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碼信

每日以投稿一篇為限

版主: 綠豆林宇軒謝予騰黃木擇非白袁丞修

患得患失寫下
需待辨識的語言
以秘密和膽怯的
手指和掌心
揉碎一些溫吞
幾許影子
零星的想望與擁抱

□你有陣子是數列
需要邏輯和累積
我□你已荒蕪多時
□□的遠走擰乾一整季春
你□我有時沒藥性
而我們需要麻痺些□□
都是因為怕疼

不敢走出□□
如古老的沉默從遙遠世紀徙來
*(不知道是我的電腦解碼有問題嗎﹖有些字詞出現方塊圖形)
*“如古老的沉默從遙遠世紀徙來”﹐以及“藥性”﹐“痲痺”等等﹐算是比較陳一點的用法噢。直言說來﹐這篇是俞芝作品中比較平常的。

問好。
ZY大:
剛好跳來喜菡一下,俞芷詩裡的□□,正是說不出口的密碼。

問好ZY 俞芷 ^^
□□>即是文中的密碼
不敢揭明的字詞填空
隱隱的關聯性和忖度
就是這封信主要想寫的

有段時間沒磨筆了
還會在琢磨的

謝謝ZY和藍丘費心賞詩
問好二位了:)
俞芷 寫:患得患失寫下
需待辨識的語言
以秘密和膽怯的
手指和掌心
揉碎一些溫吞
幾許影子
零星的想望與擁抱

□你有陣子是數列
需要邏輯和累積
我□你已荒蕪多時
□□的遠走擰乾一整季春
你□我有時沒藥性
而我們需要麻痺些□□
都是因為怕疼

不敢走出□□
如古老的沉默從遙遠世紀徙來
讓我想到西蒙的一首詩作:患得患失不換行
當然還有夏宇的詩啦

我想起王文興曾經稱讚詩人楊牧:他的詩創立了現代詩的新秩序--主題發展之完整,詩的內部組織像鐘錶一樣的繁複而嚴密,而且包括了韻律學上的需求,「能令人反覆詠誦,樂而忘疲」。

俞芷的詩在個人風格的確立上,實已摸索自己的風格,只是還需要完整的作品驗證自己的一些心得。這需要假以時日!
問好^^
(我很不喜歡自己的一個毛病﹐就是說﹐有時可以沉默而避免作壞人﹐但仍然忍不住就會去作這個壞人。只能說﹐總要有人作壞人吧﹖)

對於這首詩﹐有幾句話﹐在肚子裡隱忍一陣子了﹐覺得還是沒有不說的道理。
我理解作者用符號當密碼的用意。我在前頭提問﹐其實是希望得到別的答案。因為用符號當作密碼﹐是個失敗的創作方式。

博弈在別站作了個填空的練習。我的答案是﹐這個用意﹐並不周延。如果留下填空題﹐是讓讀者參與創作﹐如果這是個極好的創作方式的話﹐那麼﹐推到極致﹐是不
是說﹐索性全篇都是方塊符號﹐全讓讀者填空﹐更加好極呢﹖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評論家只能從作者創作的文字來下手﹐評論家哪能知道每個讀者的不同反應呢﹖如果夏宇來讀﹐必定精妙。那麼如果秀才遇到的兵來讀呢﹖是否
這首詩因此鴉鴉烏呢﹖我能夠評論基於文字的創作﹐但並沒有任何評論圖形符號的依據。

我如果認真評論﹐便必須問﹐作者是偷懶嗎﹖或者作者是力有未逮嗎﹖密碼信﹐作為一篇創作﹐可以用意象婉轉表達﹐或者也可以隱藏這些密碼﹐單描寫傳遞密碼的
心思與情緒。但是符號的使用﹐在此﹐是有別於水墨畫裡的留白的。水墨畫的留白表達一個與其他畫面相呼應的空間﹐符號﹐與篇中其他的文字(以及文字所表達的詩
思與建構的意象情節)﹐並沒有一個有機的相應關係。

這裡說得嚴肅了﹐對於優寫手的俞芷﹐是個責備賢者的意思。
淺見直言了﹐莫怪。
喜歡版主ZY的直言, 這是真交流. 不想別處幾句評語, 引來疑慮, 確實, 這樣的詩形式不能當模仿的範例 偶一為之可以.

轉貼先前的評語.

