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新細明體][/FONT]
[FONT=新細明體][/FONT]
[FONT=新細明體][/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青蔥的故事』[/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灶腳哪有蔥,冇肉菜也香」,這是最近在電視上,常可見到某個廣告道白。蔥之與人關係密切,它是香氣之首,從古至今,一直陪伴在廚房左右。它與中國食物,有著極為難以割捨之廚房情感。老妻常對我說:「日日吃蔥,神情輕爽」,因此,我也很喜歡吃蔥,任何青蔥或大蔥頭來者不拒。[/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鄉中長老「拍郎伯」,名字古怪,人卻老實的挑糞不敢偷吃。當然啦!這是村人們的俚俗俏皮話,比喻此人老實得過份的意思。其實,他的名字係因轉音之故,故爾造成許多不必要之誤會,導致他的人生波瀾壯闊,起起伏伏![/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當時在台灣光復之初,他要把「派太郎」之日本名字,更正成漢字「拍浪」,可是役場之窗口人員,對於漢字認識有限,遂以「拍郎」二字充數,於是村子裡的人們,就以「歹人」之諧音稱呼他。因為他年紀比我父親大,所以,我們就稱呼他為「拍郎伯」。小鬼年輕頑皮,背後就給他綽號,叫他「歹人伯」啦。[/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他家的田頭有片菜圃,面積約有三分多之大。原是大量栽培牛蒡與蘿蔔,但因收入有限,加以農會正如火如荼的推廣青蔥栽培。經由推廣原之遊說鼓吹,拍浪伯感念推廣員的努力,所以,他豪爽的答應,將其三分地提供,作為農會「北蔥」推廣之試作園地。[/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那時候的江子翠,已有紅珠蔥的試作和量產。可惜因為土壤與氣候因素,收成不如預期理想,因此,菜農便將紅珠蔥之栽作予以停止。珠蔥產期在冬季農曆年前後,此期間茼蒿正是生產盛期。茼蒿價錢好,大都數菜農都會撒播一些應市。於是紅珠蔥,就在經濟效益競爭中,慢慢的走進了歷史。[/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珠蔥」的蔥頭拇指大小,晒乾後外皮呈橙紅,故有「紅蔥頭」之雅名。它在鍋中油炸之後,撈起之蔥酥,是麵店或飲食店烹煮食物之最佳香料。而它炸過蔥頭之剩油,更是傳統麵食不可或缺之調味聖品。生鮮之珠蔥,爆炒蝦皮或腰花,可以提升其鮮甜滋味。古早人喜歡此味之烹煮,可是吃得起的家庭不多。[/SIZE][/FONT]
[SIZE=120][FONT=新細明體] 農曆[/FONT] [FONT=Times New Roman]3[/FONT] [/SIZE][SIZE=120][FONT=新細明體]月[/FONT] [FONT=Times New Roman]23[/FONT] [FONT=新細明體]日媽祖生,這天農會推廣股兩位專員,護送一批蔥籽和蔥苗,盪拍浪伯家交割。他家長子阿萬,與次子阿松負責接受。之後,與專員們一起到園裡整地。鐵牛翻土耕作迅速,瞬間便將園土刨鬆。幾個歐巴桑工人用鋤頭,把刨鬆的園土吊壠打畦。半天時間,壠畦已經打好,一行行一壠壠,整齊順眼,十分醒目。[/FONT][/SIZE]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由於拍浪伯的園地土質太黏,他接受指導員之建議,從溪床挑來許多沙土拌入。這種新的土壤,表層濾水暢順保持乾燥,底層卻能保持需要之濕潤,故對於青蔥之成長助益頗大。蔥籽撒播之後,十五天內已有尺許之蔥苗。兩個月經過,已具成欉之氣勢。大約一百天左右,滿園青翠怡眼,蔥株挺挺,可以收成了。[/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拍浪伯家的「北蔥」,夏秋之際正式盛產期間,恰好接上冬季之「日蔥」或「粉蔥」收成後的空窗期。北蔥最大特色,是它的蔥管內富汁液,手指輕按,會有一種反彈之感覺。此次推廣之種植成長率高,收成也超乎預料許多,於是決定繼續再續作一次,然後參考是否值得開發。[/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收成這天,我與母親前去幫忙。除了領取工資之外,我們還獲得一大把的青蔥作伴手。當晚用它清炒蝦皮,味道甜美滑嫩,與往昔所吃之珠蔥或日蔥,味道直可用順口好吃來比較。其口感雖稍具辣,但還不至於令人反感。北蔥在江子翠存活甚久,直至水泥叢林入侵之後,它才消失成為絕響。 【完】[/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FONT]
