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2)-

在我家中飼養的鷄鴨鵝之中,我最喜歡欄內的鵝隻。我之所以會喜歡鵝,都是那首鵝詩的引導:「鵝鵝鵝、曲頸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字行裏間無裝飾,純樸之中就讓我喜歡上了牠。

等到我上了初中之後,讀到王羲之寫字換鵝的故事,更讓我對鵝充滿了嚮往。至於我喜歡吃鵝肉之原因,那得從我高中時期之野炊說起。

舉行野炊那天正好是星期六,印象裡剛剛考完期末考。下星期一就要開始放暑假啦,導師說:「這學期大家都很乖,所以選定下午岀發,去野溪谷進行野外求生訓練。」耶!全班同學聽說野外求生訓練,個個臉上皆現興奮之色。

最後一堂課考地理,半小時不到大家都已缴完考卷。接著康樂股長吹哨子集合,嘟嘟哨音響遍校園,學弟學妹們,紛紛探頭出來看個究竟?老師點完名,隊伍排成兩列縱隊,朝著郊外的野溪谷岀發。

目的地是學校背後的景美溪,我們沿著溪谷找場地,最後選定了溝子口附近的谷地。因為這裡的腹地較廣,景色也不錯,附近還有幾戶農家,萬一有事容易取得奧援。不過缺點也有,但老師說,這樣反更可以增加訓練的內容。

我們這班男女一起共有42位同學,老師將我們分成六個小組,每小組搭配三個女生。今天主要訓練項目,擬定為野地求生之「野炊」。各小組帶開之後,立即四散在附近蒐找野炊材料。我們這組都是農家子弟,對於野炊經驗豐富,故對每項工作輕而易舉。倒是那三位女同學,手細腳嫩反而成為累贅。

她們養尊處優,不食人間煙火。淘洗白米功夫不行,生火不會,要她們煮飯更難。我們好不容易抓到一些魚蝦,還有採摘不少野菜。叫她們幫忙處理乾淨,竟然弄得一塌糊塗。其中一位還淚灑當場,表示無能為力於這些粗活。

最後我們男生,包辦了從頭至尾所有的工作。她們則祇負責,幫忙吃吃東西罷了。令人感到洩氣的,她們白吃沒關係,卻愛批東評西的,真讓人受不了他們的嘮叨。特別是那位國代的女兒,嬌生慣養頤指使氣,差點就把我的火氣給引爆開來。

吃完簡單的午餐,所有重頭戲擺在晚餐。其他兩組人馬,早已向附近農家買好鷄鴨,我們這組窮措大居多,只有眼睜睜的看著人家得意,自己還在鼓裏睡著大頭覺。當大夥正在失望之際,石碇的朋友老曾,抓了一隻大鵝前來共襄盛舉。

這傢伙來得正是時候,簡直就是上帝派來的特使。這時我鼓噪著,要三位女同學各親他一下表達謝意。嘿嘿!其中之一,三鐵皇后跨步上前,張開雙手要擁抱老曾,嚇得他臉都綠啦!

這隻鵝由我來處理,野地裏無法變岀花樣,所以,我只能用水煮來應付。四、五斤之嫩鵝不易處理,因為牠還算是幼鵝肉太嫩,燒的時間不夠肉中會帶血水,燒得過火它就變得慘不忍睹。為防萬一,我叫嬌嬌女施展本領,去向別組借個深鍋回來煮鵝,結果去了半天,她竟是空著手回來。

由於借不到鍋子,只好匆匆向農家借鍋灶處理。我用大火煮至沸滾,再轉小火燉煮,廿分後離鍋搓以鹽巴,然後提回營地與大夥分享。野地無菜刀可剁鵝,大家用手撕著吃,雖然有些粗野,但也饒富野趣。水煮鵝肉清甜可口,吃進嘴裏口感特佳。就在這麼一吃之後,我就愛上鵝肉啦!

