齎粉應該就是粉末吧也許... (是嗎?)
我寫散文也許比新手要舊一點點
新詩卻真的很新啦
我看別人的詩都看不懂...
這是不是該在詩版呢?
感謝指導
我其實比較常寫散文
不太知道究竟新詩該怎麼欣賞與創作
會繼續練習
不知道方不方便具體一點說明第三段的暴走和如何改進
感謝

為什麼先不要進練功房呀??(練功房不是新手練習嗎?)
觀察蝴蝶幾年,蝴蝶乘著氣流滑翔應該是沒有問題的。部份種類確實需要長途旅行,比如往返日本與台灣的青斑蝶類、有越冬行為紫斑蝶類,或如北美的帝王斑蝶,每年南遷至墨西哥過冬。不過感謝芝言的意見,讓我上網確認、複習了一下。

謝謝芝言的閱讀和分享想法,慚愧這篇寫的太匆促,因為當初這篇是作文作業,有許多地方確實有待改善,我會參考建議,往後書寫的時候多多注意。

另外,我也有在荒野呦~是推廣講師,相關知識稱不上專業,只有一股青年的熱血。

問好
我猜想,創造輕盈這個詞的人,必定見過蝴蝶乘著氣流滑翔;創造優雅這個詞的人,必定欣賞過小白鷺將翅膀收起的姿態。 人類生存所需的一切都來自於自然,伐木製成的紙張、來自海洋的漁獲、棉花的織品等等,甚至是濕地涵養的水源和森林淨化的空氣。有人說,若失去自然,我們將失去大部分的語言能力,人類的文明建立在自然資源之上,甚至連語言和文字也是。 這麼珍貴的大自然,也許我們需要訂下價格,那些破壞環境者才能為他們的作為付出代價。如此,一切開發行為彷彿更能周詳地考量經濟價值,當一個人在思考開發濕地所得利益是否大於淨化水源的價值時,我想他一定不曾見過成群濱鷸展翅飛行的樣子。你能為一隻濱鷸訂下價格,卻無法為那種飛行姿態...
像夜的終章又如陽光的序曲,清晨是一個過渡的辭彙,就連清晨的天空也是由藍紫色走向橙紅色,兩種一暖一冷的色調,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改變混合的比例,直到柔和的暖色調染遍了大半個天空,渾圓的太陽從最高最遠的山巔探頭,抖落殘存的黑夜與昨日,嶄新的一天,便啟程了。 本來我一直想知道為甚麼山鳥總是在清晨鳴叫,然而我終究沒有去了解,我想這也許是好的,讓悅耳的清晨對我始終保持神秘感,好像是某種比科學更藝術的物事,促使各種鳴禽在這個時刻高歌,用各種繽紛的聲音填滿不屬於日行性也不屬於夜行性的時空。我想,說鳥兒唱歌是為夜送行,不如說,是為迎接早晨。 之前我喜歡在清晨跑步,有在城市裡慢跑過的人都知道,城市裡清晨與其他...
粉蝶

我從或白或黃的月色裡
拈出詩句
你自或白或黃的日光中
焠成翅膀
彷彿攤開受潮的夢境,讓陽光
蒸乾再研磨
成粉末似的蓑衣
我的筆下藏雨
你擋不住
因你的衣裡藏詩
矗立在我兒時記憶裡的那座拉拉山,遊人如織,人群朝聖似地圍繞著木板圍籬封起來的參天巨木,前頭插著的解說牌,好像在炫耀著生態保護的成果。在某個地方,這樣子的巨木也許正貼著價錢的標籤,靜靜地躺臥著吧─曾經也站在這片土地上的那些。 當時的我跟隨其他人的路線,在被規劃好的參觀方向上,欣賞著封鎖線之後的展覽品。對於歷經千萬年與這片棲境磨合共存的紅檜來說,如此孤獨地凝視著的這片天,也許是千年來未曾見過的藍吧,就如同遊客未曾見過的,萌發自千年前蒼老的綠一樣。 拉拉山所擁有的不僅是招攬觀光客的神木群,即使許多人的心中,拉拉山所代表的就只是幾株大樹吧。那些在圍籬外伸手可以觸及的花木,比神木更吸引我的注目,或許在...
鳳蝶

一片失神跌落的夜空,跌在
皇宮裡極輕極柔一匹素綢緞
一揚手就飛進風裡
怕給葉緣勾破了
只願輕輕地倚著
在羞紅的花瓣肩頭
感謝閱讀~
不知道這裡有沒有喜歡自然寫作的朋友
(我是吳明益的大粉絲)
這一篇是比較像作文啦
平常寫的篇幅都相當長
就沒貼上來了
還是新手 懇請大家給我一點寫作上的指引
在中國古時的文學作品裡,海洋是一個被遺忘的,尚未被文字沾染的地方,以致於海洋充滿了原始的氣象,就像尚未被哥倫布發現的美洲大陸。 比較起來,描繪山林的文學作品就豐富得多了,「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地各不同」,山總是文人的文思泉源,從各個角度,各種距離,各個季節,都能從山裡發現文字的靈感。至於海,彷彿是一個大坑洞,若文思不經意流入了大海,就深深跌入,而不能像山林一樣激起華美文字,一樣四處遨遊。 比起山,大海似乎不容易親近,浪頭永遠會把出海的人帶離海岸,或許沒有人有辦法滿載海洋的故事回到啟航的港灣,以致我們對於海洋始終抱持著神秘、尊敬與好奇,未受人類文化碰觸的海洋的深處,必定隱藏著一些未知的生命,...
台灣曾經有一段輝煌歷史是馱在梅花鹿背上的,以致於牠們雄健的犄角和繡滿梅花的毛皮都染上了歷史的氣味,也許就因為牠是太美麗太令人迷醉的生物,牠奔馳的姿態被過去的人們封存在台灣歷史的小匣子裡,現在已不可開啟,如一個潘朵拉的盒子。 鏽蝕的鑰匙,老化的鎖。 古早以前的台灣的草原本來是一篇巨製而華麗的自然散文,自從最後一隻野生梅花鹿在1969年死亡,關於草原,就少了一種奔跑與跳躍的詞彙,像是活生生的草原失去流動的血液與溫度。多年以來,草原成為了一篇內容空洞的文章,很難再找到一個富生命力的生動意象。某種角度來說,台灣亞種的梅花鹿已經滅絕了,而在動物園裡的飼育個體意義等同於照片,讓現在的人得以從這個人工飼育...
被打入牢房別再喊冤 你哀悽的告白就是原罪 法官與旁觀人群一致認定 「罪人的陳述太詩意 判無期」 我想替你延續未竟旅行的故事與塵土 要是你也寫詩 我也能飛 籠子裡的候鳥還能讀取基因裡的地圖嗎 還能在家的方向擺上北極星的光嗎 從你在異鄉上了枷鎖開始 那衰老的光在星空中跑了一萬年 而地圖裡 文字與經緯線已然發芽 要是打開籠子 你的翅膀也不記得了吧,那時候的 記憶與風的流向 還未解開的天空謎語 化作夢境的齎粉與飛沫吧 (你還在作夢嗎?) 要不要我替你把夢的 骨灰灑向大海 也許某條迴游的魚恰好吞下了 途經你故鄉的外海 被你發酵的思念惹得嘔出 把海面染成一片 恰似歸魂的暗語 --------------...
我也想加入學習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