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

走過莿桐之家,相隔約摩兩百公尺之處,那是一座小有規模的三合院建築。院牆之外有一排人抱之粗的茄苳樹。樹齡似乎高老,外貌龍鐘古態森森。茄苳樹在台灣算是極普遍的樹種,或許因為它容易生長且少蟲害,所以,大家喜歡栽植它來當界樹、樹籬、行道樹、或防風林。

此時,新竹關西來的伍雲貴不甘寂寞,他開口說了一則茄苳樹的故事。他說:「茄苳樹雖然它談不上名貴,但它與先民的開發墾拓息息相關,故爾民間留傳著,許多與它相關的傳奇故事。」話說到此他下來,略為調整嗓陰之後故事開始:

話說在新竹關西的四寮溪畔,有棵枝葉茂密的千年茄苳。相傳在百餘年前,它經常施展神威,搭救許多被山胞追剿的平地人。在當地從事開墾的客家人,感謝茄苳樹的庇祐地方安寧,遂將它奉為樹神膜拜。每天有人以三杯清茶一柱檀香供奉,逢年過節紛紛以三牲大禮,送至樹前燒香祭拜,祈求樹神保佑他們拓墾成功。

根據當地的耆老所說:「遠在百餘年前的四寮溪畔,由於客家人的辛勤拓荒,土地耕作範圍越來越廣,於是懶散廢耕的原住民,無形中被擠迫追移,而不得不遠遷山地。山地與平地之間,陷入你攻我退,或者我進你退的戲碼之中。」

雙方長久的衝突和積怨,彼此之間時常發生磨擦而引起攻伐。原住民習慣所需,必須經常的下山出草,番刀長矛隨身攜帶,仗持兵器偷襲襲攻擊平地人。更殘忍的是人被殺了,他們還要把人頭割回去掛於樹上洩憤。身體則被分而食之,所以,平地人便稱原住民為「食人番」。

當時被食人番獵走的人頭,全都置放在現今四寮國校附近的路旁。平地人長期受到生命威脅,因而紛紛尋找機會予以反制。每於農閒之空檔,青年聚集在廣場上演練武術,或者練拳練兵器以備攻擊。

這些年輕人視死如歸,以牙還牙,對付山地人毫不手軟。仿照他們的出草方式,殺後割下人頭吊掛村前示威,體肉則是分而食之。四寮溪是屯墾區的命脈,墾民為了護水護地而施出渾身解數。年輕人為讓溪水走遍全區,因此常常留人巡水護水。而這些留下來護水的年輕人,不知不覺中,就成為食人番襲殺的對象。

食人番與墾民的分界線,就在今日老茄苳樹附近。這棵老茄苳樹齡高達千年以上,歷經風霜依然樹影婆娑,生長得樹高葉密樹蔭廣闊。樹根節瘤遍佈,根深蒂固而且樹穴還可藏人。墾民善用地形地物,因此,老茄苳樹根的空穴就成為他們避難之所。一有狀況發生,大家便就近躲藏保住性命。

是日雲淡風輕,正是人們下田工作的好日子。墾區內許多墾戶,正準備下田除草施肥。正值大夥埋頭苦幹之時,一群山番揮舞著武器,一路吆喝衝下山來。墾民跑得快者沒有生命之虞,一些跑慢或來不及跑者,只好衝向茄苳樹穴躲避。

食人番因找不到獵殺的對象,所以,只好怏怏的收隊回山。而那些躲在樹穴的五六個人,幸運的躲過浩劫而高興萬分。當他們將這幸運公開出來,墾民集結前去膜拜。於是這棵保命老茄苳樹被奉為樹神,遠近人們每遇疑難都會前去求助。

這棵老茄苳樹高大挺拔,曾傳說有一失意書生落榜後回家,路經樹下忍不住罵起老天不平,說他日日三更燈火五更雞的打拼,卻還讓他次次名落孫山而歸。書生越想越氣,一時想不開而想尋死,結果他就在老樹附近的矮樹下,積極的想要上吊自殺。

