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麻吉林思彤鄭琮墿胡也

韓國南山公園裡,有一石碑,雋永地刻著「一日不讀書,口中生荊棘」,那是韓國一有名文豪的傑作;片刻,眼前浮現一身影,不禁肅然起敬,對書如此愛好成癡!回想自已以前曾是位拒絕聯考的小子,只因一生討厭那制式化的東西,為了反抗它從不曾乖乖和大家拼聯考,但不因此討厭書,不喜歡唸書(課內)的我,卻是最喜歡看書(課外)的,為此,看此石碑竟有一種感同身受的敬意。

書就是古人經驗的紀錄,不管是他們所觀、所思都涵蓋其中,有詩詞優美,令人遐思的文學作品,有賞心悅目,似仙樂飄飄的樂譜,有看盡人生百態,譏諷醒世之作,有為了改進人類生活的工藝書,探索未來、追求新知的科學刊物,…,包羅萬象、應有盡有,投其所好各選所需。

還有大地、萬物也有它們所書之書,化石、遺跡就是它們的紀錄,先進國家蓬勃發展的考古學,那些考古學家正日以繼夜挖掘,為了讀取它們的經驗,了解以往向未來挑戰;讀了大地之書,他們有了混沌的啟蒙,知道地球生物的進化,為何恐龍會滅亡,而因應小行星撞地球的危機;現今地球暖化現象,以往也曾有幾次的循環,才知九個太陽及女媧補天的神話,是地球變化的其中階段,如同現代術語熱浪的襲擊及臭氧層的破洞。以前只知人類歷史只短短一、二萬年,至今才知已有百萬年以上,或許更早,零零總總因篇幅有限,不能詳細說明,而此皆拜大地之書所賜,即使人類窮其一生也無法盡讀完畢。

一生愛書成癡的我,在家業餘休息時,手邊總離不開書本,文學名著淨化我的心靈,美妙樂音陶冶我的性情,易卜、占星使我知已知彼,處事更圓滑,而科學新知豐富我的知識,讓頭腦更清晰,思考、洞察力更強。我看的書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能接觸的就盡量吸收,並且樂在其中,有時不免擔心在有生之年,到底能了解宇宙萬物多少?當夜晚仰望星空,看到的不只是它閃閃生輝、耀眼模樣,在我心深處更問我自己,黑洞是什麼?宇宙到底還藏了多少秘密是我們還無法知曉的?

看了這麼多的書,感動於宇宙、生命的悸動,映入眼簾那瑰麗的曠世巨作,深深地貼入內心深處,因而蘊育出不同的見解、思考模式,也有了屬於自己小小的經驗,這小小經驗也許是獨立的,希望它也能加入經驗之書的行列,作了小小的貢獻。宇宙為了讓萬物生生不息,不斷地提供它的經驗,萬物則依循它走向未來。

詩函

古塵問好詩涵:

書本是一種捷徑,讓我們能以花費最少的時間去體驗不同的經歷
每一本書都包含著智慧與思想,或是能提供我們反省與觀察
我也很喜愛讀書,雖然我是很懶的人^^

謝謝詩涵的分享
古塵祝文安
覆古塵:

英雄所見略同,它不只是智慧的泉源,更是賴以生存的寶典。
感謝支持

詩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