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的上半年,是我彩霞般绚丽的初中生活的最后半年;93年的下半年,是我如白水一般平淡的高中生活的头一个半年。转变风格之大,让我很不适应。这一年,因为头年春天的讲话,改革加速了,很多新鲜玩意进入我们平民老百姓的生活,有些是美好的回忆,有些是迷失的彷徨。这一年,还是江三代登基之年,从他开始,中国的政局运行出现了巨大的转变,台前幕后人物在中国政坛上所占的比重彻底翻转,台前的越来越强壮有力,台后的越来越虚弱疲乏,老人政治就要结束了。
绚丽的初中生活只剩下了最后半年,就是最调皮的学生也开始埋头苦学,因为半年之后就是人生的第一次跨越 --中考。那时候,最好的10%的学生能考取初中中专,其次好的30%的学生能考取高中,剩下的60%的学生要么选择换个学校复读一年,要么选择就业,一个只有初中毕业水平的孩子就业是很艰难的,所以,大家的目标就只有那40%的名额。我是坚定的报考高中的,这让我的班主任很不爽,他曾经不止一次的让我考虑考虑报考中专,甚至还要求跟我父母面谈。他说上了中专仍然有很大的机会考大学,相比高中,初中中专的风险要小的多。但是我的另外两个老师,我最喜欢的语文老师和非常喜欢我的生物老师同时也是我小姑同学的弟弟,则劝我考高中,上正儿八经的大学,他们说,上大学是人生巨大的转变,不上是要后悔的。后来的结果证明,语文老师和生物老师是对的,而班主任纯粹是忽悠,据说每考上一个中专的学生,他是有奖金的。其实他也是大学毕业,难道会不知道大学跟中专哪个更好?这点让我很耿耿。
班主任其实也是很器重我的,不止是在学习中。每年的春节,我记得他都要我传话给我妈,帮他买几条香烟送人。那时的老师,师德还没败坏到现在某些人渣老师的地步,至少每次我把香烟拿来班主任都是付钱的。之所以要我妈帮忙,是因为那个时候每到春节,香烟就成了紧俏商品,需要凭证购买,凭证叫做烟票,而那个时候这样的烟票还是很难搞到的,除了烟草公司的员工。我记得每到春节,我妈的烟草公司同时也是烟草专卖局都要印制大量的烟票,在社会上分发,另外每个员工也会获得若干这样的烟票。到了最接近春节的几天,会有无数的人蜂拥到烟草公司买烟,这时候烟草公司就变得戒备森严。购买香烟的人只能在大铁门门口排队,交出烟票和钱,拿走想要的香烟,二者缺一不可。需要烟票的多数都是高档香烟,专门用来过节送礼用的,低档香烟随便买是不用烟票的。当时的烟票紧张到什么程度,有个小事可以说明。每年,都要有至少两个人监督,销毁所有收回的烟票。有一年烟票销毁后,装烟票的纸箱照例当废品给了传达的老大爷,结果没想到,纸箱的缝隙里残留了不少烟票,于是那一年,老大爷的传达小屋成了热闹的地方,经常有人领一瓶小酒,去换几张烟票,老大爷那年因此高兴的多喝了不少酒。
那时候,烟草公司是个很让人羡慕的地方,因为他们吸烟几乎是免费的,这是因为他们可以买到一种非常便宜的白皮香烟,外包装都是白色的没有任何图案,通常都是正常的包装纸反过来包装,之所以这样包装是因为这些都是些残次品,不能公开销售。但是,其实很多这样的残次品比正品味道还要好,所谓残次品只是一种借口,其实是变相的内部福利。不过也很奇怪,烟草公司的员工吸烟的并不多,不知道是为什么。
初中的最后阶段,我们学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刚上初中的时候,校长提出我们要建设公园式的学校,那时我们县连公园都没有,别说公园式的学校了。不过让人想不到的是,不到两年,这个梦想就实现了。我们学校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真的变成了花园。不光是新增了一座教学楼一座试验楼,而且还修了一个不小的花园,里面长廊绿蔓,花前月下,很适合小恋人牵手散步。另外还有一个小池塘,池塘里养满了鲤鱼,鲤鱼多到你把拖把放下去,它们都会争先恐后的啃,那时候,我是经常偷懒在那里涮拖把的。食堂的大师傅看见了,就要一通猛吼,鲤鱼是他的杰作,来了客人,他就会去里面抓一只做菜。原来起伏不平的荒草地,变成了一个400 米跑道的标准操场。而如此多快好省的建好花园校园的诀窍,在与新校长创造性的利用了学校的所有资源。
