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前後--并致墨明及希瑪

每日以投稿一篇為限

版主: 綠豆林宇軒謝予騰黃木擇非白袁丞修

[TABLE][TR][TD]
(一)
之於我所能夠的﹐表意的過程
妳能夠說什麼趨近神秘的反應呢﹖

我們討論一件大衣好了﹐賦予空間座標
(譬如說階梯上﹐街巷門號不確定)
其次(也可能同時嗎﹖維琴尼亞)賦予時間
(譬如說黃昏﹐向晚﹐黑暗的前後)
而後賦予意識(風﹐微涼﹐街燈尚未打亮)
而後賦予意志(請愛﹐請別說對不起)
暗示的場景應當清晰(受詞是我﹐坐在台階上)

***“我”﹕打個註腳﹐第一人稱是很傳統的
敘述觀點。這妳的記憶中必然有閱讀的記錄
古典寫實主義過時了﹐是個大抵過時了的說法
(Yes, metafiction, they are all metafictional now)
時間與地點甚至意志與意識都是表呈的
作者怎麼死的﹖是誰寫的死亡﹖

(二)
讓我提起一些現象好了
﹕貓死了﹐魚群魚貫而行
公路說著無感的單音節故事
春天是一種括弧之間的情節

如果自由是一種不要求深度的交媾方式
我們都毋需自卑了﹐我的夢跟你的
一樣長一樣大。所有的聲音都標示高潮
(只要你說就有回聲﹐物理真是那麼單調的事實)
那些潮都是台階上等待的水漬
曾經雨﹐細微的﹐在維琴尼亞失聲的黃昏
波浪從燈塔的暗影間刷過一個自我的房
我想起﹐曾經希望﹐曾經努力計劃去敘述
一些魚缸裡不斷伸手的水草

讓我假設﹐也曾經做過這樣單調的事
我那樣寂寞地坐在一道擠滿背對背的背影的台階
與自己辯論人稱觀點那樣抽象的意念
作者怎麼死的﹖是誰寫的死亡﹖
那時節一個故事走過去另一個走來
我確信剛走過的男人愛過
剛走過的女人不愛﹐尤其不愛說對不起
那時候鴿子們以固定的節奏講著表聲語類似古都或孤獨
我想起妳是一種現象也是一段故事便多少感覺到類似石椅或是長板凳的穩定
此際黑暗前後﹐我不知道誰說著愛﹐知道總有人說對不起

6/03/2009[/TD][/TR][TR][TD][/TD][/TR][/TABLE]
只單純說喜歡可以嗎?
尤以第二首,第一首感覺是前傳,以引導的方式讓閱讀可以
慢慢更進入第二首裡面去探討內容
/公路說著無感的單音節故事
 春天是一種括弧之間的情節/

那麼誰是作者或是誰的死亡其實一點都不重要
充其量不過是一種文字或情節呈現感
就好像我不知道誰淋濕了而我其實一直都是撐著500萬大傘
以及穿上夾腳拖,避免鞋子傷風感冒圖檔

小蘿問好大哥哦^^

ps:***“我”﹕打個腳﹐第一人稱是很傳統的>>>應是註吧?
喜歡這樣的故事性與語言的流暢性。

發現這首詩是個很好的示範,關於即興發揮的創作。
如行雲流水般,令人愛不釋手。

此刻,天是灰的,貓是黑的。
時間踩著春泥而過。

也問好ZY大哥喔,希瑪敬筆並祝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