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極短篇的定義 作者◎張春榮

版主: 和亭姚時晴古嘉暄振

第一章  極短篇的定義

  向來「極短篇」一詞,有兩個用法。第一、泛稱。只要形式上是「極短的篇幅」,不管內涵為何,一律冠以「極短篇」的稱號。於是形形色色,無奇不有,如:《經營極短篇》(陳啟明)、《勵志極短篇》(宋瑞)、《選戰極短篇》(張啟疆)、《生活極短篇》(郭智德)、《波羅蜜極短篇》(祝務耕)、《美容極短篇》(楊國輝)等。只要作者認為篇幅「極短」,即可方便取用,貼上不同標籤,成為不同題材的「極短篇」。第二、「極短篇小說」的省稱。主張「極短篇」是小說家族的後起之秀,與長篇、中篇、短篇並列。在「極短的篇幅」限制下,要求極短小精悍的內在形式,呈現自身文體的美學特質。此則「極短篇」較嚴格的用法,為本書所採用。

  事實上,「極短篇」( Short Short Story, Storiette, Vignette )又稱「小小說」(如中華日報、中央日報、基督教論壇等一向用此名稱)、「微型小說」( Microstory, Tiny Story 。大陸習慣用法)、「掌中小說」(「掌の小說」日本通稱)、「袖珍小說」(1)、「瞬間小說」( Sudden Fiction )、「迷你小說」( Mini Fiction )等(2),均為同一文體的不同稱呼。

  至於「極短篇」作為文體的名稱,最早出現在一九七八年二月十五日聯合報副刊。在此以前,中華日報副刊主編趙振東鼓吹「小小說」。而後聯副主編瘂弦(本名王慶麟)正式提出「極短篇」一詞,用力經營,大加倡導(3),除了於聯副、世副(美國世界日報副刊)、泰副(泰國世界日報湄南河副刊)密集推出「極短篇」外,並於聯合報小說獎增設「極短篇小說」(一九八零、一九八二、一九八八~一九九三),精選優秀佳篇;再加上四冊《極短篇》選集(分別為一九七九、一九八零、一九八二、一九八三)計三百二十七篇,提供示範,以及隱地(本名柯青華)所主持爾雅出版社「爾雅極短篇系列」(一九八七年起,迄今計出十七冊作家極短篇專集)共襄盛舉,推波助瀾;於是同聲相應,鼓動風潮,造成時勢,「極短篇」遂成為大眾耳熟能詳的文體名稱。


(1) 如:劉大任著《劉大任袖珍小說選》,喬遷、張妤合譯《川端康成袖珍小說選》。

(2) 另有稱呼,如:超短篇小說、短短篇小說、一分鐘小說、四分鐘小說、五分鐘小說、鏡頭小說、攝影小說、焦點小說、花邊小說、牆頭小說、瞳孔小說、拇指小說、千字小說、一日完小說等。

(3) 可參吳秀鳳,《中文報紙倡導文類之研究:以聯合報副刊「極短篇」為例》,輔大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六。




第一節 「極短篇」的義界


  「極短篇」較早的定義,首見美國 North Carolina 大學霍爾曼教授( C. Hugh Holman )等所編的《文學手冊》( A Handbook to Literature ):

  簡短的短篇小說,長度多在五百至二千字之間,結尾有「扭轉」( twist )或意外。最著名的作者為歐‧亨利( O. Henry )。(4)

  此為其第三版(一九二七年)上的界說,除了說明「極短篇」和「短篇小說」的原始關係外,並指出「極短篇」篇幅及表現手法上的特色。至於國內的定義,則以瘂弦一九七八年二月十五在聯副上的按語最具代表性:

