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及的主題很大很嚴肅,文字跟故事比較"輕",帶著讀者去省思(讓我想到以前鋼琴老師常說彈琴要有流動的感覺,不要一個音一個音死死的不相連)。
這樣的質疑跟惶惑一直都在吧。前些日子讀John Apdike的A&P,也是一篇探討"主流價值"的短篇小說。

好奇"飛特"是什麼意思? 直覺聯想到fate,但又覺得似乎不是這個意思?

圖畫是粉蠟筆+水彩吧?
非常細膩呢。

安靜甜美的一個故事。老郵差的退休離去帶來傷感,新郵差的和藹又讓人充滿活力希望 :D

題材感覺很有趣 :D

但分段方式用* ~ 感覺有點不正式,或許可以用一般的標點?

感覺上無法清楚看出所要表達的主題
或許可以再多加一些細節或描述。
:D

不知怎地,讓我想到《靈山》

:D

喜歡這篇小說的氣味

關於記憶。
:D

淡而靜的憂傷。

:(

以另一種角度寫墮胎
筆調輕淡 讓人印象深刻
:D

感覺是切片。
前因後果都不很清楚,卻留下了很大的空間。

:D

很令人期待接下來的發展 :)

你的小說似乎都很吸引人(我只看了其中幾部)
看了其中一章就會很想把剩下的劇情都追出來

這樣比較或許不恰當,
但這部跟〈密愛繾綣〉相比,文字是比較精緻的。
(而且比較不嚇人 :roll: )

如果能鋪陳的更完整,是不是會帶給讀者更大的感受,或震撼?

整整一年沒來小說版閒晃,都不知道你何時改了名呢 :)

問個好 :D
不過在小說裡幫自己打廣告 :roll:
會不會不太好呀?

剛開始看的時候又愛又怕。
愛是因為總覺得有什麼事要發生,那種令人期待的感覺。
怕則是我向來膽小,對牽涉神鬼的題材懷有懼意 :?

最後結束得頗為平和,簡單得讓我有一點點失望。
好像這不是一件大事。

一點讀後感想 :oops:

有同樣的疑問:
這是小說嗎?

若純粹是週記,貼在小說版是否不合適?

Click. And it smiled strangely.

期待後續 :D

其實還滿喜歡這篇 :oops:

那種氣味,絮絮叨叨不著意敘述什麼,似乎精準捕捉了某種感覺。
  八月三十一日 天氣晴   夏季的最後一天,意外的好天氣。跟他約好在西門町,該去了。   她闔上日記本,匆匆出門,隨手抓起包包,套上鞋子。快遲到了。   「我蛀牙了。」   那是她第一次見到他時,第一句說出的話。他愣了一會,隨即回一句:「我感冒了。」   然後一起笑了出來,好像有某種莫名的默契流轉。   她記得他們相遇的第一天,陽光普照,正如今天一般燦爛的豔陽。一步出捷運站,她不免有幾分失望了。竟然呀,飄起了毛毛細雨來呢。怎麼會呢?是雨,也該是傾盆大雨呀。微微的,竟帶有幾分寒意。   去年那個燦爛夏日如在眼前,卻逗得她幾分悲傷起來。   「走吧。」他看到她,頗開心說道。   「等很久了吧。...

題目是"地毯的心事"
文末的蟑螂,好像無聲的說些什麼。

拜讀了。 :D

情緒、情感都很濃、密度很高,相較於所描述的事件,後者顯得單薄。
文章中,兩個人(廷跟娟)兩種視角,似乎不夠分明。

一點淺見 :oops:

0.0

1.   S從書包裡拿出早已準備好的,一張薄薄的A4紙。我接過來看了看,雙面列印,大約是一、二千字。    O跟S偶然閒聊著。    「我們有什麼交集?」O問。    S想了一會,答道:「大概是空集合。」    O沉默。    「我怕想得太盡心,把S跟O的所有元素都寫了出來,卻悲傷的發覺毫無重疊之處。」S說著,口吻冷冷淡淡。   「這是什麼?」   「充滿數學味的小說,很有趣吧。」S堆了滿臉的笑,對這個話題感到非常欣悅的樣子。   「喔。」我不是太訝異。S是個特別的人,從裡到外。「妳通篇都這樣寫?」   「我覺得不錯啊。」S不以為怪。「下面幾段也幫我看一看。」   還沒說完,S早已揹上書包瀟灑...

