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徒手裡迂迴的清香,是一杯抒壓的信仰,還是醇真的想像?
混濁的綺思溶了話口,不見底的蒙太奇繾綣於胸懷裡的夢。
摻了點昏黃後,慵懶地抿了一口,那些兜兜轉轉的日子。
[SIZE=100][quote="幻雨"]其實我不知道自己所寫的到底算是什麼

可以算是詩嗎? [/quote]
當新詩也許能勉強算是……

話說在十九禁回覆不能正常使用引言。[/SIZE]
對我而言,品味一根棒棒糖的時間,也有道不完的童年。
紫藤 寫:你的背影越來越小,所謂「適當的距離」無法阻止你被人群

紫藤文友,這「吞」字後面是否應該加個什麼字會比較妥貼呢?

內容雖然不長,可情意明顯濃厚,尤其終句充斥無盡的莫可奈何及沉重感。

紫藤文友的文筆,讓我腦海裡浮現了一幅畫,畫中有夕陽、秋風、枯葉,
以及一位男孩漸行漸遠,女孩佇立不動,唯西沉的昏黃強調了女孩影子裡的悲涼。

儘管我對自己解讀文章的能力萬分羞愧,卻仍想提起勇氣問作者──這是單戀嗎?
  有些人感情再被如何踐踏、摧殘,仍然能夠站起,正向地積極尋找下一段真愛
得不到的,永遠是最美的……
諾拉 寫:您有您的禮節,但我也我的要求;別冠上前輩二字了。

  呃──既這樣,恭敬不如從命了,諾拉文友。

  很贊同您的說法,確實沒錯,各位皆沿著同一條緣分聚集於此,能給予貢獻;得到助益,正是我們待論壇的因素之一。想來,我與這天地的緣法還真是深得連自己都不敢相信──。未來想必還會與您的作品有接觸,今後,還請多指教。
  第三度拜讀諾拉前輩的獨行詩,每每都有不同饗宴,真是奇妙。   您的風格,暮珩大概已熟悉,您擅長將標題設定為「 喻體 」,而內文則是 喻詞 與 喻依 的融合。   情緒是起伏的河流,雖然河流擁有強大的「搬運力」,但也無法強行將質量較大的砂石給帶走(忘懷)。這裡所說的石子,以「負荷不了」來形容,意義上我可以解釋那些石子即偏向負面的事,再加上「重重地 沉 為心事」,就更明顯地證明它們是令人無法輕易釋懷的,既然如此,必是使人生憂的事。(「成」諧音雙關變「沉」,有沉重等負面含意)   然而,重要的標題「情緒」,有著廣泛的意義──喜、怒、哀、懼、愛、惡、欲,如今在本詩裡卻只描述到了接近「哀」與「惡」...
  方才逛過「小說」版塊,發現有些事宜應該給站長以及眾版友知道。   小說是種「連續性」的文體,當讀者看完第一章節,欲求得第二章節、第三章節時,由於同主題小說之續章並沒有規定要回覆在同一帖子,第一章與第X章可能分散於不同頁數,尋找起來很是困擾。單就閱讀後續章節必須退回小說主版頁尋找這點,就已經十分不便了。   以前我所待過的論壇,都特別規定連續性文章之續文必須「 以回文方式發表在同一個主題帖 」,如此以來,讀者不必再東奔西跑找後文,版主在文章的管理上更是一大福音。所以,鄙人暮珩還希望喜菡站長以及小說版主與眾版友們能參考參考──   以明文規定,相同主題之小說後續章節必須以回覆方式發表在同一帖...
  藉由將三合院隱喻成「棋子」,以及將稻田借喻為「棋盤」,闡述兩者的關係是多麼缺一不可。無論少了棋子或棋盤,一旦少了其中之一,都將影響明媚風光的完整性。然而本詩真正的精彩可不只如此。

  作者本身或許時常看見這種景況──鄉下地方的老人們,最常做的休閒娛樂即是泡茶下棋。在棋聲笑談中,輕拂而來的風便夾帶著從遠方飄來的稻香,而作者所感受到的,非但有稻田的氣味,也藏有對鄉村那份單純與愜意所生成的感動。

  一首獨行詩的字數雖少,但其中隱含的情感卻好多好豐富──。諾拉前輩的文筆真是深植我心……
  行道樹,原是來自山谷間的小樹苗,移至城市後必須使用輔佐木架將其固定,待它根頭夠堅固,能獨立自主,才鬆去其扶助。

  好似孩童,來自父母這座資源豐裕的山脈,在社會中漸漸成長而不能失去父母的支持,直到能頂天立地,才放他去勇闖前途。而這原本單一的血脈,也在子孫一代又一代的擴展下,變得繁榮而龐大。如大樹,從主幹分支為無數的枝葉,而後透過種子的傳播,又分散到其他疆域,形成一個多元的世界。

  不愧是獨行詩,剝去外表的意義後,內裏還藏有更深一層的意境。新人暮珩只能不停讚嘆……
  看到shelley前輩是來自台東市,又加上本文內容是如此聖潔,頓時有種欽羨湧至心頭。

  老實說我很喜歡山林,山林的空氣永遠比都市來得甘醇;聲音也永遠比都市來得恬靜,還有好多好多優點……

  很小的時候,我有去過知本一次,當時短宿湯屋,星子在夜空對我拋媚眼,清涼的晚風無時無刻挑逗著我,我沉醉在山野的寧靜因而忘了是如何睡著。當時的記憶無法言喻,只能從時光的洪流裡回溯,幻想自己又回游至兒時,再次感受那滿懷的感動。

  我至今仍常常在夜晚時凝望東方的夜空,只渴望著哪一天遠離都市的塵囂,回到原本大自然的懷抱──
  「美麗而神聖的夜晚 ...... (……) 。」我看著知本入夜之後的窗外,冷冷的流光從容的遊走在黑暗的大地之間 ...... (……) 。入夜之後的知本,清澈而明亮的夜色,已經 徹徹 (澈) 底底的觸動了我的心弦,彈奏出我青春年華中內心最響亮的一個音符 之一 (贅詞可以刪去) 。 雨水的音符來自哪裡呢?來自天堂的聖樂,來自極樂世界的梵唄,一點一滴,雨水的音符,傾注在我的意志裡,洗滌了我 的 (贅字可以刪去) 意志之中的雜緒與憂傷, 我的憂傷與思緒,是漫飛在小鎮裡的沙塵,雨水的音符,洗滌了我紛雜的思緒與憂傷。   藍字段,鄙人暮珩認為其過於複雜,「憂傷」與「思緒」兩相似詞使用太多次,使整段...
  很美──感覺不到晚暮的淒涼,全文盡是相愛終老的溫馨恬謐,使我這對婚姻抱持質疑的青年產生極大的欽羨。

  至於作者文筆,我個人有些建議,好比標題「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直直念下來缺了分情調,可以添加一點逗號,將其分隔──「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有了句讀的輔佐,語態上的表現更為深情。同「我們不用去掙脫 那是大地對我們的懷柔」,也可以考慮分段以營造語態氛圍。

  以上是暮珩的小小建議。
  這篇文章很可愛。隨著音韻的起伏,好似歌唱,真可謂童謠詩。

  另外有錯字必須提醒,「此不追究」。「謝謝你」後面或許可以加個「喔」或「喲」來幫助押韻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