  極短篇是一個新嘗試,希望以最少的文字,表達最大的內涵;使讀者在幾分鐘之內,接收一個故事,得到一份感動和啟示。


所謂「新嘗試」,道出極短篇為不斷擴張、尚未定型的新興文類,極具實驗性與挑戰性。所謂「以最少的文字,表達最大的內涵」,指出極短篇的要訣在「極短」的篇幅內,長話短說,高度濃縮;容或用語極淺,但用意極深。全篇通過單一事件聚焦,產生巨大熱能;充分發揮「內涵大於形象」的語言容量,展現「以少勝多」、「以小見大」、「由微知顯」的藝術魅力。至於「使讀者在幾分鐘之內,接受一個故事,得到一份感動和啟示」,強調極短篇的基本面是故事,在「極短」時間內,如靈光乍現般撞擊讀者不設防的心靈,呼喚讀者主動參與,接受「瞬間」精神洗禮,獲得啟迪式的感動;明確指出極短篇的美學效果,不但在篇幅之內,更延伸至篇幅之外,內蘊厚積,令人低迴不已。

  瘂弦這樣的定義,適足以和俄國里歐‧托爾斯泰對「小小說」的見解相互印證:

  要求在比較短小的篇幅中,用最經濟的手法,極其精練地、極其簡約地描繪出生活中最精采、最生動、最富表現力的一方面。
(5)

在在說明極短篇是言簡意賅的袖珍精品,極態盡妍,運用極小載體,呈現最大的藝術內涵,調動讀者無限的想像空間。雖屬輕量級的次文類,但「短而不小,輕而不薄」(6);以極精致、極精采的敘述,企圖攀登形小而質重的藝術領域。絕非望文生義的「極短少」、「極短淺」之流,更非筆墨遊戲的「極短命」的蜉蝣( a few )之作,而是「小而冷」、「小而省」、「小而美」的精湛演出;若自「微型小說」(大陸)觀之,則非「微不足道」、「微乎其微」的消費點心,而為「體貼入微」的靈魂按摩,別有「微言大義」的醍醐灌頂;言者有意,觀者洗心。


(4) 顏元叔主編,《西洋文學辭典》頁六九七(台北:正中),一九九一。

(5) 張進〈小小說的敘述結構〉所引。江曾培主編,《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大成》頁七八九(上海:上海文藝),一九九三。

(6) 苦苓,〈短而不小,輕而不薄〉。希代編輯群策劃,《當代極短篇十傑》(台北:希代),頁一六,一九九一。




第二節 「極短篇」的字數

  極短篇字數,一般限定多以一千五百字為宜。美國羅伯特‧奧佛法斯特( Robert Oberfirst )、艾文‧豪爾( Irving Howe )均主張「一千五百字為一般準則」(鄭樹森指出英文譯成中文,一般會增加字數百分之十至十五)(7)。大陸江曾培(《微型小說面面觀》一九九二)、劉海濤(《微型小說的理論與技巧》一九九零,《主體研究與文體批評》一九九三)等,均以此為準。至於台灣,亦從此說;聯合報「極短篇小說」、基督教論壇「小小說」(雅歌小說獎)徵文比賽,均限定「字數在一千五百字以內」。而中國微型小說學會與新加坡作家協會合辦的「春蘭‧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大賽」,更明文「嚴限一千二百字內」。

  歷來言及極短篇的上限,有主張「不超過二千字者」。如美國霍爾曼( C. Hugh Holman ),大陸江曾培、劉海濤、台灣馬森(8)等。主張「不超過二千五百字」者,有美國瑪仁‧愛爾渥德( Maren Elwood )、艾文‧豪爾( Irving Howe )(9)。主張「不超過三千字」者,有大陸于尚富、許廷鈞,台灣渡也(本名陳啟佑)(10)。其中渾括而言的,有彭歌(本名姚朋),主張:「甚至祇限於幾百字到二三千字的短篇,則又可以名之為『小小說』,則又可名之為『小小說』──其意若謂『很小的小說』,或者『小得不能再小的小說』」(《小小說寫作》頁二)。至於瘂弦則以為二、三千字是小小說的範疇(並非他心目中特別強調「短」的「極短篇」)(11)。由此以觀,中央日報「小小說」獎徵文,規定「字數以二千五百字至四千字為限」(「第七屆中央日報文學獎徵獎辦法」),顯然將「極短篇」與「小小說」再加區分。其實這些上限彈性的差異,完全取決於各家對「短篇小說」字數的認知。所謂二、三千字正是「極短篇」與「短篇」的接壤交界。

