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逆旅第一卷第九十二章 黑心糧商從良傳奇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連載小說每日請勿超過三章節

版主: 跳舞鯨魚ocohSianlight星心亞Azure

第一卷第九十二章 黑心糧商從良傳奇

現在大宋的糧商根本就是一群無良奸商,更糟糕的是,還是一群會搞聯合壟斷一起漲價的奸商。大宋的商業發達,早就有許多同業組織,現在泉州的糧食生意就有類似的行會。目前控制泉州糧行行會的是呂惠卿的家族,仗著有呂惠卿這個參知政事(副宰相)當靠山,呂家逼迫其他的糧行必須配合他們一起漲價;對那些不肯配合的糧行,呂家就發動同業抵制。

現在的泉州糧商就像個黑幫,老大呂家容不得有人不聽話。而謝屏森三人之所以想大量進口稻米,就是希望能平抑米價。這麼一來,他們與以呂家為首的泉州糧商必然會起衝突。所以不要說現在黃永會反對,事實上謝屏森三人剛開始提出他們的想法時,黃植黃清首先就不贊成。

然而,謝屏森三人終究不是宋人,所以他們雖然重視宗族利益,卻更關懷小市民的利益。依照尚美雪的說法,奢侈品不管賣多貴多不合理都沒關係,但民生物價卻必須低廉穩定。而謝屏森因在台灣生活的經驗,使他一直對抬高民生物價的黑心商人深惡痛絕,黃族眾人在此事上的態度激起他的逆反心理,更是堅持要設立一家價錢公道的糧行。既然謝屏森執意要做此事,尚美雪李映雪自然配合。

謝屏森三人都是聰明人,明白若要做成此事還是得先評估是否能突破呂家的抵制。而當蒐集足夠的資訊後,他們不到半小時就弄清楚一件事:呂家其實是對他們無可奈何的。

呂家不是紙老虎,但大宋的情況使呂家無法用國家機器打擊商業競爭對手。要知大宋是個高度民間自治與保障人民財產權的朝代,鼓勵商業貿易是自趙匡胤時就確立的基本國策,經過百年發展,官府不能介入民間商業競爭已是社會共識。所以以拗相公王安石的霸道,他那想由官府主導平抑物價的《均輸法》都會失敗。拗相公都奈何不了大宋的商人,遑論是呂惠卿,所以呂家是無法也無能動用國家力量打擊不配合的糧行。

呂家控制泉州糧商的手段,從來就不是後世常見的官商勾結套路;呂家的手段主要是利用各糧商背後的宗族彼此間交織的人際關係,對不聽話的糧商施以人情壓力,同時輔之以各種商業競爭手段,逼迫所有糧行進行聯合漲價。

當初謝屏森三人弄清楚呂家一貫的手段後,大吃一驚的李映雪還感慨說:「我還以為呂家會用政府力量打擊對手,沒想到他們這麼善良……」

「善良的奸商」這種讓現代人抓狂的詞彙,卻正顯示出大宋社會與這時代華夏文明的精神。真實的北宋社會,可不是明人在《水滸傳》中所描寫的末法時代,而是個宗族社會與人情社會。大家背後都有宗族親友,凡事都得考慮到宗族,都得顧慮到宗族間交織重疊的人際關係。於是,在這個社會中,連政治都爭時都不會把政敵往死裡整。只有像司馬光那種道德自戀狂,才會幹出整死政敵蔡確的事。而正因這是個宗族社會與人情社會,而泉州的糧商又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鄉親,呂家只要發動幾個家裡有糧行的家族,往往就能讓原本不願意配合呂家的糧商讓步。

在多數情形下,這種人情手段是很有效的。像黃植家本來也有一家小糧行,老人家是不屑於靠哄抬米價來賺錢的,晉江黃族和呂家又沒什麼共同利益關係,所以也不情願配合呂家。後來發生了黃苙打傷呂家衙內的事,黃清黃波請黃植出面協調,黃植又請蔡碩出面勸說呂。當時呂家提出的條件,就有蔡碩必須讓黃植家的糧行配合呂家哄抬米價。最後,黃植為了讓呂家放過黃苙,也為了讓蔡碩不為難,一咬牙乾脆將糧行關了。

然而,呂家的人情手段碰到了謝屏森三人卻是不會有用的。這倒不是說謝屏森三人不講人情,而是因為他們深些家族間的人情之所以能真正有用,還是因為家族間有共同的利益。所以黃植可以不賣呂家面子,卻不能不賣蔡碩面子。謝屏森三人很清楚,一旦那些開糧行的家族發現,他們從與雪園的各種合作關係中所得到的利益,遠高於他們從糧食買賣中得到的利潤,那他們絕不會出面幫呂家向雪園施壓。

如此一來,呂家想要阻止謝屏森三人平抑糧價的行動,就只能用商業手段。只是,現在謝屏森三人手中有驚人的流動資金,又都見多了現代商業社會各種千奇百怪的手段,呂家若想在這方面分高下,不被謝屏森他們整死就算不錯了。

正因為謝屏森覺得有恃無恐,所以今日黃永定要謝屏森他們放棄開糧行的計畫時,謝屏森根本就沒有讓步的打算。卻不道黃泳竟是不死心,在這時刻還來糾纏。所以謝屏森暗嘆一口氣後說:「子恆兄,對這從海外購米回泉州一事,我三人心意已決。坦白說,我等並不在乎這門生意能賺多少錢,但連年大旱加上花期錯亂,這批米能有穩定人心的作用。而且……這些年來泉州糧商賺的暴利難道不夠多嗎,子恆兄又何必定要為他們說項?」