不安的,在冰面下爬行。

她的微笑很淺,漩澴成渦。

一張口,吞噬了所有。

四周無聲,暗夜裡,獸緩緩伏行。

現在的比率大概是二比一,我覺得滿恰當的。 除了唐宋古文名篇,我覺得歸有光項脊軒志也不錯。寒花葬志雖短,情致亦佳。陶潛的詩文都很好,尤其歸去來辭跟桃花源記。袁枚的祭妹文。明清小品文是別於古文系統的有趣之作,像西湖七月半還滿好笑的...。 我覺得除了新詩以外,大部分的白話文其實都不需要太多教授就可閱讀,老師上課也只是帶重點跟補充背景資料而已。文言文難度比較高吧,而且是"文化傳統"。白話文每天都在看,何況國中就偏重在這裡,高中應該學點更難的東西吧? 我們用的這版國文課本有選台灣古典詩,算是很特別吧。 最喜歡的兩篇:項脊軒志跟岳陽樓記。 聽說九五暫綱裡的文化基本教材是除儒家外也有選別家的篇章?不是很清...

窗口,用以檢視、窺探。

一縷脆弱,乘隙入侵。
  班上來了一個轉學生。老實說,這是很不尋常的事。   「喂,聽說是今天會到。」「真的嗎?對了對了,好像是女的。」「聽說她很漂亮喔。」「為什麼要轉學啊?」「嗯……不知道耶。」   在她還沒出現之前,就已是最熱門的話題了。相較於班上同學的興奮期待,我只是靜靜的看書。桌上立著小鏡,清晰映出我的五官輪廓。   「各位同學,拍手歡迎新同學吧。」   我的視線在門邊與鏡中游移。──她究竟是個怎樣的人?緩緩地,一抹身影出現了。我不得不承認我是十分震驚的。她的氣質,用空靈出世來形容真是一點也不為過。不知是否錯覺,坐在最後一排的我,竟也能嗅到一股淡淡的香氣。說不上是什麼味道,卻有些像大花園中迎面而來的芳香。 ...
1.   「也許會是某個年代,荒謬如此美好的發生。」   李文琪闔上書本,回味剛剛讀到的句子。這是多久的書了?她想,此時或許正是那「某個年代」。她隨意往後一靠,牆壁的冰冷刺入骨髓,讓她戰慄了一下。   環顧四周,她的環境算是不錯了,一台小電視,一堆一堆的書,幾張毯子。她想,或許下次想辦法弄台電腦過來。   打開電視,此時放映的節目,多少與她有點相關吧。 2.   劉巧薇漫不經心的望著鏡子,裡頭有一張精雕細琢後略有幾分姿色的容顏回望她,神情呆滯,傻里傻氣。直到今天她仍不知道她這般沒演技沒歌喉欠缺智慧只會傻笑的女人,是如何紅透半邊天的。當然她是想不透的;她太傻,或許傻得可愛吧。   在她和化粧師外...

恭喜妳考完啦 :lol: 接下來換我去閉關了 :roll:
預祝妳上理想的高中 :) 念高中頗有趣呢,可以學得更深更廣。

敘事者轉換並非不可,但容易讓讀者混淆。
乍見熟悉名字的驚喜,問好 :D   月光無私地將銀粉灑在各個角落,無一遺漏。   窗臺那隻貓伸個懶腰,輕巧地跳到不遠的樹上,再交錯跳躍到達地面,瞬間睜大詭譎綠眼,發出一聲訊號便開始進行獵補行動。   我同樣俯在窗臺沐浴月光...... 這裡這樣的空格處理是暗示一種視點的轉換嗎? 讀下來似乎是我看到另一隻貓,但一直到最後,第一段又彷彿成了"我"的側寫,又或者是故意營造這樣的效果? 文章最後又拋出一個問題,感覺上不像是由文中的我問出,而是由作者直接問讀者的。似乎直接在上一段作結也很完整。 讀到中間的轉折時,我第一個反應覺得這是不合理的。沒有什麼特別的動機或觸發,"我"卻忽然攻擊了女孩,唯一能為此解...

精彩 :D

精彩 :wink:

精彩 :wink:

精彩 :wink:

也看過很好看的言情小說,以輕鬆的文字情節傳達出一些觀念。
但不可否認越富文學性的小說能留下的越多。
只是沒有閱讀,一切都不成立。

(本來打了不少沒能發出去就懶得重打了... :roll: )

雖不完全認同小說裡呈現的價值觀,但覺這是一篇不錯的小說。

記得小說裡還有幾個錯字,有空可以再看一看。 :D

有一段寫到"東方的魔法"。神秘、勤奮....不知道這樣是否也帶點刻板印象,甚至是"東方主義"的色彩(扯到東方主義好像太嚴重嚴肅了?)