  然則極短篇下限,據美國瑪仁‧愛爾渥德( Maren Elwood )主張形式最簡潔的極短篇( Vignette )在六百字以內,也可短至五十字。英國布萊安‧阿迪斯( Brian Aldiss )創作「迷你故事」( Mini Saga ),認為可精緻到五十個字,用五十個字道盡內涵,包含更多的意蘊。而將英文譯為中文,約在百字左右,張至璋稱之為「百字小說」。其所寫的〈家〉、〈緣〉,即是一百個字整的極短篇(12)。另法國瑪涅安( Felix Eeneon, 1861-1944 )的詩體散文小說「三行體六個小故事」(13),字數限定在百字之內。而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三日,聯合報副刊刊登劉心武〈人生一瞬──一句話小說〉,計十二則;最多八十二字(第八則),最少三十字(第十則)(14),全都在百字以下。降及一九九二年,大陸《小說界》第三期(上海文藝出版社)推出孫顒「百字小說十篇」,雖曰「百字」,不免有逸出百字之外(如〈幸福〉)。至於美國霍爾曼《文學手冊》(一九九二)第七版,則取消下限(只定義「通常不超過二千字」,原定義為「五百至二千字之間」)。可見極短篇的下限不必斤斤計較,畢竟字數的「極短」,只是「形式」而已。以古文為例,漢武帝〈武帝求茂才異等詔〉六十八字,唐代劉禹錫〈陋室銘〉八十一字,亦均在百字以內。可見真正好的極短篇,完全視內涵的意蘊指向而定。所謂「文章壓縮到極短,看重的是人生投影」(15),不必嚴格限定。


(7) 鄭樹森,〈極短篇的文類考察〉。鄭樹森編譯,《當代世界極短篇》(台北:爾雅),一九九三。另見鄭樹森,《從現代到當代》(台北:三民),一九九四。

(8) 馬森,〈出人意表的驚奇〉,中央日報副刊,一九九六年三月十二日。

(9) 丁樹南,〈極短篇與小小說──兼析「雨夜」〉。聯合報副刊六十六年四月二日。艾文‧豪爾的說法參注(8)。

(10) 渡也,〈極短篇風雲〉。瘂弦主編,《眾神的花園》(台北:聯經),一九九七。

(11) 聯副座談會,〈須彌芥子〉,聯合報副刊,一九八零年九月十六日。

(12) 張至璋,〈百字小說‧迷你故事〉。張至璋,《跨越黃金年代》(台北:九歌),一九九三。

(13) 楊耐冬,〈賈柯與馮涅安的「小小說」〉,聯合報副刊,一九七八年五月九日。

(14) 八十二字為:
  8.
  來電話了,終於來了,是他,他請求她原諒,一秒,兩秒、三秒、四秒,她心裡一萬個原諒,嘴裡卻一萬斤沉重,她終於甚麼也沒說,掛上了電話,從此他們再沒見過面,再沒通過電話,卻再也卸不去彼此的懸想。
  三十字為:
  10.
  從合影中剪下那人的影像後,楞了半晌,才發現撕碎的竟是自己那一半!

(15) 陳義芝主編,《新極短篇──全民寫作》序(台北:聯經),一九九五。




◎原載於《極短篇的理論與創作》(一九九九年,爾雅出版)。
◎本文經作者同意後張貼,著作權屬於原作者。若需轉載使用,請先徵求原作者同意。

  一、

  所有張春榮老師的文章,無論是創作或評論,都是我看著書key字下來的。最近花了很多時間寄信回信和打字,很可能會忙中有錯。如果各位發現錯別字,請不吝提醒。


  二、

  這篇文章所屬的書,在1999年出版,當然,文章必是在之前就寫完的。

  今年是2010年,這之中經過了相當多年,現況已有些不同。我最近很累,尚無法完全考察全部。會在考察一段落就來向各位報告。各位若有台灣極短篇發展的最近消息,也歡迎在此主題之後直接回覆補充。


