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是金庸先生銷量最好的小說,內容合情合理,四平八穩,勵志與樂趣兼具,常常是青少年最初入手的第一本武俠小說。
現在年紀漸長,回頭來看射鵰,才覺得這種四平八穩,平舖直敘的武俠小說,其實比笑傲江湖或天龍八部那種奇情曲折的小說難寫得多。
@因為射鵰的主角比較單純,作者寫不好的話,郭靖就會變成無聊或者做作假裝單純那樣的主角。但是金老寫射鵰的郭靖,卻在單純甚至有點遲鈍的個性中,寫出讓讀者認同郭靖,感情與郭靖同步的小說感染力。
@為何遲鈍單純,甚至有點無趣的郭靖,會讓讀者非常認同,感情與其同步呢?我想是因為郭靖的角色特性,金庸先生採取的是不直接寫出來,而是用郭靖旁邊的黃蓉,上面的洪七公與全真七子等師傅,敵對的楊康與歐陽鋒等,來上下左右的襯托出郭靖「忠臣孝子」的個性與境界。
@我們常常看到戲劇裡,把正派的男主角,直接闡述他正面道德的理念,救人的事蹟等等演出來,結果往往是觀眾哈欠連連,轉台不看。
@並非正面的主角不受觀眾歡迎,而是正面的主角其本質,是不容易在短短的一小時的表演,或是幾千字的小說篇幅內,讓讀者就能認同正面的主角,因為所謂的正面的主角的個性內涵,是非常廣大而深刻的,就好像三國演義的曹操和呂布短時間就能看懂,劉備諸葛亮卻要花很長時間探究細節才能看懂一樣。
@而金庸先生寫郭靖這個正面人物的典範時,知道直接寫郭靖如何如何忠義,如何如何孝親愛國,短時間不好讓讀者懂,於是金庸先生很聰明的,採取旁邊配角烘托正面主角的巧妙寫法。
@金庸先生不直接寫郭靖的好和正直,而是透過情人黃蓉和郭靖的互動,師父洪七公和全真七子對郭靖的器重,五絕高人之中,西毒歐陽鋒對郭靖的敵對與覬覦,東邪黃藥師對郭靖的排斥與不以為然,北丐洪七公對郭靖的委以重任,南帝段智興對郭靖的欣賞與暗助。
@郭靖又遲鈍又單純,卻引動這些天下絕頂地位的武功高手,對他產生各種強烈的或愛或恨,或器重或欣賞等情緒。
@金庸先生不用寫郭靖如何正直忠義,品格好很可靠這些描述,只要讀者看故事中的天下五絕高手,都因為郭靖產生的各種強烈的波瀾與影響,就可以自行腦補,郭靖是個性是如何的好,以致天下五絕高人,都要受郭靖個性的牽動而產生各種強烈的情緒。
@這種不直接寫正面主角如何好,而讓旁邊的配角對正面主角的態度情緒,來烘托出主角的好,由五絕和黃蓉等對郭靖的態度與情緒,諸如五絕的五個品評人格的角度,以及黃蓉的體會愛情的角度,讓郭靖忠臣孝子的形象,被五絕與黃蓉等這麼多角度與面向,烘托的無比的立體與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就好像金庸先生說的,我甚至把我寫的郭靖,當作我可靠的朋友與兄長來看待,可見郭靖這個正面人物的烘托寫法,讓郭靖這個角色,如何得栩栩如生與成功。
@關於郭靖的單純與遲鈍,甚至有點笨,筆者覺得就好像清朝曾國藩在招湘軍時,選兵要選老實單純,習慣勞動不偷雞取巧的鄉下人,城市那種好享受,喜歡偷雞取巧占人便宜的都市人,像衙門的師爺及班頭,富人家幫閒的家丁,遊手好閒的都市人,曾國藩一律排斥,不准他們進入湘軍和太平天國打仗,以免帶壞軍隊風氣。
@而郭靖這個忠臣孝子的單純與遲鈍,有點像西漢五行學說的「中央戊己土」,五行中的土單純而遲鈍,但是可以包容其他的金水木火,而讓宇宙能夠持續運轉,單純的土,才能運轉極不單純的金、水、木、火等複雜狀況,就好像單純遲鈍的郭靖,才能運轉各懷絕藝的天下五絕高人,然後郭靖就像五行中單純的土一樣,一但決定為南宋守住襄陽城抵抗蒙古軍隊,就從年少一直堅持到老,以致殉國一樣,這種堅持到底的個性,就有點像五行中土的特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