小說裡處理了兩種價值觀的衝突(其實不只兩種吧?每個角色的價值觀都有差異,或多或少,不全是對立的)。這樣說似乎有點模稜兩可,或不乾脆吧?但我覺得並無所謂對錯,不過是處境不同罷了。
沒有遭遇過那些處境的人,想真的設身處地,換一個角度思考,需要很高的功夫。

問好了 :D

說了個好故事。

可惜沒有早知道,而事物總是帶有無奈成分,難以左右。
但曾經耕耘過,必也留下些什麼。

很簡單,很深刻。
這樣的離別總是讓人揪心的。

「她知道生命裡有很多拋不開的曾經,過去了也就回不來,她不強求只是一遍遍的感受,在自己的思念中,揣摩大哥哥的身影。」

這是一篇很"鬱積"的文章。
(老實說讀完以後就想到這樣的形容詞)
不管是文字或內容,都處理得較為頓挫一些。

很直接的暴露出悲傷。

淡淡的說完一個故事,也在心上留下淡淡的痕跡與情緒。

處理的主軸或許說不上特別高深,但整體看來文章的感覺不錯。

問好了 :D

是一個動人的故事。

悲哀與抉擇、每一個小細節,都處理得細膩。
不管在哪一處,幽微的角落,都能引起一些共鳴。
尤其是「殘疾」那一段。

我們的心理都有一塊殘疾,被別人糟蹋過、被自己作賤過,那個缺越來越空虛。
這個缺包含著妳母親的不快樂、我母親的不快樂、妳的不快樂、我的不快樂、妳父親的死亡、我母親的失蹤、妳母親的怨懟,許多大大小小的情緒不斷累積,最後牽絆著我們。

這個開頭讓我想到陽光透過落地窗灑落木地板上,舒服的房室裡充滿盈盈笑語。自有一種悠閒與和諧。
很讓人期待 :D

是一篇很可愛的文章呢 8)
輕鬆幽默的字裡行間拋出了愛情與牙齒微妙的關係。
詼諧的文字底下隱著某種哲學與思考。

拜讀了
(跟我印象中的散文真是大相逕庭呢)
  「那天去車站送你,我們是笑著分手的,對吧?可一出了車站,我又開始想你了。唉呀,真不爭氣,寫到這眼淚又流了下來……,你一定又要罵我軟弱,罵我無病呻吟了吧。可是、可是你知道的,我就是這樣的人啊。   「要笑著跟你分手,已經十分勉強了。(我努力扯出笑容書寫,但鏡子裡的笑比我哭的樣子還糟糕;我想,送別那天的笑容也是這樣子吧?)你知道嗎,我真的好想好想你唷……你什麼時候回來看我?台北好冷,好灰。沒有你,待在這裡的每一分每一刻我都直打哆嗦──你知道嗎?就連放了晴,陽光也都還涼涼的嘲笑我呢。   「寫著寫著,我不禁擔心你真的會知道嗎?如果你不知道,那我就是無病呻吟也顯得毫無價值了。至少,讓我做個美夢吧─...

諷刺之餘,好像會有一點點讓人心酸呢。

可以看出作者用相當精簡的語言,整篇文章的描述也帶有詩的意象。
讀完後在腦海裡出現的,是擁擠的人潮,每個人都只剩輪廓,缺乏記憶而刷白。
拜讀了 8)

高慈貝貝(不知道要怎麼稱呼只好稱全名,希望不要覺得不禮貌)
看到這則評語真是受寵若驚,因為一直不覺得這篇文章有這麼好。因此也放了很久不知道該回什麼。
謝謝閱讀 :oops:
1.   「在幹麼啊?」方巧云低頭看蘇若雨,問道。   在夏天,位於三樓的教室顯得特別炎熱。不知是否心理作用使然,巧云總覺得她們班接受到的熱量比其他鄰近班級多得多。   「聞。」回答一如往常的簡短。   「呃……聞什麼?」聽她一說,害自己也疑神疑鬼起來,猛力嗅了幾下。「教室沒什麼怪味啊。」她不解的看著若雨。   「……有種味道。」若雨頓了頓,「腐敗的味道。」   巧云一聽簡直呆了,不知該作何反應。同班一年,雖說早已清楚若雨總是語出驚人,但每每她開口,仍不免被嚇到。   「有屍體是嗎?」她吶吶說道。「蚊子?蒼蠅?」   「不好笑。」若雨白她一眼,坐直身子。「我指的是學校。」   「學校?」她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