  三、

  我待會兒要到遠方的圖書館查資料了(車程約一小時)。

  希望大家最近也幫忙留意一下和極短篇有關的書籍和網路資料。
謝謝。


  聯合報叢書《極短篇 第一集》,出版者是「聯合報社」,總經銷是「聯經出版事業公司」(簡稱聯經)。民國六十八年三月初版,七十二年十二月已經十五刷。當時,這本書(204頁)的定價是新台幣六十元。

  真是滄海桑田哪!一方面是當年的極短篇竟然可以紅成這樣,另一方面是通貨膨漲的威力說有多大就有多大。現在,買書的人少了,成本算一算,出版業的美好時光不知已經過去多久了。然後我想到我媽習慣在她買的書上,在版權頁那裡寫下「雞蛋一斤X元,饅頭一顆y元」。

  離題了,回來。

  張春榮老師文章提到聯合報出了四冊極短篇選集。這種說法不完全,聯合報系推行極短篇持續很久,即使是出版這一塊,都沒這麼快斷頭。在聯合報社出版四本之後,聯經接手去做,至少出了十本(這是圖書館翻到的),前四本就是聯合報社的改版重出,書的版面高了些,內容和封面圖片則完全沒變。遺憾的是,聯經出版極短篇選集到後來,也有無力之感,現在好像也沒再做了。這系列書是報上選集,但有兩筆例外,一本是個人作(張春榮個人集),另一本是個人譯作(柏谷翻譯日本川端康成)。較特別的是,合集當中,只有一本有列編者個人(蘇偉貞)姓名,其餘都是以報紙編輯部的名義選的。(可此位作家曾擔任聯副主編。)

  重點來了。

  聯合報不是有幾次文學獎辦理極短篇組嗎?但我一開始為什麼查不到得獎作品資料?以前兩大報文學獎,不是很喜歡出得獎專輯嗎?怎麼找不到?

  結果揭曉!極短篇得獎作品,附在短篇小說獎作品集裡。

  我這裡找到(有極短篇)最早的是《聯合報六八年度短篇小說獎作品集》(六六、六七是沒有的),最晚的是《聯合報七十一年度短篇小說獎作品集》,到《聯合報七十二年度短篇小說獎作品集》時,已經沒有極短篇獎了。每本有極短篇獎的,排版方式,都是極短篇得獎作品輯放在短篇小說得獎作品輯之後。已經沒有極短篇獎的《聯合報七十二年度短篇小說獎作品集》,封面上寫著「含附設散文獎作品」。這很耐人尋味,這代表「極短篇」和「短篇小說」的關聯嗎?還是之前是編者散漫,忘了在書的封面上加註「含極短篇得獎作品輯」呢?這我不清楚,恐怕要問當年編這些書的編輯了。

  另外,《聯合報六八年度短篇小說獎作品集》的極短篇獎,有附上徵文報告,提到徵文總數高達「一千八百三十二篇」,但不合規定的稿件竟高達「五百四十二篇」,換句話說,只有「一千二百九十篇」合格稿件參加初選。不合徵文簡章規定的,有的是字數超過,有的是逾時投寄,但是大部分是「文體不符」。這個「文體不符」(《聯合報六八年度短篇小說獎作品集》p.372)是:

  也許是有些人對極短篇的性質不明白,有的寫了詩,有的寫了歌詞、散文和論文,更多的是只寫了一則讀者文摘式的幽默笑話,缺乏小說的內涵。

  這個問題,相當多年後,亦發生在不少學校的校內文學獎。我是民國七十年年尾出生的,在我高中時代,在編輯社看到的極短篇稿件,也有一些有文類問題──但為公平起見,我們學生不敢動,把稿件全打散匿名後,交由初審老師過濾,所以校外來的決審評審,大致是不會看到文類太奇怪的東西。

