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過的事情--理論詩(7)

每日以投稿一篇為限

版主: 綠豆林宇軒謝予騰黃木擇非白袁丞修

(一)
我問過的事情畢竟
畢竟就是像土地﹐那麼樣簡單
我走來﹐那麼平直的一道走廊
左顧右盼時候曾經氣憤也說不定
我並不記得昨日那隻野貓的品種

(二)
有多高呢﹐那個逐日的人
他踩過多少根細小柔軟的草呢
他踩過多少次自己的頭頂呢
我就不討價還價了﹕星期三
他面牆﹐一跨步﹐在山那邊
有沒有聽見我計數落葉的旋律

(三)
我們來吧﹐伸出手掌﹐比劃
遠處兩座山﹐之間﹐有多少落難的流水
那個販賣流水帳的小說家
方纔在明星滿空的咖啡館裡面敘述豆子的故事
我記得買過半斤﹐後面的女子買了八兩
我偷看一眼她的牛仔褲
想像如果做愛﹐會是什麼樣子的對質

(四)
請問接吻是必需避免的禮節嗎
我們說不說禮貌性的讚美
請問什麼時候可以忘記自己
忘記自己畢竟是緊鄰的陌生人
我一遍又一遍地跟陌路的世紀摩擦
請問星星之火從多少分貝開始
我擁抱的聲音﹐有沒有誠實的面具

10/27/2010
走廊是平靜
外物在外

野貓、逐日的人
女人、傲慢的人
計數落葉的報復倒數

買豆子所延伸的辯證
假悲難對質假悲難

計數落葉
陌生人、陌路的世紀
彷彿看見土地與自己為一體

對談的舌
真正的舌信(蛇性)
發問自己這個陌生人

----

理論詩是實驗性的詩的意思嗎?
詩中有許多"什麼"、"那麼"
問過的事好似都藏在那裡頭

一些讀後感
問好
詩裡有許多的提問
觸及生活的本質和生命的意義
重要的是提問時的反省
而不是尋求答案

"理論"只是障眼法吧?
色不易空 空不易色
受想行識 惟見初心本性
當作如是觀

讀詩不一定非得追根究柢
有時放下修辭格這類外在技巧的探討
以直觀(直覺)去揣想詩行裡的意蘊
也是不錯的閱讀方式

每回讀ZY的詩 每一遍的感受和發現
都不會一個樣
說是一物即不中 意境就如空谷裡
風的迴音難以捉摸
多謝以上兩位讀詩。我前陣子開始讀一點中觀方面的書籍﹐最近開始讀一本唯識。覺得自己非常魯鈍。很重要的課題﹐譬如說外在是怎麼一回事。真有實體嗎﹖境是什麼﹖識是什麼﹖都是心的一分嗎﹖

當我思考時﹐內心與題目之間﹐亂流樣的心思想法情緒沖激而過﹐經常我隨之而流﹐半晌方纔知覺﹐而輕舟已過萬重山。

這樣的事情﹐是我經常觀察思索的。記錄為詩﹐就名之為理論詩﹐其實﹐是跟自己理論著。

問好不離蕉。問好去非﹐恭喜大作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