学校最大的资源,一个是老师一个就是学生。于是所有的学生和老师都被动员起来参加建设,学生们每周一次的劳动课变成了平整土地课,无数个坑坑洼洼就是在我们的手中越来越平整的,最夸张的一次,是全校学生停课两天,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土地平整,农村的学生带来了地排车和锄头铁锹,每个班的任务是平整3方土地,3方看起来不多但是用人力工程量是不小的,两天之后整个学校的土地初见雏形。我们的最后一个暑假,开学推迟了好几次,这是很不正常的,因为一般的学校为了应对中考都要提前开学。而推迟的原因,则是学校建设正酣,所有的老师都投入了建设。我在电视上我们县的新闻中,看到了光着膀子汗如雨下的校长和班主任正在铺设操场跑道。有好几次我们去未开学的校园玩耍的时候,被老师抓住当了一天苦力。
校长和老师们如此卖力是有动力的,跟教学楼一起完工的还有一栋教师宿舍楼,我们班主任就在开学后不久领到新房娶了心爱的隔壁语文老师。不过学生家长对总是推迟开学是很有意见的,他们送学生来是考学的可不是当苦力的,我们对这个倒是无所谓,其实劳动相比学习要有趣的多。为了平息家长的怨言,新校长又创造了新举措,初三的学生取消周末休息,延长早晚自习,每四周才能休息一天,这对我们来说就是噩耗了。就在这一年,我近视的越来越严重,于是在一个四周才有一次的周末,我跟爸妈一起去省城,配了我的第一付眼睛。我还记得那天,因为没去吃我爸最喜欢的省城名吃“把子肉”,我爸还发了一点小脾气,最后,买了一本关于中苏珍宝岛对抗的书,我爸才喜笑颜开。
我们的新校长,其实是很有能力的,他曾经跟我们说过一句我记忆一生的话,“一个学生,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我们宁要次品不要危险品”。教育的真谛总结的如此简练,让我终生受益。这种总结,在当时甚至现在仍然存在的那种成绩至上的教育观中,是很让人耳目一新的。从此,我的目标就是,宁要次品不要危险品,将来我的宝宝也是。
最后的半年,大家都是很用功的,我也是。所以我的成绩上升很快,最后一次摸底考试,我已经上升到了全级第四名。在这最后半年,我跟我最好的朋友田约好了,半年后去一中还当最好的朋友,要去一中结识更多的美女。我是一门心思考高中的,而且我的把握很大,田是想考中专的,但是把握很小,他自小无母父亲又是少了一只胳膊的残疾人,很希望帮家里减轻负担,我那时候经常带些好吃的跟他分享。他考高中还是比较有希望的,他这么俊俏,去了一中也一定是美女环绕。可惜田并没有去一中,临考试前他家出了一点很不好的变故,他爸把他领回去就没参加中考,我知道这不是他的责任,更多的责任在他爸。日后他如愿娶了个漂亮媳妇,现在一二一女幸福的很,也许比上了高中更幸福。
中考是没什么特殊的,反正我压力不大,不过我还是在自己的闹钟背面的包装纸上自制了考试倒计时牌,这个倒计时牌在高考之前再次被启用。这个机械闹钟是我最后一次的儿童节礼物,我妈公司送给我的,那时候我妈公司每个12岁之前的儿童都有这样一个礼物。不过这个礼物直到我上大学包装纸才被打开,因为透明的包装纸并不影响使用,保留包装纸还能让它永远如新,这是那时候很多中国人的习惯。包装纸之所以打开,是因为我大学的好兄弟,来自东北大城市的岩,笑话我老土,用了6年的闹钟竟然还没打开包装。