  校刊是上學期校內徵文,下學期舉辦文學獎。校內徵文不像跨校文學獎(中一中中女中聯合文學獎)那麼吸引人,稿量少,要是又在文類定義上要求,極短篇文類會因此時而面臨缺稿危機。在我唸大學時,編輯社學妹寫信來求助,跟我說,上學期時她們拿到太多極短篇稿件的文類都搞錯了,但她們不知道該如何解釋,眼看下學期就要文學獎,再不處理,大輸一中會很沒面子。因此,她們請我寫一篇介紹何謂極短篇的文章,要放在上學期的校刊上(當成文學獎徵文啟事的附註事項)。我說我短時間生不出這樣的東西,我只能解釋:

  「『極短篇』就是『極短篇小說』的簡稱,有兩個要件。第一,它是小說。第二,它字數極少、語言精練。」

  學妹說這樣太抽象,我就把我在淡江大學某次演講(主題就是介紹極短篇)講義交給她們,要她們自己處理。老實說,除了定義之外,我沒辦法用一、二千字就講清楚什麼叫做極短篇,張春榮老師的極短篇理論經典《極短篇的理論與創作》,已經算是箇中翹楚,可他用了這麼多字,就算是講清了極短篇全貌嗎?大概也還沒辦法。所以我也辦不到,更何況我所學尚淺,剛在摸索。我跟學妹建議,要她們把舊校刊全翻出來,看完每本校刊中的極短篇創作,就會開始有個概略雛型了,想當年我也是這樣開始的。

  已經有會員在信中和我討論極短篇的定義問題,我想,有很大的空間是可以討論的。「小說」;「字數極少、語言精練」。這兩項是定義的必要條件,難以更動。但是,什麼是小說?怎麼樣的字數算極少?怎麼樣判別作品的語言精練?這空間太大了!

  尤其是「什麼是小說」,問題最多:小說等於故事嗎?小說一定是情節重於情境嗎?小說有什麼具體的固定格式嗎?小說和散文的區別在哪裡?小說和敘事詩的區別在哪裡?小說......

  總而言之,這些都歡迎大家提出討論。只不過,為了審核方便,請各位幫忙閱讀申請作品或推薦作家時,注意一下作品字數:「盡量控制在一千八百字以內(含標點和段首空兩格),若作品字數略多但判斷其仍屬精練,可多給兩百字以下的彈性空間。超過兩千字,就真的很抱歉,嚴格拒絕。已入會之會員,在創作或發表上,要挑戰字數問題,我沒意見;但入會的兩篇創作,請嚴審字數,不要鬆懈。





  我還在圖書館。
  接下來,要開始下一段key字工作。
  先弄個雛形,我再宣佈協會建立極短篇資料庫的計畫。
  (有誰能幫忙打字的,請向我報名幫忙!感恩!)
  希望今天的進度一切順利,
  最好晚上還有時間讓我處理申請法人的事。

  小朋友出國,連續放假一個多星期,
  預計明晚恢復上課。
  (因此,處理協會事情速度又會稍微慢一些了。)
  最近從早到晚幾乎都是在做協會的事,
  明天又要開始切割早晚生活了,
  忽又有點不習慣。

  但能趕快回去上課最好,
  不然錢不知道要從哪來哩!
古嘉 寫:
  我還在圖書館。
  接下來,要開始下一段key字工作。
  先弄個雛形,我再宣佈協會建立極短篇資料庫的計畫。
  (有誰能幫忙打字的,請向我報名幫忙!感恩!)
  希望今天的進度一切順利,
  最好晚上還有時間讓我處理申請法人的事。

  小朋友出國,連續放假一個多星期,
  預計明晚恢復上課。
  (因此,處理協會事情速度又會稍微慢一些了。)
  最近從早到晚幾乎都是在做協會的事,
  明天又要開始切割早晚生活了,
  忽又有點不習慣。

  但能趕快回去上課最好,
  不然錢不知道要從哪來哩!

辛苦會長了~~~
如果打字的任務沒人認領的話
再跟我說
我再找時間上去幫妳
加油啊!古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