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過以後的眼睛,是乾澀的;一切,卻看得更加清晰,由不得自己般地。
第幾次和家人如此不愉快了?從小到現在,我已數不清心頭上的傷痕深淺加起來有多少道,也不願再去記得,卻發現,一切早已生了根,無法忘記。
撥了通電話到加州,在這麼晚的時候,也只有他可以陪我說話了。和火影弟聊了一個多小時,中間,我們都哭了;在我們聊到有關於家人的部分,我們,都不禁脆弱了。哭過以後心裡頭有沒有好過,其實有時候連自己都不能確定。畢竟,結始終還是存在,並沒有解開的,不是嗎?
有人說我不懂得珍惜,不知足,我想只是認知的差別─當我在乎的與他人注視的不同的時候,那秤上兩端無論怎樣是都不會平衡的─我很在意「家」,我也很渴望「家」,或許只是因為,我根本沒有「家」;所以其他我擁有再多關心,我也不會感到完全的快樂,因為我的生命裡早已失去了一塊很大的版圖,來自多年以前。
沒有人會永遠停留,也沒有什麼是可以一直倚靠的。只是我們堅持的強壯下,到底是為了多少的脆弱?我不敢撥開那佈滿裂痕的痂,因為我知道傷口未曾癒合復原過;稍一用力,血跟膿馬上就會衝出,比岩漿還炙人─只比眼淚的滾燙還低溫了那麼一點點。
這個應該叫做「家」的地方對我來說,其實只是個居身之所;我的心啊,根本不在這牢籠裡,不曾!就像對於其他同住在一起的人們─我應該稱做「家人」的老小們─我根本就不存在,也從來都沒有被接受過我的存在;即使我聽得見自己的心跳,寒天裡也看得到自己呼出的氣,但對於其他人,我其實什麼也不是。
「單親家庭」說是近代文明社會灰暗的新流行,有什麼稀奇?我早在十五年前就親身經歷過,緣自於我的父母。說真的,他們要分要合我不是真的很在意,雖然說我也很想要有個完整的家庭,但在他們多次大大小小的爭吵之後,我想我寧可他們分開自由快樂一點,也不想要「家」因為人口到齊卻天天上演肥皂劇或花系列。當他們終於〝談〞好,離婚了,那年我才七歲吧。也沒什麼,我的世界還是照樣要去上學、補習,並不會因為父母不再是夫妻了就可以放假;就算一個小孩子可能是需要點時間適應的。但從小便早熟的我(至今仍無法確定是天生的還是環境逼迫的),好像就只是再為兩個大朋友哭過一夜後,一下子就接受了一切─甚至比他們當事人還快─我還記得,簽字後的第二天,還在放暑假的我一早醒來後,就是跟回家想要帶我走的老爸說:「把拔,我可不可以留下來跟媽咪住?這裡有外公,還有我我(小時候對婆婆的兒語)跟舅舅,很多人會照顧我的!我跟你走的話,你要工作,你會忘記帶我去上課,或是忘記帶我吃飯,我會長不大的。把拔,你讓我留在這裡,以後你想我的話,你還是可以再來看我的!好不好嘛把拔?」,然後我還記得,我老爸紅了眼把我抱得緊緊的,雖然不捨,卻還是點了點頭;而其他大人都在背後偷偷哭著─當時的我卻反而不了解,他們是在哭什麼?後來,我爸跟我娘還是住在一起(這點到現在我依舊覺得可以列入世界金氏紀錄或是最詭異的謎,因為我還是不懂為什麼離了婚的兩個人會繼續生活在一起),兩年後還又生下了我弟─只不過我弟從母姓,感覺跟我多了些距離─而我們家,仍是個「單親家庭」。
我也還記得,當我父母離婚後,有許多〝大人〞湊熱鬧似地問我「妹妹會不會難過啊?」、「妹妹想跟爸爸還是媽媽啊?」、「妹妹希不希望爸爸跟媽媽再在一起呀?」,或是「妹妹妳知不知道為什麼妳爸爸跟媽媽會離婚呢?」等一堆現在想來其實是很蠢又很無禮的白爛問題。很好笑,有沒有人注意一下當時的我才幾歲啊?一般七歲的小女孩真的了解什麼叫離婚嗎?又何況是「為什麼」?大人們的事,小孩子哪裡會知道啊?真的是很莫名其妙,不過我猜可能也多虧了那些三姑六婆,所以我從小就學會給自己戴上面具,學會大人們也有很笨很幼稚很沒有禮貌的,也學會自己一定要會保護自己,因為就算是親生父母,也有照顧不到自己的地方,雖然那年我才七歲。至於之後,我是怎麼面對陸陸續續的其他問題,我已經記不大得了,但我可以確定的是,自「家變」以後,我不早熟也難。可是如前言,日子還是要過的,表面上我好像完全沒有受到影響,照樣在學校考滿分、拿第一名,不管別人如何說我無情(畢竟一個小女孩不哭不鬧不憂傷,以那個年紀而言是太過冷漠了點);或許在內心深處是有著那麼一個小小的願望,以為自己的表現良好最終可以換回一個「家」,雖然那個願望到現在都還沒有實現。