[FONT=新細明體][/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青蔥的故事』[/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灶腳哪有蔥,冇肉菜也香」,這是最近在電視上,常可見到某個廣告道白。蔥之與人關係密切,它是香氣之首,從古至今,一直陪伴在廚房左右。它與中國食物,有著極為難以割捨之廚房情感。老妻常對我說:「日日吃蔥,神情輕爽」,因此,我也很喜歡吃蔥,任何青蔥或大蔥頭來者不拒。[/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鄉中長老「拍郎伯」,名字古怪,人卻老實的挑糞不敢偷吃。當然啦!這是村人們的俚俗俏皮話,比喻此人老實得過份的意思。其實,他的名字係因轉音之故,故爾造成許多不必要之誤會,導致他的人生波瀾壯闊,起起伏伏![/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當時在台灣光復之初,他要把「派太郎」之日本名字,更正成漢字「拍浪」,可是役場之窗口人員,對於漢字認識有限,遂以「拍郎」二字充數,於是村子裡的人們,就以「歹人」之諧音稱呼他。因為他年紀比我父親大,所以,我們就稱呼他為「拍郎伯」。小鬼年輕頑皮,背後就給他綽號,叫他「歹人伯」啦。[/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他家的田頭有片菜圃,面積約有三分多之大。原是大量栽培牛蒡與蘿蔔,但因收入有限,加以農會正如火如荼的推廣青蔥栽培。經由推廣原之遊說鼓吹,拍浪伯感念推廣員的努力,所以,他豪爽的答應,將其三分地提供,作為農會「北蔥」推廣之試作園地。[/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那時候的江子翠,已有紅珠蔥的試作和量產。可惜因為土壤與氣候因素,收成不如預期理想,因此,菜農便將紅珠蔥之栽作予以停止。珠蔥產期在冬季農曆年前後,此期間茼蒿正是生產盛期。茼蒿價錢好,大都數菜農都會撒播一些應市。於是紅珠蔥,就在經濟效益競爭中,慢慢的走進了歷史。[/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珠蔥」的蔥頭拇指大小,晒乾後外皮呈橙紅,故有「紅蔥頭」之雅名。它在鍋中油炸之後,撈起之蔥酥,是麵店或飲食店烹煮食物之最佳香料。而它炸過蔥頭之剩油,更是傳統麵食不可或缺之調味聖品。生鮮之珠蔥,爆炒蝦皮或腰花,可以提升其鮮甜滋味。古早人喜歡此味之烹煮,可是吃得起的家庭不多。[/SIZE][/FONT]
[SIZE=120][FONT=新細明體] 農曆[/FONT] [FONT=Times New Roman]3[/FONT] [/SIZE][SIZE=120][FONT=新細明體]月[/FONT] [FONT=Times New Roman]23[/FONT] [FONT=新細明體]日媽祖生,這天農會推廣股兩位專員,護送一批蔥籽和蔥苗,盪拍浪伯家交割。他家長子阿萬,與次子阿松負責接受。之後,與專員們一起到園裡整地。鐵牛翻土耕作迅速,瞬間便將園土刨鬆。幾個歐巴桑工人用鋤頭,把刨鬆的園土吊壠打畦。半天時間,壠畦已經打好,一行行一壠壠,整齊順眼,十分醒目。[/FONT][/SIZE]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由於拍浪伯的園地土質太黏,他接受指導員之建議,從溪床挑來許多沙土拌入。這種新的土壤,表層濾水暢順保持乾燥,底層卻能保持需要之濕潤,故對於青蔥之成長助益頗大。蔥籽撒播之後,十五天內已有尺許之蔥苗。兩個月經過,已具成欉之氣勢。大約一百天左右,滿園青翠怡眼,蔥株挺挺,可以收成了。[/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拍浪伯家的「北蔥」,夏秋之際正式盛產期間,恰好接上冬季之「日蔥」或「粉蔥」收成後的空窗期。北蔥最大特色,是它的蔥管內富汁液,手指輕按,會有一種反彈之感覺。此次推廣之種植成長率高,收成也超乎預料許多,於是決定繼續再續作一次,然後參考是否值得開發。[/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收成這天,我與母親前去幫忙。除了領取工資之外,我們還獲得一大把的青蔥作伴手。當晚用它清炒蝦皮,味道甜美滑嫩,與往昔所吃之珠蔥或日蔥,味道直可用順口好吃來比較。其口感雖稍具辣,但還不至於令人反感。北蔥在江子翠存活甚久,直至水泥叢林入侵之後,它才消失成為絕響。 【完】[/SIZE][/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