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生活思想起487-關於紅茶的點點滴滴』

  飲茶習慣在英國早年並不流行,那是因為那時候之茶葉,必須透過絲路運送取得不易,故爾只有少數上流社會人士在流行罷了。迨至十八世紀新航路發現之後,英國殖民地遍及各洲,茶葉來源容易,因此,飲茶習慣才在英國慢慢普遍起來。經過一段時間的推廣,飲茶習慣迅速的穿透英國社會,並且藉著他們自以為是的紅茶理論,將紅茶推銷到世界各地。

  就在英國人積極推銷紅茶之前,歐洲人對「茶」的知識尚未普遍,更不知有紅茶或綠茶。但此時的中國茶葉,早在十六、七世紀透過絲路傳遍歐洲。由此可以証明,英國飲茶習慣源自中國之可信度頗高。自從1784年英國取消茶葉印花稅之後,飲茶習慣也同時在英國普遍傳開了。待至英國人在印度與錫蘭推廣茶葉栽培之後,中國茶葉也就跟著被降格,一變而成為平民化的飲料。

  因為天候關係,印度與錫蘭茶葉品質極差,苦澀濃釅,飲用之時,若不加入方糖與牛奶難以入口。英國人在紅茶中加入奶精與蔗糖,這就是他們所強調的「紅茶理論」。這種紅茶口感瞬間變化,因爾生出它的另番風味。於是「牛奶紅茶」,又回到上流社會之社交流行。至於紅茶沖泡搭配方法很多,其中以「檸檬紅茶」較受年輕人喜愛。年紀稍大些之成熟社交圈,則十分流行「奶蓋紅茶」這個品目。

  「奶蓋紅茶」調配十分簡單,只要將鮮奶打成奶泡,放在含有冰塊的紅茶上就完成啦。當然你也可以自行斟酌灑上一些抹茶粉,也是別有一番風味。而「薑汁紅茶」,它 是在紅茶沖泡混入薑汁而成之茶品 。它可以促進新陳代謝、除去身體寒氣。體質偏寒者,飲用薑汁紅茶可以暖身。 英國紅茶搭配薄餅很對味,每次路過英國肯特郡,我會去看從索羅門郵局退休的泰勒先生。

  英國人以紅茶待客是常禮,泰勒夫人喜歡在紅茶內放一朵乾玫瑰,利用花香襯托出紅茶之美味,然後搭配她親手烘焙的Crackers小餅乾,滋味之美百吃不厭。這種小薄餅很像蠶豆酥,淡淡的鹹味陪襯它。入口後加上茶香之暈染,吃過一次永恆難忘其淡雅的滋味。我多次向她學習做法,從和麵加香料到烘焙,結果學習多次都未能抓住重點,故爾至今都未能做出好吃的它。

  目前英國式紅茶講就沖泡方法,他們講就選用好茶壺,壺內必須光滑潔淨毫無瑕疵。先用熱水燙壺暖身,然後用極滾之水沖泡,這樣才可以將茶香與搭料之香氣融為一體。茶湯倒入杯內先行用小湯匙攪拌,之後舀一小口試味,最後才決定加入何種伴料。紅茶沖泡搭配之伴料還真不少,水果、冰淇淋、牛奶、白蘭地,乃至乾花等等,只要你覺得口味適當就可以啦。

  喝英國式之牛奶紅茶,沖泡之時是有訣竅的,泰勒夫人說:「沖泡此種茶飲時,務必先放牛奶入杯,然後才放入茶葉,最後將滾燙之開水沖入,稍待幾秒之後再以小糖匙攪拌。用此方法泡出之牛奶紅茶,其口感綿密清香十分好喝。」嗣後聽幾個英國友人說,這樣的沖泡方法才可以讓紅茶與牛奶達到乳水交融之地步。我將此法告訴多位歐美商友,可是獲的之反映各異其趣。

  沖泡中國茶葉不必放牛奶,據資深之茶客所言,那是因為牛奶之氣味,容易搶走茶葉擁有之茶香。至於沖泡錫蘭或印度之茶葉,則必須加入牛奶以調和其先天性之苦澀滋味。此外,喝中國茶不必放糖,原因是中國茶葉帶有一股自然之甘香,如果中國茶內加入牛奶,則此天然之甘香滋味消失無蹤矣。而印度或錫蘭之茶葉,因為沒有這等天生之甘香,所以,沖泡之時才要放糖掩蓋其弱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