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

這日我與日本商友奥平君,兩人一起來到伊勢探訪朋友。奥平君說伊勢多文人,目前要去探訪的朋友,正是一位如日中天的文史作家。因為作家近來正投入海女活動歷史之寫作,他知道奥平君的親戚有人是海女,所以電話邀請奧平來伊勢,幫他穿針引線介紹認識。

湊巧我人在東京逗留,因此便邀我同行藉以增長見識。我覺的機會難得,當然二話不說就陪著他遠走伊勢,一起探望在地的海女之家。出發日奧平開車載我沿著山勢,直奔至東伊勢作家的家裏接他同行。那位作家身材高瘦無肉,眼鏡後之小小雙眼,不時的射出銳利的光芒。

簡單介紹認識之後,原車繼續前進,終於來到有名的「海女之家」。將車子寄放好,三人遂以步行至海灘邊的海女寮內,會見電話聯絡好受訪的海女們。她們共有七位,老中青皆有代表。我是外人不好参與其中,因此獨自一人散歩走向海灘。

距離海灘不遠處之海面上,瞧見多位海女正在潛水作業。海女群見到有外人在看她們,其中一位海女上岸問我何處來人?有何貴幹?於是我便將陪伴朋友來此,進行採訪海女之事和盤托出。不知是我說明不夠詳細?還是我的日語太彆腳?那海女帶著似懂非懂的神色離開。

回到海女群裏她不知說些啥麼?立刻引來一陣遙遠的指指點點,隨後她們紛紛潛海繼續其捕撈工作。約模一個多小時經過,作家的訪問尚未結束。奧平君的煙癮發作,所以,走出海女寮外抽煙過癮。此時海面作業的海女們上岸休息,鶯鶯燕語打打鬧鬧。

她們朝著另座海女寮走過去,奧平君叫住她們,並向她們買些海膽與螺貝類海產。另外還有一隻斤把重的水章魚,他也一併將它買下來。然後由海女幫助生火,便在海灘附近燒烤起來。

我們的燒烤進行著,兩三位海女在一旁協助我們,她們的年紀都不大,從她們口中獲得一些有關海女之養成,以及一些海女下海作業之禁忌。其中一位海女問我想不想下水試試運氣?

「下雨天打孩子,閒著總是閒著。」加上奧平君在一旁搧風點火,於是我便跟著海女進入寮內,更換整套的潛水服裝。我自恃曾經有過浮潛的經驗,貿然的隨著海女下海潛水。由於經驗不足驟然的深潛,肺腔受到海水擠壓差點透不過氣來。

旁伴之海女教我一些深潛要領,慢慢我才領悟一些基本的技巧。我在海中有如倒吃甘蔗,動作越來越熟練捕撈也開始有些收穫了。我幸運的抓到不少的海膽和螺貝,一隻倒楣的的小龍蝦也進入我的漁獲網袋內。

幾次進出海水慢慢習慣,但因作家之採訪已經完畢,所以只好戀戀不捨的離開海水。旁伴之海女跟著出水上岸,當她脫去潛水服裝之後,我才發現她是七五高齡的老海女。我與奧平君二人看個清楚,滿臉驚訝說不出話來。

接著幾位海女脫下潛水服裝,竟然全都是有年紀的歐巴桑。她們最年輕的是六十二歲,最高年紀則有一位八十歲的老海女。奧平君問她這樣下海不會辛苦嗎?海女們回答說:「在家閒著沒事幹,那才會腰酸背痛呢。」我們本待多問些問題,但是作家已頻頻呼喊要走人。

我們只好將話題打住,遂與那些海女揮別互道珍重。送回作家之後,我們原車返回東京。這段路程還不算短,所以,兩人有充裕時間回味剛才的場景。令人感覺不可思議的是那些高齡海女,她們的生活已經沒問題,難道她們得子女不擔心她的安全嗎?

其實這些海女各有故事,只是礙於傳統外人不敢多問。回東京車途之中,我們兩人一路上所談內容,幾乎全都是在海女問題上打轉。儘管今日疲勞得要命,我還是強打精神談論不休。車子已經進入東京,我們的話題依然還是不離海女呢。

翌年,1996年春天,我再度踏上日本商旅之路。我在京都的逗留期間,全程由京都客戶橫川君負責按內。按照往日的商旅習慣完工之後,他們都會問我想去哪裡走動?然而這回未待他們開口詢問,我已主動提出想去探訪奈良。

奈良市距離京都僅只42公里多之途程,一日來回十分方便。出發當日,我們還折路前去探望橫川君的父母。小坐十餘分鐘吁寒問暖之後再度上路,抵達奈良已是晌午時分。走進古鎮史跡斑駁,它的歷史比京都還要古老許多。此外,它還是鐮倉幕府時代之首都。

在這裡古蹟處處,無論是在歷史、文學、文化與藝術上、在在都曾留下豐盛輝煌之遺產。在這裡有宏偉之公殿宇寺院,雖然就過歷史長河之淘洗,以及多次戰火之錘鍊,依然留下許多古蹟供給後人憑弔。在橫川君耐心且有條理的介紹之下,對於奈良之歷史有了更深一層之認識。

我們走進奈良公園走逛之時,看見許多不畏人類接近的鹿仔。數目之多不勝計算,根據橫川君之說法,為數至少當在千頭之上。進入東大寺,當然是要參觀大佛像囉。這座大佛身高十六公尺多,全日本找不出一尊比它更大的佛像啦。

佛身木造成像刷以油漆,挺風沐雪屹立至今,其法相依然清新巍峨真不簡單。此尊佛像製作於八世紀中葉,算算至今已有千餘年之歷史。其他的古蹟建築物如「二月堂」、「三月堂」、「正倉院」與大鐘樓等等,古熱般然屹立迄今,端端透露出它們的年代久遠可考。

橫川君對於古蹟似乎興趣濃厚,但見他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引介,好像整部奈良歷史深烙在他的腦子裏一般。或許因為他父親是著名的大工巧匠,所以,他對建築物之建構如數家珍。他的介紹語氣很冬烘,可是內容相當豐富,一些懂得日文的外客也都靠過來旁聽。

我們到處仔細的走逛,橫川君見尾隨之聽眾越來越多,臉色透露出他的得意興奮。他說話聲音越來越高昂,我在一旁聽了有著刺耳之感覺。我們來到日本大神社之春日社,社內吊掛三千多只燈籠。裡裡外外都有燈籠,氣勢磅礡十分壯觀。

法隆寺是日式建築之代表作,寺裏的雕刻繪畫藝品收羅廣博。東西兩院擁有四十多座木建築物,古色古香歷史悠久,它們都屬國寶級之建築典範。橫川君鼓起如簧之舌,滔滔不絕的介紹景緻。那座獻給聖德太子的八角「木之堂」,更是值得仔細品味的古蹟建築。

至於唐招提寺,它建造於八世紀左右,雖然歷史長久,但是它的外觀一成不變毫無損傷。由中國佛教高僧鑑真大師鑄造之佛像盧舍那,法相尊嚴見之令人肅然起敬。逛完奈良名勝古蹟之後,距離京都祇園宴會時間緊迫,故爾未敢多做勾留便驅車返回京都矣。 [網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