生命中有很多事物不是自己能選擇的,例如家人。每當娘抱怨當初我害她跟老爸離婚時多痛苦了一陣子的時候,我就會很想大吼告訴她「我沒有權利選擇愛我的父母,我沒有權利可以為自己找負責任的人家養育我,我更沒有權利決定我的出生與否─妳為什麼一開始就別把我生下算了!」,但我總是盡量忍住,因為我知道那樣的話說出口只是讓兩個苦命的女人活得更加難過。可我真的心痛,為什麼上一代的錯要留給下一代承受?就算是氣話,難道就可以因為自身的情緒傷害來自於自己體內那小小胚胎長成的肉體嗎?永遠都不可能忘記,親生父母說過的最殘忍的話「我們的婚姻沒有愛,妳只是個意外;若不是因為妳,我們早就可以離婚恢復自由,也不用承擔這麼多責任了。」,就像一根很長很粗的刺,不僅穿透我的心,也在聽到的那刻起便一直狠狠地卡在大腦裡了。於是,多年以後,我長成只要有「家人」在就一定會活得不快樂的人;只要有所謂的「家人」,我就無法不去抵抗、叛逆。甚至夜裡,百分之九十的夢都是陰森黑暗孤獨的。一直到現在,我仍缺乏歸屬感,仍在渴望一個「家」。
「家暴」?在十幾年以前,那叫做家庭教育!國三的時候吧,我曾被我老爸一拳又一拳地打到貼在牆上咳血,氣喘差點發作;我努力地揮舞著雙手,想把他推開,卻被他一手抓著,另外一隻手不停地搥打著,最後我的手僅能勉強地抱住自己的頭還有脖子,任他〝管教〞。身旁的「家人」,也只是冷漠地觀望著,彷彿我跟他們絲毫沒有關係,或是,我的死活都根本算不了什麼。直到他累了,我看起來也似乎半死不活的,我外公才出聲要他住手,然後我才得已休息。那一晚,我在被窩裡哭到眼睛都乾了,最後因為太多不愉快的衝擊,我選擇了割腕自殺。是幸還是不幸?血流得蠻多的,我卻還是活了下來。左手手腕上,留下了一道仍可見的傷痕,卻永遠不比心底的疤要來得深。我恨嗎?坦白說,是的,我很恨;我很恨給了我生命卻不愛我的人們,我很恨不愛我又不甘願負責任好好養育照顧我的人們,我更恨他們讓我從此比別人少了一份安全感與信任感。而婚姻,也成了我最不想嘗試的一個關卡;我總是笑著告訴人們,我是不婚主義者,因為婚姻不過就是一張薄薄的紙,若彼此真心相愛,願意互相體諒扶持到老的話,有沒有那張紙根本不重要。
很幸運的是,在「家」以外的地方,我認識了其他「家人」─與我完全沒有血緣關係,卻了解我、肯過問我生活的人們。他們跟我或許沒有住在一起,或許不常見面,但他們都很在乎我的身體健康,也很關心我過得快不快樂。他們總是比「家人」還要親,比「家人」還要懂我的想法與需求,他們總是讓我很樂於對他們以真心相待,很努力地去對他們付出善意。有的時候,我真的以為他們其實是我失落的另外一群親人,不只是生命中遇到的貴人。我想,我真的是幸運的,因為有很多好朋友成為我的「家人」,給我支持,讓我在挫敗的時候幫我加油打氣重振信心,在我瘋狂失去控制的時候耐心地相信我等我恢復冷靜,還有更多的時候,謝謝有他們讓我的憂鬱少一些,笑容多一點。
雖然,現在的我還是沒辦法完全戰勝憂鬱症,以及來自從小的陰影夢魘,可是我相信,因為「家人」,我會繼續努力下去,為我的未來,逐夢,親手築出一個「家」。也希望到那時候,我可以完全地快樂,也讓每個關愛我的人幸福快樂。
第幾次和家人如此不愉快了?從小到現在,我已數不清心頭上的傷痕深淺加起來有多少道,也不願再去記得,卻發現,一切早已生了根,無法忘記。
撥了通電話到加州,在這麼晚的時候,也只有他可以陪我說話了。和火影弟聊了一個多小時,中間,我們都哭了;在我們聊到有關於家人的部分,我們,都不禁脆弱了。哭過以後心裡頭有沒有好過,其實有時候連自己都不能確定。畢竟,結始終還是存在,並沒有解開的,不是嗎?