謝屏森說到最後,語氣已是濃濃的不耐煩。只是,雖然在場所有人都聽出謝屏森語氣中的不悅,但黃永卻似無感覺,但見他搖了搖頭說:「邊森,我可沒說汝從海外運米回泉州一事不對,只是雪園若開糧行販米,卻不免要讓我族為難……」

謝屏森三人聞言都是一愣,皆是心想:「咦,這傢伙話中有話呀……」糾纏了一下午,這還是黃永第一次正面肯定謝屏森他們進口稻米的行為,但他卻又說雪園不宜開設糧行販米,顯然他是另有小算盤。

謝屏森轉頭看尚美雪一眼,接著又望了一下李映雪,從她們的眼神中,知道她們與自己有同樣的想法:既然黃永另有想法,不妨聽聽他怎麼說。於是謝屏森又望向黃永,耐著性子說:「對於這賣米一事,想來子恆兄是另有高見了,還望不吝賜教。」

只見黃永笑了笑,轉即一臉嚴肅地說:「泉州糧價沸騰,無非是連年大旱稻米歉收所致。想來這數十萬石海外稻米進了泉州後,米價自會回穩。這從海外運米之舉,的是善舉。不過,清溪那邊與呂家的怨仇可不少,這泉州有誰不知邊森是清溪黃族族老,雪園若開了糧行賣米,呂家不免會想這是黃族對他們的報復。然而……」

黃永頓了一下,才又說:「如果雪園只運米,將這批米交由現有的糧行販賣,想來呂家也沒什麼好講的了。」

眾人聞言都是嘩然,都知道黃永自己開了家糧行,他這話分明就是要謝屏森將這批米交出由他販賣牟利。至於謝屏森三人想做的平抑糧價,嗯,黃永不是說了,這米價高漲是因稻米歉收,可不是糧商哄抬所致。所以只要你謝屏森運來的米夠多,米價自然下降。若屆時米價未降,那是你運來的米太少。至於用比市價低的價格售米一事,那是破壞市場機制,想都別想……

黃永算盤打的精,李映雪卻已是怒的想扁黃永一頓,不過卻是被尚美雪一把拉住。只聽尚美雪輕聲說:「這事讓我來處理,好嗎?」

李映雪點點頭,她向來是聽尚美雪的。而謝屏森更是尚美雪說什麼他都好,這次也不例外。

尚美雪似笑非笑地深深看了黃永一眼,又沉吟一會兒,這才說道:「族兄,此刻事急,族妹也不多言。這糧行是一定得開的,但族妹可以作主和族兄合夥,不過條件是糧行的股份分配、經營章程都得聽族妹的……」

尚美雪提出的股權分配模式,是糧行的股本為一百萬貫,黃若黃芙兩人合佔三成,雪園佔兩成,再將兩成五的股權平均分贈泉州黃族五宗做為族產,以上三部分的股金都由雪園承擔;最後的兩成五股份則開放給黃永等名下有糧行的人認股,可以手上糧行資產入股。

依此,黃族五宗平白得了大好處,但尚美雪要求她們必須答應兩件事:一是必須每年撥付一萬石米供開墾夷洲之用,為期十年;二是各宗都得對佃農進行三七五減租,因此而生的損失由雪園補償,但補償期限為二十年。

這家新糧行由黃永擔任總掌櫃(總經理),但條件是須依雪園提出的章程運作。這些章程主要是要建立一個現代化的商業經營與管理模式,更重要的是買賣米糧的價格。商美雪要求提高稻米收購價兩成,出售時定價須低於平均市價一成五,而黃族族人、雪園與黃族所有獨資或合資事業的雇工則享有低於平均市價三成的優惠價,惟優惠價購米每人每月最多限五升。

尚美雪說完後,大多數在場的黃族族人都甚是高興,先不說各宗平白得了一份族產,單那每個月的優惠購米就可為每個族人省下一筆開銷。但黃永等幾個自己有糧行的人卻是心頭糾結,既覺得這似乎是個光明正大賺更多錢的機會,卻又擔憂為此開罪呂家及其他的糧商。

謝屏森察言觀色,知道黃永等人心中的憂慮,立即補上一句:「昇龍府稻米價賤,加上運費、倉管與損耗,每升的成本也不會超過二十五文。」

眾人聞言都是倒抽一口冷氣,都在心裡計算這家糧行一年究竟能賺多少。這時憋了一肚子怒氣的李映雪卻又補上一刀:「哼,現在和雪園合夥做生意的家族有幾十個,這其中可不缺乏開糧行的……」

李映雪這話分明是威脅,可是她這話一出,黃永等人心中的天平就迅速傾斜。黃永心一狠立即點頭答應尚美雪,其他幾個本還在猶豫的人見狀也趕緊答應,那樣子就像生怕說晚了就沒錢賺似地。

多年以後,那時已被稱為閩地大善人的黃永說起此事,總是驕傲地聲稱若非他一力促成與主持,謝屏森絕不會頂著與呂家交惡的風險從海外運米,閩地百姓也就還會繼續為高米價所苦。

不過,顯然有人對黃永的自吹自擂不以為然。當時也在場目睹一切經過的李義成,就在他的《南山集》中記載了此事的真正經過。更慘的是,後世一個筆名叫夜盲吸血鬼的三流作家,根據李義成的記載寫了一名為《黑心糧商從良傳奇》的劇本,以這劇本改編的電影、電視劇及舞台劇都大賣,黃永也從此成為黑心商人的代名詞。
在北宋那混亂又華麗的時代
就算是一粒米的差錯
也可能掀起巨大風波
在那般背景下
主角究竟要如何跟隨歷史腳步
藉由開創新家園
而達到返家目的
令人期待後續

問好
跳舞鯨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