--
這個形式讓我首先想到的是夏宇有類似的填填看,好像是“孔子是□□家”之句。
一種後現代的表現手法,邀請讀者直接參與詩。從所參與的字可以判讀讀者的詩思想。
將心中的密碼讀了出來。這一首說的自然和夏宇的不同,因填的部分依詞性分可有好幾類,
且進一步延到上下文的語意與文法,是一個新的探討。似乎,填完了,這詩已是讀者的了。
我這是瞎填,當然,填空空的字(不填)也可,以斷句分開讀似乎也可。試讀。
--

1.

空格的’形式‘和它的意義

寫詩要想像力, 讀詩也需要想像力, 想像力是欣賞藝術作品的基礎.
做個比喻, 有一種牌的玩法裡, 鬼牌當作什麼來用都可以, 但鬼牌必須投射在既有的牌樣集合內, 你說它是一對就是一對(聯想), 說它是連號就是連號(語序),看它被如何使用(語言的意義在於用法). 如果有可能拿的一手全是鬼牌(實際上不可能), 這牌就無法打了, 玩時它還是得依附其他的牌(上下文)來陳述自己, 玩的同伴見你出手時也知道它代表什麼(文法相同). 空格就是鬼牌. 另一方面 , 廣義地說,空格也存在於歇後語 ,只是因為約定俗成,那些歇後語字詞是確定的, 無須顯示出來.

但文字巧妙的就在於, 它借了鬼牌功能, 卻在使用時仍無法定義自己, 模糊性使它成為無解的密碼. 而, 詩內具的多義就算沒有空格,全部實字, 它的意義也是不定的. 何必求一定的理解呢.

密碼是不是詩人的私有語言? 近代哲學家奎英, 維特斯坦等認為沒有真正的私我語言, 如果我們硬掰, 空格即是私我語言, 它不存在既有的語言之內, 那麼, 這樣的語言就不具傳達的功能(傳達為語言的公共功能).


好加在, 語言哲學家多多半認為詩不在語言哲學或語意學的管轄內, 詩人可以藉詩創造新的意義. 所以, 寫詩吧, 不怕.

在後現代的形式力竭聲嘶之後, 空格的浮現, 也似乎說明了些詩人意識裡的什麼趨向, 倒不一定要以學究詩學來看.

這樣的詩不能成為模式, 大學聯考也沒這樣的考法. 偶一為之, 巧妙唯止, 好的壞詩, 壞的好詩, 只要讀者與寫者在文裡得到想像力的啟發, 就值.


2.

作者俞芷的這首詩, 我並未論好壞, 有時, 某些詩不能單以好壞來論, 而所有的評論都不能完全客觀.
相信我的某些看法也不是作者本意, 這個探討或許已超出這首詩的內容, 而我仍未看清詩意的旨趣. 那是重點喔 ! (先前的評語刻意不在詩文的內涵去臆測, 所以也不談內容, 沒做那個想了解作者密碼的收信人.) 作者的這首詩, 依我見尚未達巧妙境, 仍有創作空間.

3.

可說的為語言, 符號不可說, “對於不可說的我們保持沉默”(借維根斯坦的話). 但, 那能沉默? 就是一點訊息也像拿著工具在樹叢外趕狐狸, 大概知道它的聲響, 雖模糊但慢慢逼近. 確實, 非文字的詩的詩學基礎是薄弱的, 不妨以記號學角度審視, 那麼我要問自己, 為什麼看到句間的空格, 升起了填空的念頭? 因為它是一個通用的符號, 單獨的時候只有外延, 依附文字的時候就有了內涵; 它在考試的時候時不模糊的, 其它的時候可以模糊,也可欺騙, 比如報稅時, 哈哈.


評者 以詩學立基(探討一下文本外的東西, 有人管它叫形上, 有人稱它後設). 以想像力賞月(閱), 一人看見阿姆斯壯腳印, 一人看見嫦娥水袖, 都無礙馳騁..