有人說我不懂得珍惜,不知足,我想只是認知的差別─當我在乎的與他人注視的不同的時候,那秤上兩端無論怎樣是都不會平衡的─我很在意「家」,我也很渴望「家」,或許只是因為,我根本沒有「家」;所以其他我擁有再多關心,我也不會感到完全的快樂,因為我的生命裡早已失去了一塊很大的版圖,來自多年以前。
沒有人會永遠停留,也沒有什麼是可以一直倚靠的。只是我們堅持的強壯下,到底是為了多少的脆弱?我不敢撥開那佈滿裂痕的痂,因為我知道傷口未曾癒合復原過;稍一用力,血跟膿馬上就會衝出,比岩漿還炙人─只比眼淚的滾燙還低溫了那麼一點點。
這個應該叫做「家」的地方對我來說,其實只是個居身之所;我的心啊,根本不在這牢籠裡,不曾!就像對於其他同住在一起的人們─我應該稱做「家人」的老小們─我根本就不存在,也從來都沒有被接受過我的存在;即使我聽得見自己的心跳,寒天裡也看得到自己呼出的氣,但對於其他人,我其實什麼也不是。
「單親家庭」說是近代文明社會灰暗的新流行,有什麼稀奇?我早在十五年前就親身經歷過,緣自於我的父母。說真的,他們要分要合我不是真的很在意,雖然說我也很想要有個完整的家庭,但在他們多次大大小小的爭吵之後,我想我寧可他們分開自由快樂一點,也不想要「家」因為人口到齊卻天天上演肥皂劇或花系列。當他們終於〝談〞好,離婚了,那年我才七歲吧。也沒什麼,我的世界還是照樣要去上學、補習,並不會因為父母不再是夫妻了就可以放假;就算一個小孩子可能是需要點時間適應的。但從小便早熟的我(至今仍無法確定是天生的還是環境逼迫的),好像就只是再為兩個大朋友哭過一夜後,一下子就接受了一切─甚至比他們當事人還快─我還記得,簽字後的第二天,還在放暑假的我一早醒來後,就是跟回家想要帶我走的老爸說:「把拔,我可不可以留下來跟媽咪住?這裡有外公,還有我我(小時候對婆婆的兒語)跟舅舅,很多人會照顧我的!我跟你走的話,你要工作,你會忘記帶我去上課,或是忘記帶我吃飯,我會長不大的。把拔,你讓我留在這裡,以後你想我的話,你還是可以再來看我的!好不好嘛把拔?」,然後我還記得,我老爸紅了眼把我抱得緊緊的,雖然不捨,卻還是點了點頭;而其他大人都在背後偷偷哭著─當時的我卻反而不了解,他們是在哭什麼?後來,我爸跟我娘還是住在一起(這點到現在我依舊覺得可以列入世界金氏紀錄或是最詭異的謎,因為我還是不懂為什麼離了婚的兩個人會繼續生活在一起),兩年後還又生下了我弟─只不過我弟從母姓,感覺跟我多了些距離─而我們家,仍是個「單親家庭」。
我也還記得,當我父母離婚後,有許多〝大人〞湊熱鬧似地問我「妹妹會不會難過啊?」、「妹妹想跟爸爸還是媽媽啊?」、「妹妹希不希望爸爸跟媽媽再在一起呀?」,或是「妹妹妳知不知道為什麼妳爸爸跟媽媽會離婚呢?」等一堆現在想來其實是很蠢又很無禮的白爛問題。很好笑,有沒有人注意一下當時的我才幾歲啊?一般七歲的小女孩真的了解什麼叫離婚嗎?又何況是「為什麼」?大人們的事,小孩子哪裡會知道啊?真的是很莫名其妙,不過我猜可能也多虧了那些三姑六婆,所以我從小就學會給自己戴上面具,學會大人們也有很笨很幼稚很沒有禮貌的,也學會自己一定要會保護自己,因為就算是親生父母,也有照顧不到自己的地方,雖然那年我才七歲。至於之後,我是怎麼面對陸陸續續的其他問題,我已經記不大得了,但我可以確定的是,自「家變」以後,我不早熟也難。可是如前言,日子還是要過的,表面上我好像完全沒有受到影響,照樣在學校考滿分、拿第一名,不管別人如何說我無情(畢竟一個小女孩不哭不鬧不憂傷,以那個年紀而言是太過冷漠了點);或許在內心深處是有著那麼一個小小的願望,以為自己的表現良好最終可以換回一個「家」,雖然那個願望到現在都還沒有實現。