事情奇怪得讓人感到不可思議,這落魄書生每次脖子掛好,腳一蹬開就繩斷人滾落地。他覺莫名其妙,所以走至老樹下膜拜擲筊,問神是否不該自殺?連三筊皆聖筊,於是書生便打消了自殺的意念。

有關這棵老樹的傳說甚多,神蹟在口口相傳裡難免會穿鑿附會,引出許多意想不到的傳奇故事。但不論這些傳說故事是否屬實?老茄苳樹成為附近居民心目中,永遠無可取代的樹神則是不爭之實。以上故事內容,係伍雲貴之分享。且莫管他是否真實,消遣打發無聊倒是不錯的題材。

孰知伍雲貴的故事剛剛說完,本草大仙陳天次又搬出他的「本草綱目」,將茄苳樹做了一個詳細的介紹。他說茄苳是大型喬木,樹幹粗糙不平。它是屬於本地型之樹種,分佈在台灣各地的低海拔地區。長成高大的樹木時,樹冠為傘形,極具遮陰效果,為優良的行道樹。

他說:「茄苳樹因為土生土長,而且它的壽命又長長成為巨樹之機率很高。它與榕樹、樟樹一樣,成為鄉里百姓膜拜的神樹。」茄苳老樹濃密的樹冠,以及褐色粗糙的寬大樹幹,就像一位歷盡滄桑的長者。它的俗名叫做「重陽木」,在中國人眼裡,充滿著曖昧的意味。

茄冬樹的每片葉子柄端,大都會伸出三片小葉。因為它的葉子結構,所以,我們將它稱做「三出複葉」。葉緣有鈍鋸型之葉齒,曬乾之後可以代做茶葉。茄苳茶湯汁淺黃,生津解渴效果宏著。

果實成熟後,也可以拿來醃製成漬物,味道甘甘甜甜,滋味不輸給爛布籽。在台灣低海拔的老樹四大天王,所指的就是榕樹、樟樹、茄苳和楓香。整顆的茄苳樹,無論根莖葉、果實、以及樹身都有用途。它的木材耐水濕性很強,故爾可當做為家具、建築、土木及水工之用材。

因為它的樹型美姿漂亮,樹葉濃綠醒眼,加上它的樹傘遮蔭面積廣闊,所以,常被栽植為的行道樹。果實充分成熟時,味甜可食。至於他的新鮮葉子,塞入雞肚中或烹或烤皆宜。因其風味特殊。因此得名為「茄苳雞」。

藥用性味:根部樹皮樹葉,微辛帶澀涼底。效用可以行氣活血,消腫解毒。 樹根及樹皮還可以治風溼骨痛。茄苳樹葉陽光曝曬乾燥之後可做茶飲,對於傳染性肝炎,小兒疳積,風熱咳喘,咽喉痛之使用效果不錯。此外,將葉搗碎可以外用治癰疽或瘡瘍。

「茄苳雞」補血補精固腎,小孩食之固筋骨順利轉大人。自古以來,它就是民間的最佳食補。由於茄苳樹又名「重陽木」,顧名思義就知道它有何妙用啦。其實,因為茄苳具有補血補天、強精滋腎之功能,儘管它的滋味辛澀,口感不是很好,仍然有許多人並非為口腹之慾而食之。

茄苳樹可栽培為盆栽以供觀賞之用,它也可種植於庭院中或道路旁。它的樹形優美耐看好照料,所以廣受城市或鄉下人喜愛。每於間隔一段時日,摘取莖葉燉雞全家食用,大人和小孩各有不同之好處。樹葉摘過之後,迅速長出許多新芽,愈摘愈為茂盛,故爾不虞虧乏。有朋自遠方來,「茄苳雞」饗宴賓客,既新鮮又好吃,保證可以讓來客吃得眉開眼笑。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