 先謝謝天岸馬兄的熱心, 不過在田地裡工作真的不輕鬆喔! 也不是「遊戲」,是真的需要勞動。 而且有時候還蠻無聊的。 聽了這樣的說明後還是想來的話, 就很歡迎喔! 不介意簡陋的居室, 假日要體會一下鄉間的夜晚也是可以的。 我很喜歡夏日的夜晚, 蟲鳴唧唧, 勞動了一天後喝罐冰涼的啤酒, 吃塊西瓜。感覺是很不錯的。 唯一可惜的是小時候躺在屋前晒穀場上可以很清楚的看見銀河, 今天因為林口發展的關係,受光害影響已經看不到滿天星斗了。 選擇搭公車來林口的方式, 可以搭三重客運「北門-公西」的車班(較遠), 建議選擇在台北火車站旁, 承德路和長安西路的交叉口有家彰化...

天岸馬 寫:準備用家裡的農地重新打造一個體驗農場。
因為經濟情況不允許,
所以這次可能要花費許多時間才有辦法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報名當義工嗎?

歡迎歡迎,
要義務勞動的話,
隨時都可以來啊!
小說之外文字之內

他說小說之外的世界… 世界… 世界…
看起來不像
像一頭獨角馬
並不奇特
也不不奇特
像一條遊蕩在草原的河
春天雪溶的時候氾濫
到了冬天又消失
變成石灘遍地

他說文字之內的故事… 故事… 故事…
聞過之後就褪色
褪成乾枯的樹皮
老女人的肌膚
讓人想別過臉
又偷偷抽動鼻子
像一幕幕暗街裡的叫賣
塗脂抹粉的精神
天亮了就萎縮

我啊!

什麼樣子
逃不掉了
只好夢著… 夢著…
把影子藏起來

2005/7/19

香草園結束後現在搬回家裡,
準備用家裡的農地重新打造一個體驗農場。
因為經濟情況不允許,
所以這次可能要花費許多時間才有辦法完成,
不過沒關係,
本來我就還有很多「農事」要學,
所以一切慢慢來囉!

收看郁慕明南京祭奠活動 王景輝 昨天下午,新黨主席郁慕明率領新黨紀念抗戰勝利60週年大陸訪 問團,離開廣州,到了南京。今天上午8點多鐘,他們就來到南京東 郊松柏蒼翠的紫金山拜謁中山陵。 我一打開電視機,就見郁慕明一行已經到達中山陵博愛廣場。看那 等候在廣場上的歡迎的人群,顯得格外興奮。看那牌坊上刻著的孫 中山先生手書的「博愛」二字,也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孫中山於1925年在北京逝世,1929 年6月1日葬於南京紫金山,稱為中山陵。這座陵園是由建築師呂彥 直設計的,由廣場、牌坊、墓道、陵門、碑亭、祭堂、墓室等部分 組成,佔地130萬平方米。整個陵園佈局嚴整,規模宏大,是...

收看收聽郁慕明在中國人民大學演講 王景輝   今天(7月12日)上午,新黨主席郁慕明在中國人民大學演講。我又坐在電視機前,準備收看新黨主席郁慕明演講的直播。   -——不,應該說是收聽。   ——不,準確地說,既看又聽。   演講會尚未開始,先聽電視主持人的介紹罷。   主持人說,中國人民大學是於1950年10月正式成立的,它的前身是1937年誕生於抗日戰爭中的陝北公學,以及後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北方大學和華北大學。它是一所以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管理科學為主,兼有信息科學、環境科學等理工學科的綜合性研究型的重點大學,是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所新型大學。   畫面上閃現出一塊約兩米高的斜三角形「校訓石...

