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著尊師的外表,內以抵抗讓老師變為低下的地位。
  我出生的地方,是在舒國治所提過的無中生有的小鎮-永和。我的家,在耕莘醫院附近,我和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每回氣喘發作,爸媽大半夜會把我送到醫院,打針注射、吸著蒸氣治療,依稀還記得有回發了場大病,接連兩三天都在發燒的狀態,躺在病床上的我,連哄帶騙的要我乖乖打針、吊點滴,才可以回家。我不斷的哭,護理人員、醫生都用盡辦法哄著我,或許是因為常客的關係,所以醫生、護士們幾乎當將我當作自己的小孩哄,最後還是他們拿了我愛的凱蒂貓貼紙,哄著我,讓我乖乖接受治療。   而在平常的日子,放學後最常去的地方,就是爸媽的攤位。爸爸在小學旁邊,面對大門向左走兩條街道的巷子口,賣著雞蛋糕、調味乳。每回放學,我都會先走...
  當有人問我台北市這名詞,會讓我想到什麼的時候。我起初聯想到的就是中正紀念堂、士林夜市等,我曾去過的地方。但是最讓我往返留連的地方,卻是民國五十三年,那悠久的年代,就開始佇立下來的台北行天宮。   小時候,爸爸媽媽都會牽著我和哥哥的小手,走進行天宮。每回都不忘在旁叮嚀著我們,看到神明,要雙手合十拜拜,記得跟神明說自己的名字、住在哪裡,請神明保祐我們身體健康。我和哥哥都因為早產兒的關係,身體狀況都很差,常常半夜會氣喘發作,要爸爸媽媽送去醫院,躺在病床上吸著蒸氣。所以到廟裡拜拜,似乎也成為父母信仰所寄託的地方,我和哥哥常常雙手合十,看著身邊的大人,依樣的畫葫蘆,緩緩的低下頭,這樣反覆個三次彎腰、...
To:蘇家立

謝謝您的回應,說是泛黃,可是不禁要承認的是,
隨著長大,最懷念的時光,依稀都在孩童階段,
沒有過多的物質慾望、人際關係,單純的童心,都在那時候被保留著。

很開心自己的文字,可以勾起你的回憶。
  眼前所映入的是一塊大招牌,上頭寫著「虹林幼稚園」,從鐵門一根根的間隔望入內,先是一遊樂場所,一個大的城堡式的溜滑梯,中間連結通往另座城堡的下方,有兩架鞦韆相對著。城堡前面放置三到四個馬鞍式的蹺蹺板,靠近教室旁的是一平衡木。但上頭的油漆已斑駁脫落,呈現出一種頹廢的氣息。   在望得更深進去,有三間成ㄇ字型的獨立一房,每間大小至少都可以容納約三、四十位小朋友。首先是中間這間寫著「仁」房的教室,以一落地窗替代牆而成,可清楚的看見裡頭擺放著幼童叢書、啟發學齡前的遊戲器材,在左方的牆面,可看出是一大櫥櫃,上頭貼著「睡袋間」,想必是讓孩童們午休所用的睡袋。將視線慢慢得往右移去,右側教室則是寫著「愛」...
  高職時,每學年的上、下學期,學校以凝聚向心力為目標,要各班積極參與著軍歌與晨操比賽。得獎前三的班級,老師以及學生可記嘉獎乙支。   在我一上時,學長姐們都會特地來指導我們,教我們踢正步、唱軍歌,光是原地踏步,總要來來回回個十幾趟,才能夠整齊畫一,不發出雜音。猶為最難的地方,莫過於排隊形、行進中換隊形。隊形有分雙十、圓弧、四列交叉、皇冠、班級名稱、太陽等,要相互對稱,必須算好人數,才不會造成隊形的不完美;而在嘴唱軍歌邊行進時,一邊也要換隊形,當唱到歌的關鍵字時,就會踢正步,變換隊形。光是變換隊形,有些人倒退走,有些人往前走,必須不相撞為前提,練習就已經達一個星期之久。   每天的最後一兩節,...
  爸媽總會在吃飯時,多為我添一些飯菜。當我將菜留下一些,爸媽總會說:「我已經吃飽了,你就把它吃完吧。」就這樣我毫無顧慮的將喜歡的菜,一一的掃進自己的肚子裡。微帶甜的香腸、添有芹菜香氣的貢丸、清脆甘甜的高麗菜等,滿滿的一盤,將近一半都是我吃掉的。當爸媽看到我吃完,臉上充滿著幸福的氛圍時,總會笑一笑,將碗盤收拾起。   從我小時候吃飯時,爸媽就會這樣子對我說,我也漸漸的開始嬌縱起來。凡是看到愛吃的,都將它掃入自己碗裡,不留一些給家人。我總覺得那是理所當然 。的,若是某天沒有自己愛吃的,還會耍性子,寧可等到有自己愛吃的,才願意動碗筷。   可慢慢長大後,看著爸爸斑駁的白髮、皮包骨的體態,和媽媽從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