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故事大綱:
@孫可芳是一個醫師,卻有著不為人知的過去。她的前夫有家暴傾向,她倉皇的要帶兩個兒子逃走,卻被前夫發現,拉扯之間只帶了小兒子逃走,大兒子被前夫強行留下。
@逃家之後的一個月,孫可芳在社會新聞版面上,看到大兒子被前夫家暴虐死的新聞。孫可芳痛不欲生,只有埋首工作,每天為病人看診,以減輕病人病痛的成就感,來安慰自己隱隱作痛的心。
@某日孫可芳接觸了佛寺的農禪法,一位佛教電視台的出家人台長清淨和尚,用電視台的錢將屏東滿洲鄉的黑豆田全部包下,然後生產有機無農藥的醬油,黑豆牙膏,黑豆洗碗精等等。
@清淨和尚鼓勵佛教台觀眾的信徒,以購買佛教台的黑豆醬油等產品,來代替捐款,一樣是資助護持佛教台,以購買產品的形式代替捐款方式,得到信徒的支持,於是佛教台的黑豆產品賣得很好,不但解決了佛教電視台一年五千萬的經費缺口,還有盈餘可以給屏東的清寒學生發獎學金。
@孫可芳對佛教電視台的黑豆田很有興趣,於是來到屏東滿洲鄉的黑豆田,看到很多佛教信徒和出家師父,都在黑豆田裡幫忙農夫種黑豆,這就是佛教的用農作來修行佛法的「農禪法」。
於是孫可芳每到假日,就到屏東的黑豆田,參加「農禪法」的農作佛法修行。
@在農閒時,佛教信徒和出家師父會聚集,抒發心情感想,一位科學園區的電腦公司總經理的盛雪如,說她選擇農禪法的修行,是對科學的進步感到厭煩,她舉例,牛頓的數學微積分,只是在取細分到無限多的「近似值」,所以用電腦程式,微積分等建構的現代科技文明世界,其實也是「近似值」的虛擬世界。
只有勞動自己的身體,在農田裡耕作,感受佛教式的,一邊農田勞作,一邊數自己的呼吸,這才是比微積分「近似值」更真實的人生。
@盛雪如的微積分比喻佛法論,贏得農田裡的佛教信徒和出家師父的喝采鼓掌。
@在屏東黑豆田的農禪修行中,孫可芳和盛雪如都慢慢地心情平靜下來。但是和平安寧的日子沒過多久,盛雪如的父親盛竹如就帶著公司的幹部們,氣急敗壞的趕到屏東的黑豆田。
@盛竹如責備女兒盛雪如,放下電腦公司的龐大業務不管,跑到這裡農禪修行,不務正業,並且要強行把女兒帶回公司。
@這時逃獄的孫可芳前夫持著匕首,衣衫襤褸的來到黑豆田,威脅著要殺孫可芳,孫可芳一直想遺忘的可怕的前夫的恐怖記憶,在這一刻又現前。
@陰錯陽差之下,前夫沒有傷害到孫可芳,卻用匕首挾持了盛竹如董事長,情況十分緊張,一名會少林拳的佛教信徒,上前要和前夫對抗救人,卻被前夫劃傷腹部,血流不止。
情況緊急之下,屏東的警方趕到,一番格鬥之下,把前夫逮捕。
在經歷被匕首壓在脖子上的生死關頭,盛竹如也有所體悟,於是就同意女兒盛雪如,繼續在黑豆田裡農禪修行,而孫可芳也克服自己的恐懼和陰影,意味深長地看著夕陽下金黃的黑豆田,深吸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