鵝鴨之肉,一般人都嫌它粗糙而不喜歡吃。我卻特別喜歡它那種粗澀口感,與吃完之後嘴角所留下之鮮香。人們吃鵝肉,往往要求烹調上之精緻,我卻喜歡它的自然風味。水煮煙燻或燒烤都可接受,可惜在家共鳴者絕無僅有。

除了老妻之外,孩子孫兒們都不捧場。故我夫妻倆,經常的挑個家人都外出之空閑。買隻肥鵝回家水煮或蒸燻,大大的慰勞自己一番。鄉賢耆老傳說,鵝肉有劇毒,癩瘡爛疤少吃為妙,免得鵝毒做虐,傷處無法收水。

這種傳說在家鄉根深蒂固,但是那年我手傷嚴重,外出與友人狂吃半隻白斬鵝,傷勢非但沒受影響,反因營養之供應,傷口很快便痊癒了。從此之後,我對鄉俚傳說都會盡量求證,以免被先人愚弄而不自知。

妹婿們知道我喜歡吃鵝肉,每每造訪必以鵝肉款待。燒鵝、油淋炸鵝,或茶鵝與封鵝肉,一盤盤一盅盅應有盡有,吃得我老心歡然,舔指繞舌追味不已。某日,大妹婿介紹一家鵝肉小吃店給我,簡簡單單的水煮鵝,白斬沾上他家獨有的沾醬,竟然讓我吃得不想離開。

下水湯與炒鵝腸,還有他家獨有之「封鵝」更讓我一吃難忘。下水湯是鵝肝鵝胗片成薄片,鵝腸切成長段打結備用。先將鵝高湯煮沸調好味,快速將肝胗腸子到入鍋中。再經三兩滾之後撈入碗中,放入九層塔嫩薑絲,上桌前滴些香油,趁熱欣賞,滋味鮮甜帶著清香。

至於炒鵝腸,無論是炒薑絲或炒韭菜花,吃過包您心花怒放,唸唸不忘。這家老闆擁有一大篇的鵝經,一旦讓他開口滔滔不絕,所言內涵實際實用,聽得讓您佩服得五體投地。他認為鵝肉好吃秘訣無他,現宰現煮現吃最對味。

他主張說:「選鵝之生長期很重要,以熟飼4-5個月,重量在十斤左右最恰當。這種鵝肉肉質最佳時期,暗毛也比較少,肉質鮮甜絕無雜味。」所謂的「暗毛」就是尚未成熟之毛囊,深埋皮下,吃在興頭咬到它就讓人生氣。而那「雜味」所指,就是乳臭未乾之腥味啦。

他還敎我,選鵝不可選太瘦,屁股扁平的母鵝,或飼養兩年以上之公鵝也莫選牠,因為這種鵝肉硬老不適口,滋味不佳之外,口感也令人難以接受。鵝肉新鮮滋味必美,現宰現煮口感最棒。水煮鵝肉以冷水快火先煮,趁著水沸滾之時改小火,沸煮十餘分鐘過後,熄火後在鍋中燜燉半小時。

火候恰到好處之鵝肉,鮮甜爽口,甜味香氣雋永難忘。最重要的是「封鵝」的製作方法,幾經懇求他才願意敎我。客家食物用「封」是很平常,它的意思就是,利用慢火滷燉密封於盅內之食物。通常以魚肉居多,可是用鵝為素材未曾聽過。那老闆敎我將要封之鵝,整隻抹上鹽巴花椒與八角,然後再用味噌塗抹一遍。

上爐封滷之時,盅罐內放置陶盤或耐熱之瓷盤,塗好香料與味噌之鵝體放入盤中。密封盅罐上蓋,這盅罐蓋子需有汽孔以免爆盅。上鍋封肉開始使用文火慢燉,中途千萬不可掀開蓋子。喜歡吃爛肉者蒸40分鐘,講究口感者上蒸30分鐘熄火。「封鵝」冷熱吃法風味各異,軟爛口感亦各自不同。

我只吃過一次就已上癮,現在每隔一段時間,必會吩咐老妻「封」上一隻大鵝解解饞嘴。除此之外,那老闆還敎我煮鹽水鵝與燻樟茶鵝。對於茶鵝之製作頗有心得,其左法並不麻煩。將已煮熟之鵝體,利用炒菜鍋放入蔗糖、甘蔗皮、或茶葉、或乾燥之樟樹葉、舖鍋生火讓它產生熱煙。

短短三、五分鐘之糖煙燻製,糖香味與茶葉香或樟葉之香沁入鵝肉大功告成矣。燻鵝待齊放涼隻後,切片或剝食韻味十足。特別在蒸熟階段,時間之控制得宜,可以鎖住鵝肉之鮮甜。一般的鵝肉經過煙燻之後,自然是鮮甜且香氣四溢啦。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