生命中有很多事物不是自己能選擇的,例如家人。每當娘抱怨當初我害她跟老爸離婚時多痛苦了一陣子的時候,我就會很想大吼告訴她「我沒有權利選擇愛我的父母,我沒有權利可以為自己找負責任的人家養育我,我更沒有權利決定我的出生與否─妳為什麼一開始就別把我生下算了!」,但我總是盡量忍住,因為我知道那樣的話說出口只是讓兩個苦命的女人活得更加難過。可我真的心痛,為什麼上一代的錯要留給下一代承受?就算是氣話,難道就可以因為自身的情緒傷害來自於自己體內那小小胚胎長成的肉體嗎?永遠都不可能忘記,親生父母說過的最殘忍的話「我們的婚姻沒有愛,妳只是個意外;若不是因為妳,我們早就可以離婚恢復自由,也不用承擔這麼多責任了。」,就像一根很長很粗的刺,不僅穿透我的心,也在聽到的那刻起便一直狠狠地卡在大腦裡了。於是,多年以後,我長成只要有「家人」在就一定會活得不快樂的人;只要有所謂的「家人」,我就無法不去抵抗、叛逆。甚至夜裡,百分之九十的夢都是陰森黑暗孤獨的。一直到現在,我仍缺乏歸屬感,仍在渴望一個「家」。
「家暴」?在十幾年以前,那叫做家庭教育!國三的時候吧,我曾被我老爸一拳又一拳地打到貼在牆上咳血,氣喘差點發作;我努力地揮舞著雙手,想把他推開,卻被他一手抓著,另外一隻手不停地搥打著,最後我的手僅能勉強地抱住自己的頭還有脖子,任他〝管教〞。身旁的「家人」,也只是冷漠地觀望著,彷彿我跟他們絲毫沒有關係,或是,我的死活都根本算不了什麼。直到他累了,我看起來也似乎半死不活的,我外公才出聲要他住手,然後我才得已休息。那一晚,我在被窩裡哭到眼睛都乾了,最後因為太多不愉快的衝擊,我選擇了割腕自殺。是幸還是不幸?血流得蠻多的,我卻還是活了下來。左手手腕上,留下了一道仍可見的傷痕,卻永遠不比心底的疤要來得深。我恨嗎?坦白說,是的,我很恨;我很恨給了我生命卻不愛我的人們,我很恨不愛我又不甘願負責任好好養育照顧我的人們,我更恨他們讓我從此比別人少了一份安全感與信任感。而婚姻,也成了我最不想嘗試的一個關卡;我總是笑著告訴人們,我是不婚主義者,因為婚姻不過就是一張薄薄的紙,若彼此真心相愛,願意互相體諒扶持到老的話,有沒有那張紙根本不重要。
很幸運的是,在「家」以外的地方,我認識了其他「家人」─與我完全沒有血緣關係,卻了解我、肯過問我生活的人們。他們跟我或許沒有住在一起,或許不常見面,但他們都很在乎我的身體健康,也很關心我過得快不快樂。他們總是比「家人」還要親,比「家人」還要懂我的想法與需求,他們總是讓我很樂於對他們以真心相待,很努力地去對他們付出善意。有的時候,我真的以為他們其實是我失落的另外一群親人,不只是生命中遇到的貴人。我想,我真的是幸運的,因為有很多好朋友成為我的「家人」,給我支持,讓我在挫敗的時候幫我加油打氣重振信心,在我瘋狂失去控制的時候耐心地相信我等我恢復冷靜,還有更多的時候,謝謝有他們讓我的憂鬱少一些,笑容多一點。
雖然,現在的我還是沒辦法完全戰勝憂鬱症,以及來自從小的陰影夢魘,可是我相信,因為「家人」,我會繼續努力下去,為我的未來,逐夢,親手築出一個「家」。也希望到那時候,我可以完全地快樂,也讓每個關愛我的人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