感覺有點諷刺意味的文章,但應該可以更強烈才對。
或者是試著寫出自己是如何看待這事件的觀感。

雖然說「報導」文學應該有客觀、平實的一面,
但端看報導後面加上的「文學」兩字,
則又表明報導文學並不是「新聞」取向的文章。
因此我覺得「作者」在文章中的出現並無不可,
作者應該對自己描寫的事件,也提出自己的感想與看法。

收看郁慕明拜謁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 王景輝   今天上午9:40,新黨主席郁慕明率領紀念抗戰勝利60週年大陸訪問團全體成員,到廣州黃花崗拜謁七十二烈士墓。像前兩次在電視機前收看連宋大陸行一樣,今天我又趕緊打開電視機來。啊!看啊——只見新黨主席郁慕明率領30多名人員一走下汽車,就受到廣州市民的熱烈歡迎。   啊!聽啊——人群中爆發出的掌聲是那麼響亮,歡呼聲是那麼高漲。郁慕明也感激地向廣州市民致候,並頻頻向市民拱手作揖。新黨主席郁慕明率領紀念抗戰勝利60週年大陸訪問團,是昨天下午2:40 到達廣州的。他們此行名叫「民族之旅」,按計劃,第一站就是拜謁廣 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郁慕明一行來到烈士陵園,...

一半 來自你我 瞬間的
一念


許多的事和許多事的結果,真的都是在一念之間。
水杳 寫:謝謝阿不版主
^__^

好像在塔內也曾看過這個匿名
不知是否同一個人?
:oops:
是啊!
阿不就一個而已ㄅㄟ~

美麗的漣漪,
美麗的龍骨瓣莕菜。
http://files.hotlinkhost.net/twj+1nzTwpw/IMG_2204.jpg 三六九山莊的清晨 時間:94年6/25~28 路線:武陵農場-雪山登山口-七卡山莊(宿)-雪山東峰-三六九山莊(宿)-黑森林-雪山圈谷-雪山主峰-三六九山莊(宿)-七卡山莊-登山口 我好想和你們說說話   和一群指南國小剛畢業的學生一起上山,是我第一次和小朋友爬大山,隊伍裡,有著剛畢業且彼此相處多年的學生,有著陪伴他們一起學習成長的學校老師,還有著學生的爸爸或媽媽。處在他們中間,我像是一個意外闖入的訪客,但不管是在山上或是此刻,我心裡仍舊希望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更多的機會,因為我好想對你...

詠墨殘痕 寫:唉 也認為開始即是結束啊
不過這應該也有外導因子介入吧
例如我們發現開始的時候
其實 就都已經接近尾聲了吧

不過也是一種很樂觀的看法啊
結束 也能當作開始的

分享也問好以上
Dear 詠墨:

  是的,每個故事的結尾,都是另一個故事的開始。當故事的最後王子與公主終於快樂的生活在一起時,一切,才剛開始。
  在我的生活裡,這種情況已經發生了太多次,有許多的不幸降臨在我身上,可是我都能低空飛過,因為我相信,每個一個結束,是另一個故是的開始,只要你不對人生失望。

  這篇文章應該是還有另一段的,不過還沒想到^^~

雖然報導性質濃厚,而文字的鋪陳、雕琢較少,
但總的來說仍是一篇很棒的報導文學作品。
畢竟,文章的價值仍在於其「內容所指、所述」,
在報導文學中則更是如此。
在我個人來看,文字是否裝飾的美麗,不該是報導文學特別看重的地方。

^^

蚊人 寫:開始即結束
為何如此?

短短幾句
卻留下許多懸疑的空間...
就像是我們在看「魔戒」一樣,
每個故事的開始,其實是另一個故事的結束。
愛情也常常如此,
在所有美麗的求愛過程之後,
真正的愛情落實到日常生活後,
一切,才開始。
故事的開始

花的禮服
草一般鋒利
剖開情人的心
取出愛情誓約
捏碎
撒向忘川

故事的開始
從結束起算
http://files.hotlinkhost.net/jcAqmUn7c9g/CIMG2617_1s.jpg 時間:6/2~6/6 行程:東埔一鄰(一宿)-父子斷崖-雲龍瀑布-乙女瀑布-樂樂山屋-對觀-觀高坪-觀高山屋(二宿)-八通關草原-中央金礦山屋(一宿)-白洋金礦-秀姑坪-觀高山屋-東埔八通關古道登山口 回轉的晨   清早醒來,天氣仍涼涼的,看一下客廳時鐘才發現不過七點多鐘光景。大概是延續山上清晨甜美空氣的誘惑而突然驚醒的吧!否則近來通常都要等到日上三竿才有可能悠悠轉醒,甚至經常在醒來後總還會再額外多瞇一下。好吧!難得的早起,就好好把握個一回。   轉到屋外的大門邊和屋旁的小花圃澆...

第二張的影像構成很棒,
和文章超搭的^^
感覺影像會說話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