中考之前,还有一次资格考试,低于资格线的将不被建议参加中考,资格考试完了之后,80%的美女都落选了,她们集中在一起痛哭了一场,可见胸大无脑的说法不是没有缘由的。中考之前的体检,成为了我们谈论的焦点,因为那次体检,凡是报考中专的都要接受裸体检查,有几个男生就在那里添油加醋的介绍,男生裸体如何检查,女生裸体如何检查,就跟他全都看见了一样,周围围满了好奇的青春期的少年。
这一年,还有很多新鲜玩意进入了我的生活,我家买了第一台彩电,是“日电”牌的,还是个进口货,我记得当时的价格是2500元,我爸接近一年的工资。我们家属院通上了有线电视,能收看足有20多个没有雪花干扰的清晰节目,而且还有现在不能收看的香港Star卫视,里面到处都是香港回归前的故事,似乎富人都要离开香港,穷人都在欢呼雀跃。那时候,有线电视是非常高级的,只有很少数的家庭可以收看,这都是得益我妈那个富的流油的单位烟草公司。从Star卫视,我第一次看了《机器猫》,不过里边的主角名字叫做“大熊”,而若干年后CCTV版的那个坏胖子才叫“大熊”,搞得我有点糊涂;另外我发现香港的电视台广告好多,每15分钟就得插播一回广告,若干年后这种劣习也传染到了大陆电视台;还有那时候我觉得香港动画片好多,而且从下午5点就开始播放,而我们5点的时候还在上下午第四节课,难道香港的孩子放学这么早?
另外得益于我妈的好单位的,还有集中供暖,凛冽寒冬家里温度也有十七八度,来我家的客人都会啧啧称奇,然后多数人都会因为穿的太多而出汗感冒。那个时候,很多人去别人家做客,是不能脱外套的,因为也许漂亮的外套底下是磨出洞的毛衣,有的农村人甚至还带假领子:衣服不能常洗常换,那就只换领子,反正在外面看起来效果是一样的。
那个时候最流行的动画片是《圣斗士》,但是只有周末我们早放学的时候才能看到,那时我就很期望能看到冥王篇的大结局,据我们院小孩说,冥王篇里所有黄金圣斗士全体出动,使出了真正的本事,最后悲壮牺牲,一想到这样的结局我就热血沸腾。但是直到10年后,我已经开始读博士,冥王篇才陆续制作完成,我仍旧热血沸腾的一集接一集的看完。
绚丽的初中生活只剩下了最后半年,就是最调皮的学生也开始埋头苦学,因为半年之后就是人生的第一次跨越 --中考。那时候,最好的10%的学生能考取初中中专,其次好的30%的学生能考取高中,剩下的60%的学生要么选择换个学校复读一年,要么选择就业,一个只有初中毕业水平的孩子就业是很艰难的,所以,大家的目标就只有那40%的名额。我是坚定的报考高中的,这让我的班主任很不爽,他曾经不止一次的让我考虑考虑报考中专,甚至还要求跟我父母面谈。他说上了中专仍然有很大的机会考大学,相比高中,初中中专的风险要小的多。但是我的另外两个老师,我最喜欢的语文老师和非常喜欢我的生物老师同时也是我小姑同学的弟弟,则劝我考高中,上正儿八经的大学,他们说,上大学是人生巨大的转变,不上是要后悔的。后来的结果证明,语文老师和生物老师是对的,而班主任纯粹是忽悠,据说每考上一个中专的学生,他是有奖金的。其实他也是大学毕业,难道会不知道大学跟中专哪个更好?这点让我很耿耿。
班主任其实也是很器重我的,不止是在学习中。每年的春节,我记得他都要我传话给我妈,帮他买几条香烟送人。那时的老师,师德还没败坏到现在某些人渣老师的地步,至少每次我把香烟拿来班主任都是付钱的。之所以要我妈帮忙,是因为那个时候每到春节,香烟就成了紧俏商品,需要凭证购买,凭证叫做烟票,而那个时候这样的烟票还是很难搞到的,除了烟草公司的员工。我记得每到春节,我妈的烟草公司同时也是烟草专卖局都要印制大量的烟票,在社会上分发,另外每个员工也会获得若干这样的烟票。到了最接近春节的几天,会有无数的人蜂拥到烟草公司买烟,这时候烟草公司就变得戒备森严。购买香烟的人只能在大铁门门口排队,交出烟票和钱,拿走想要的香烟,二者缺一不可。需要烟票的多数都是高档香烟,专门用来过节送礼用的,低档香烟随便买是不用烟票的。当时的烟票紧张到什么程度,有个小事可以说明。每年,都要有至少两个人监督,销毁所有收回的烟票。有一年烟票销毁后,装烟票的纸箱照例当废品给了传达的老大爷,结果没想到,纸箱的缝隙里残留了不少烟票,于是那一年,老大爷的传达小屋成了热闹的地方,经常有人领一瓶小酒,去换几张烟票,老大爷那年因此高兴的多喝了不少酒。