見笑, 交流.
俞芷 寫:患得患失寫下
需待辨識的語言
以秘密和膽怯的
手指和掌心
揉碎一些溫吞
幾許影子
零星的想望與擁抱

□你有陣子是數列
需要邏輯和累積
我□你已荒蕪多時
□□的遠走擰乾一整季春
你□我有時沒藥性
而我們需要麻痺些□□
都是因為怕疼

不敢走出□□
如古老的沉默從遙遠世紀徙來
我喜歡這樣的討論與直言。
這首詩的尾句:如古老的沉默從遙遠世紀徙來

讓我想到昨夜閱讀《詩品》。書裡提到:五言詩的出現,是在西漢時,一直到鍾嶸存在的時代,五言詩也只有六百餘年的歷史。(引自三民書局版)

那麼現代詩呢?1919五四運動迄今,還不足百年,還有很大的能量運蓄。是以我很期待未來年輕人能接踵接棒地延續下去。

俞芷的詩作品,別忘了她只是大一女生。可是雖然如此,出手已是不凡。

詩人陽信說:而我發現,古典和古典以外的都是糖衣。

俞芷的詩作品,游刃有餘地自有一套自身的風格展現。問好^^
哇因為去出營隊好些日子沒逛網路
這麼晚才回大家細心的評論
真是不好意思
在這邊就統整一下我的回應

首先呢
謝謝大家對這首詩肯做出探討與質疑
給我相當多的思索空間可以進展
這絕對是相當好的助力之一

另外關於大家最疑惑的空格
呵這邊先說明
這真的不是偷懶呀呵
以下說明可能不夠詳盡
就請原諒我一直不是個能剖個明白的人

這首詩存在瑕疵很多
或許是因為寫這首詩的時候
心情是瑕疵的
但其實多時,瑕疵都是存在
我也覺得從沒辦法否認那些瑕疵
這就是我需要精進的地方
但擠出泉源的地方
總是因為缺縫
那我想可能就是我的筆還太拙
還沒法完整表達

有時候我覺得
一些膽識性或者可說是任性地嘗試
原本就是不要求對錯或好壞的
又或者可說是
我相信有些詩
不能拿去參賽
不能被置頂甚至會一發表就跌到谷底
不能收進詩集
但我相信每個詩人心中的詩集裡
一定存在的這麼一首詩

明明就不好
可是沒有辦法按下刪去

或許吧有時候我相信
寫詩時的某刻
是為了存在的事實和自我或詩而寫的
而有些詩
則是確實為了盡力的好而寫的
但它們各有其真假各有其好壞各有其語言

對於這首詩
密碼信一開始原本沒有想要填空格的呵
所謂密碼
那些糾扯紛亂的心緒
那些不願拋開想要解讀卻念不出聲的唇語
對於那些
明明已做出決定
但是心裡頭的明明實在閃爍
無法忽視和熄滅
有太多太多錯綜複雜的念頭浮現
過分的想念
過分的任性
過分的倔強
過分的顧忌
找不到渲洩的出口
卻也沒有辦法真的為自己挖個出口
只能在自己明白的局限內
挖空自己的思念
寫一首你以為的詩
證明自己並沒有洩漏任何的膽怯
但事實上
自圓其說
就是詩末圓的最後一個謊


以上是一點心得感想
若有冒犯在此請求諒解
各位的建議和評論我都會收納進去
謝謝大家對於這首詩的琢磨
俞芷向各位問好
1
"對於這首詩
密碼信一開始原本沒有想要填空格的呵

2
"所謂密碼
那些糾扯紛亂的心緒
那些不願拋開想要解讀卻念不出聲的唇語"

3
"找不到渲洩的出口
卻也沒有辦法真的為自己挖個出口" (空格與'口'字,亦有形象)

上面讀俞芷的本意, 個人以為是此詩的天真無邪處(innocent),
未被前人的詩法影響. 也證明了我的誤讀. 挺好. 亦為空格灌注
前人外的意義(唇語,出口), 猶喜歡2,3; 雖然原始, 卻極有力量!
(若要細究, 那就是空格這個符號能不能代表唇語或是出口, 或是既有符號裡
已有比它更接近的符號或表達方式? 如果經過一段時間, 有了一個這樣意義的
公共符號, 適合一般人來引用以表達類似俞芷的情況, 那就是創造意義了, 非同小可.)

那麼, 讀者就可以試看何處是唇語, 何處是出口(讀者試想, 一般說話時
在句子的哪裡會有"不出聲的唇語", 在句子的哪裡會有"渲洩的出口"?)
謝謝博弈費心作註
問好了


其實說得簡單一些
密碼信之所以密碼
是為了傳達一些不能秘密的秘密
想說我愛你
但是不肯洩漏任何軟弱的蛛絲馬跡
於是乎
將愛挖空
而那些空格
即給接到這封信的人填寫
如果他執意填愛
那麼寫信者的倔強就不會成為軟弱
而成為讀信者的一廂情願


以上附上一點感想
這首詩某個方向而言是在為我挖個出口
總覺得有時
一層一層的隱晦蓋起來了
是會被悶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