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述﹐這樣一個行為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麻吉林思彤鄭琮墿胡也

上下班的路途中﹐零零星星已經有樹叢開始轉橙變紅。這個轉變的過程﹐在九月初就已經開始。在山路中﹐兩邊的樹列像高堤一樣把天空劃成迂迴的河流﹐望遠時﹐某一叢枝葉﹐昨日還青綠﹐次日則橙橘或艷紅﹐再過幾日﹐則開始呈現暗赭。到了九月底﹐這些橙紅﹐像蔓生的傳染病一樣﹐掩蓋了近半的樹林。我估量﹐還可以在紅葉中迂迴行進一個月吧﹖新英格蘭的秋天﹐在我遠游八年後﹐重新開始在我的視野中牽涉起許多近似遺忘的情境。

我不是經常都自覺地去觀賞路途中的紅葉遞轉的。實際上﹐有許多時刻﹐我思考著寫作這回事。你不應該因為一個慣性而逐日反復某些事情﹐雖說﹐這大抵是人性追求安定所不可避免的。譬如說﹐上 coffee shop 跟朋友聊天﹐有味無味﹐好像不進入計算過程。跟戀人配偶或伴侶做愛﹐有情無情﹐也不進入計算過程。下班後﹐或是夜半﹐向著部落格或網壇﹐打出一段文字﹐也可以輕易地不進入計算過程。

不進入計算過程的行為動作﹐自然容易過那些你去深思考量過的行為動作。此間﹐生命的惰力(是的﹐ inertia )很可能是遠遠強過個人主動的意志力的。

我不知道﹐這樣﹐我是不是為自己﹐用年來清楚感覺到的衰老提供籍口。你在某一個年紀﹐不得不感覺到一股臨界的壓力﹐即將降臨的變換--身體的精神的地變只是外在而已--你對於明年下個月甚至下幾日的生活內容﹐充滿懷疑﹐以及隱藏卻明顯的、自己心知的不滿。如此﹐你怎麼去容許自己﹐在下班後﹐或在夜半﹐向著部落格或網壇﹐就那樣慣性地惰力制約下打出一段文字﹐就那樣輕易地不進入計算過程。


我思考﹐敘述這一件事。
我怎麼去敘述一件行為呢﹖就說新英格蘭的秋山、林葉的遞變好了。我怎麼去﹐不在惰力制約下﹐去敘述呢﹖

這是個物理惰力充斥的世界﹐生物慣性制約的世界﹐時間遞變施暴的世界。我﹐你也是﹐沒有停頓的可能﹐不是嗎﹖於此我是很喪氣和悲觀的。我每日上下班﹐那樣迂迴地在樹堤間的山道上行過新英格蘭的秋季﹐紅葉日濃﹐晨寒逐日更加襲人﹐而我只能夠無力且無味地思考﹐諸如惰力與敘述這樣抽象的現象與行為。

我可以清楚感知一股臨界的壓力﹐因此需要開始說一些故事﹐是的敘述一些在某處積聚記憶的水庫﹐其間的光影波紋。我很清楚自己的懷疑﹐以及隱藏卻明顯的、自己心知的不滿。

所以我這樣子開始對於秋﹐即便是明麗的、高爽的、橙紅遞變的秋山﹐開始有像水庫高漫那樣的不耐煩。決堤應該也是不可避免的﹐我等待重力的突破﹐如果有秋水渙漫四野﹐洗刷落葉積疊的深山林野﹐洗刷惰力與慣性制約的日與夜﹐如果我可以開始說一些自我與歷史之外的故事﹐或許於我﹐敘述﹐這樣一個行為絕不允許固滯一如季節緩流中的泥沙﹐便可能流動、或許飛翔。

9/28/2007
第一段從新是否為重新之誤?


每一個字
都像是一片秋天的落葉
敘述了歲月以後
也成就了下一季的春泥

海揚讀後有感

向您問好了
海揚 寫: 每一個字
都像是一片秋天的落葉
敘述了歲月以後
也成就了下一季的春泥
海揚是樂觀的。
我常覺得經驗與記憶﹐都是不穩定的﹐與我們的未來﹐並沒有邏輯上的因果關係。

落葉﹐與春天泥土中的養份﹐是否這樣的關係呢﹖

問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