那时候,烟草公司是个很让人羡慕的地方,因为他们吸烟几乎是免费的,这是因为他们可以买到一种非常便宜的白皮香烟,外包装都是白色的没有任何图案,通常都是正常的包装纸反过来包装,之所以这样包装是因为这些都是些残次品,不能公开销售。但是,其实很多这样的残次品比正品味道还要好,所谓残次品只是一种借口,其实是变相的内部福利。不过也很奇怪,烟草公司的员工吸烟的并不多,不知道是为什么。
初中的最后阶段,我们学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刚上初中的时候,校长提出我们要建设公园式的学校,那时我们县连公园都没有,别说公园式的学校了。不过让人想不到的是,不到两年,这个梦想就实现了。我们学校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真的变成了花园。不光是新增了一座教学楼一座试验楼,而且还修了一个不小的花园,里面长廊绿蔓,花前月下,很适合小恋人牵手散步。另外还有一个小池塘,池塘里养满了鲤鱼,鲤鱼多到你把拖把放下去,它们都会争先恐后的啃,那时候,我是经常偷懒在那里涮拖把的。食堂的大师傅看见了,就要一通猛吼,鲤鱼是他的杰作,来了客人,他就会去里面抓一只做菜。原来起伏不平的荒草地,变成了一个400 米跑道的标准操场。而如此多快好省的建好花园校园的诀窍,在与新校长创造性的利用了学校的所有资源。
学校最大的资源,一个是老师一个就是学生。于是所有的学生和老师都被动员起来参加建设,学生们每周一次的劳动课变成了平整土地课,无数个坑坑洼洼就是在我们的手中越来越平整的,最夸张的一次,是全校学生停课两天,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土地平整,农村的学生带来了地排车和锄头铁锹,每个班的任务是平整3方土地,3方看起来不多但是用人力工程量是不小的,两天之后整个学校的土地初见雏形。我们的最后一个暑假,开学推迟了好几次,这是很不正常的,因为一般的学校为了应对中考都要提前开学。而推迟的原因,则是学校建设正酣,所有的老师都投入了建设。我在电视上我们县的新闻中,看到了光着膀子汗如雨下的校长和班主任正在铺设操场跑道。有好几次我们去未开学的校园玩耍的时候,被老师抓住当了一天苦力。
校长和老师们如此卖力是有动力的,跟教学楼一起完工的还有一栋教师宿舍楼,我们班主任就在开学后不久领到新房娶了心爱的隔壁语文老师。不过学生家长对总是推迟开学是很有意见的,他们送学生来是考学的可不是当苦力的,我们对这个倒是无所谓,其实劳动相比学习要有趣的多。为了平息家长的怨言,新校长又创造了新举措,初三的学生取消周末休息,延长早晚自习,每四周才能休息一天,这对我们来说就是噩耗了。就在这一年,我近视的越来越严重,于是在一个四周才有一次的周末,我跟爸妈一起去省城,配了我的第一付眼睛。我还记得那天,因为没去吃我爸最喜欢的省城名吃“把子肉”,我爸还发了一点小脾气,最后,买了一本关于中苏珍宝岛对抗的书,我爸才喜笑颜开。
