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旅> 那年,我們來到花蓮。 那是渴求自我放逐的時期,心底時時不安叨唸著流浪、流浪、流浪。這個詞彙的顏色是海邊成群的白芒,引發年幼獵犬般的慾望,導領我們動身追逐。 畢竟是青春的、稍嫌膽怯的兩個女孩──我和R。我們抱著流亡的靈魂,計算著一趟有海有風的小旅程,在這趟小規模的出走中,我們計畫著追逐流動的天色,擺脫久棲的燠濕盆地,與詩相伴,彼此取暖。 我們在一家新設的民宿下榻,床鋪乾淨,地板光亮。R身著一襲黑夜澤彩的長洋裝,清瘦得像稚鴉的尾羽;R借來一輛舊機車,我跟隨她纖細的後頸,走繞東海之濱,我們在市區穿梭,像兩尾鰭羽招搖的魚。 花蓮是一座既剛強又裊嫋的城市,有著新鋼鍛就的雲層,街上的行人皆有烈風...
照片:羅漢松(一)

佛從海上來
臥睡而成島

祖靈用低音傳唱:
千萬不要驚擾
山林的鼻息,點露而聚風
那麼涼而澈骨的風
掃筆一趟鬱美多稜角的蔥籠

而我們的船頭磨損
色澤如深海的魚銀
每撒開一張網
就是一場柔軟的祭典

雨落下來
渾圓透明,如夢中之偈
淺寐的鼻音穿越了時空
不久以前,滿山滿林
每戶屋簷低垂黝黑的眼角
沈默地流媚給枝頭小小的羅漢
蹲踞

留白給我蒼老的族語
一如愛人年幼的眼睛
請問綠豆版主:
若詩必須時時符合常識
那與教科書或兒歌何異?
或許我們的關係是拼音練習,讓我在指腹方寸之地,解讀整個宇宙的神秘。
清聖祖康熙傳位詔書

清早即起。
磨墨:
墨是上好的琉璃的色澤
在寒曠的大國之北
筆端的墨涎
迆邐出松露般的心思

而紙--是早春新葉的織理
風從東北來
挾帶馬鬃初發的狂野氣味

行字之間
彷彿展開一卷新鮮的漠野
是另一雙手
將打開時勢的窗
大地有眾人密語的氣味

傾身提筆時
手肘撫擦過一個名字
因此產生了半壁隱喻
(台東蘇鐵3) <標本>

時已至此
我的措辭愈加尖銳
羽爪橫張......
行路人
彷彿你是我一生最憾恨的標本

然而我才是
早已習於乾涸與冷淡的那方
恰恰是此時,在清晨
遞出因荒蕪過久而錯亂的名姓
向你展開了雙翼
在每個海波作興的黃昏

嚴冬將至
不以擁抱為樂
山中要遍覆大雪
凍存所有謬誤而甜蜜的指認
洋玉蘭(1)

你離我那麼靠近
親密而致命

在祖靈聚踞的山口
六月的日光垂照
雪色的枝條,鐵色的肩臂
你的眼睛訴說仲夏的海

海結為花,花就是你
你離我那麼親近
安靜而熟暱
光線悄悄移越了島的峰稜
舌尖褪下偷情的低語

祝你美麗
祝你安康
祝你盛放
祝你貞潔,在鬼獸無跡的道旁
紅楠(一)


可知我們當時都站上了枝頭
紅的四肢,漠色的血
在過於暖豔的晚春
不可避免的感覺自己漂亮

不可避免地上妝,單身赴會
像山神尚未甦醒前
經常挽著散髮而靦腆進行著的
那樣粗暴的禮節
我的指尖泛紅
為一個長久記掛的人

用最濃麗的表徵
寫世間最淡漠的字
就這麼站立,背朝他方
紅豆 紅豆點數遍南國無雪的山崖
我是另一種方法
供你豐富
不匱不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