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音

每日以投稿一篇為限

版主: 綠豆林宇軒謝予騰黃木擇非白袁丞修

〈山之音〉

有草肆虐
笑花舞得頹唐
鳥類婉轉啼歌
森林掀起浪濤

忽然響徹天地
一個清清脆脆的裂痕
釋放了春天
釋放了一個夢醒的餘生
蛹存的記憶…

(嗨!世界!你好阿..).
小棠 寫:〈山之音〉

有草肆虐
笑花舞得頹唐
鳥類婉轉啼歌
森林掀起浪濤

忽然響徹天地
一個清清脆脆的裂痕
釋放了春天
釋放了一個夢醒的餘生
蛹存的記憶…

嗨!世界!你好阿...

題為(山之音)
好似聽見一記響澈山谷的(春雷)

詩第一節


有(草)肆虐
笑(花)舞得頹唐
(鳥類)婉轉啼歌
(森林)掀起浪濤


四個自然物件
由小到大
由下到上
採擬人手法層層加疊
彷彿一個歡樂的童話世界



忽然響徹天地
一個清清脆脆的裂痕
釋放了春天
釋放了一個夢醒的餘生
蛹存的記憶…



而詩在第一節的逐次推大之後
如同攝影鏡頭的拉大拉廣
卻在廣大的視界中
一記春雷響起

一個清清脆脆的裂痕

這句詩結合了聽覺視覺
而這裂痕(縱的)
如同利劍
劈開森林



釋放了春天
釋放了一個夢醒的餘生
蛹存的記憶…


三句
讓詩的外在結構
拉出作者的內在結構(詩情)
成為本詩的詩旨

夢醒的餘生
蛹存的記憶


與(春天)給人的既定印象(陽光活力)對比
在詩意上強調主觀意識
主客之間的衝突
造成詩的張力

最後的招呼
又是小棠的意外之筆嗎?
感謝喜菡老師的賞析


重生是劫也是機緣
重見天日不會想跟世界當聲招呼嗎


小棠問安 @@
小棠


又是前後調性統一的問題

最後一句已失去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