我们的新校长,其实是很有能力的,他曾经跟我们说过一句我记忆一生的话,“一个学生,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我们宁要次品不要危险品”。教育的真谛总结的如此简练,让我终生受益。这种总结,在当时甚至现在仍然存在的那种成绩至上的教育观中,是很让人耳目一新的。从此,我的目标就是,宁要次品不要危险品,将来我的宝宝也是。
最后的半年,大家都是很用功的,我也是。所以我的成绩上升很快,最后一次摸底考试,我已经上升到了全级第四名。在这最后半年,我跟我最好的朋友田约好了,半年后去一中还当最好的朋友,要去一中结识更多的美女。我是一门心思考高中的,而且我的把握很大,田是想考中专的,但是把握很小,他自小无母父亲又是少了一只胳膊的残疾人,很希望帮家里减轻负担,我那时候经常带些好吃的跟他分享。他考高中还是比较有希望的,他这么俊俏,去了一中也一定是美女环绕。可惜田并没有去一中,临考试前他家出了一点很不好的变故,他爸把他领回去就没参加中考,我知道这不是他的责任,更多的责任在他爸。日后他如愿娶了个漂亮媳妇,现在一二一女幸福的很,也许比上了高中更幸福。
中考是没什么特殊的,反正我压力不大,不过我还是在自己的闹钟背面的包装纸上自制了考试倒计时牌,这个倒计时牌在高考之前再次被启用。这个机械闹钟是我最后一次的儿童节礼物,我妈公司送给我的,那时候我妈公司每个12岁之前的儿童都有这样一个礼物。不过这个礼物直到我上大学包装纸才被打开,因为透明的包装纸并不影响使用,保留包装纸还能让它永远如新,这是那时候很多中国人的习惯。包装纸之所以打开,是因为我大学的好兄弟,来自东北大城市的岩,笑话我老土,用了6年的闹钟竟然还没打开包装。
中考之前,还有一次资格考试,低于资格线的将不被建议参加中考,资格考试完了之后,80%的美女都落选了,她们集中在一起痛哭了一场,可见胸大无脑的说法不是没有缘由的。中考之前的体检,成为了我们谈论的焦点,因为那次体检,凡是报考中专的都要接受裸体检查,有几个男生就在那里添油加醋的介绍,男生裸体如何检查,女生裸体如何检查,就跟他全都看见了一样,周围围满了好奇的青春期的少年。
这一年,还有很多新鲜玩意进入了我的生活,我家买了第一台彩电,是“日电”牌的,还是个进口货,我记得当时的价格是2500元,我爸接近一年的工资。我们家属院通上了有线电视,能收看足有20多个没有雪花干扰的清晰节目,而且还有现在不能收看的香港Star卫视,里面到处都是香港回归前的故事,似乎富人都要离开香港,穷人都在欢呼雀跃。那时候,有线电视是非常高级的,只有很少数的家庭可以收看,这都是得益我妈那个富的流油的单位烟草公司。从Star卫视,我第一次看了《机器猫》,不过里边的主角名字叫做“大熊”,而若干年后CCTV版的那个坏胖子才叫“大熊”,搞得我有点糊涂;另外我发现香港的电视台广告好多,每15分钟就得插播一回广告,若干年后这种劣习也传染到了大陆电视台;还有那时候我觉得香港动画片好多,而且从下午5点就开始播放,而我们5点的时候还在上下午第四节课,难道香港的孩子放学这么早?
另外得益于我妈的好单位的,还有集中供暖,凛冽寒冬家里温度也有十七八度,来我家的客人都会啧啧称奇,然后多数人都会因为穿的太多而出汗感冒。那个时候,很多人去别人家做客,是不能脱外套的,因为也许漂亮的外套底下是磨出洞的毛衣,有的农村人甚至还带假领子:衣服不能常洗常换,那就只换领子,反正在外面看起来效果是一样的。
那个时候最流行的动画片是《圣斗士》,但是只有周末我们早放学的时候才能看到,那时我就很期望能看到冥王篇的大结局,据我们院小孩说,冥王篇里所有黄金圣斗士全体出动,使出了真正的本事,最后悲壮牺牲,一想到这样的结局我就热血沸腾。但是直到10年后,我已经开始读博士,冥王篇才陆续制作完成,我仍旧热血沸腾的一集接一集的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