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 商 印 像
------初識泉州大盛塑膠制品有限公司魏賢民董事長
王水寶
我與魏賢民董事長素昧平生,文章裡第一次提到他是在拙作《天賦山水之才》中“這些展品全被泉州大盛體育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總裁魏先生買走”一句。後來,我的朋友歐陽輝明先生在魏董事長處畫長卷,魏先生興致勃勃,邀我前往泉州古城一游,歐陽輝明先生也力贊我前往。於是,才有了我的福建泉州之行,時在壬辰7月。
一
列車到達泉州站時,已傍晚時分,天也慢慢地暗下來了。我與朋友歐陽輝明先生和我老伴步出車站,迎面走來一位中年人,身材頎長、面容清臒,戴一副金邊眼鏡,顯得很有精神。歐陽輝明先生上前介紹說:“這就是泉州大盛塑膠制品有限公司的魏董事長,特地來接我們的。”於是我伸出雙手,緊緊地握住魏董事長伸過來的雙手:“有勞魏董事長親自來接,打猶了,打猶了。”寒喧後,魏董事長親手拿起歐陽輝明先生十分沉重的箱子,直向站外拖去。當我們坐進轎車,魏董事長又親自駕車,熟練地在晚間的馬路上串來拐去。
我坐在轎車裡暗暗沉思,感到十分詫異,在家時,歐陽輝明先生向我介紹過,說魏董事長是一位在泉州很有名氣的大企業家,資產十分雄厚,他在北京和全國很多地方都有分公司,產品暢銷國內外……我想,那麼一位公司的董事長,怎麼會親自來火車站接人?除非是上級,或接相同身份的老總,要嘛就是洽談生意的老板?一位公司的董事長,怎麼會親自替別人拿箱子,這不是有失身份嗎?一位公司的董事長,他竟然會親自駕車接人,不是有失體面嗎?我百思不得其解……
轎車穿街走巷,本來就對泉州陌生的我,夜色蒼茫中,顯得更加陌生了。穿過小巷,迎面而來的是一條寬闊的大街,燈光通明,眼前一亮,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終於也得到了解答,魏董事長留給人的第一印像:沒有架子,平易近人。
二
我有一個習慣,無論是吃飯還是吃面,在家吃還是在館子店裡吃,我都會把碗裡的飯粒和面條,吃得干干淨淨,碗裡不留一粒飯粒和一根面條。有人說我好饞,饞就饞吧,我行我素,這種習慣是我爸媽教的。父母親不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更何況他們是文盲,講不出什麼深奧的道理,只是告訴我要愛惜糧食,糟踏糧食是罪過的。有好多次到餐廳用膳,一些賓客見了白米飯,有的扒上幾口,有的只是看一看,連一粒飯都不吃,整碗整碗地倒掉,說這是大方、瀟灑。我想,我是落後了,趕不上形勢需要,墨守成規,貽笑大方,小家氣,窮酸相。但我還是改不掉這一習慣,如今我已越古稀之年,依舊保持著這個習慣。
這天晚上,魏先生請我們到泉州有名的大漁村吃飯。喝了飲料後,服務員端上幾缽蒸熟了的米飯,缽沿上粘著許多飯粒。在吃飯時,我看到魏董事長用筷子將缽沿上粘著的飯粒,一粒一粒地剔下來,然後放進嘴裡,直到缽沿上粘著的飯粒,一粒都不剩,才把飯缽放下。想不到我在吃飯時碗裡不留飯粒的習慣,幾十年了竟在泉州找到了同道。我一直在注意著魏董事長,他剔飯粒的手法十分熟練,非一日之功。我看了許久,直到魏董事長把飯粒剔完,我才冒失地說了一句:“魏先生不錯,把飯粒吃得那麼干淨。”魏董事長把飯缽向前推了一下,用餐巾紙擦了擦嘴巴,笑著說:“那裡那裡,見笑了。這是我父母親傳給我的。”好一個“父母親傳給我的”,這種撲實、美好的傳統,如今有多少人還會繼承下來?或許我孤陋寡聞,天南地北還有很多很多人在繼承這種習慣。但眼見為實,魏先生有豐厚的資金,卻不浪費一粒糧食。一個剔飯粒的細節,彰顯著一個企業家的良好素質。我想這不是一粒糧食的問題,這種高尚的品德,可敬,可佩!
三
時間過得正快,在泉州已四天了。離開前的晚上,魏先生特地邀我到清源山消夏,其實是為我們餞行。行前,魏先生十分誠懇地告訴我,今天帶了一瓶20年的陳酒,要與我共飲。因泉州交警管得很嚴,酒後不能開車,特地請他太太同往,酒後下山,由他太太駕車。魏先生這一番十分撲實中肯的話,足已說明魏董事長待人的誠意了。
上得半山,這正是個宵夜的好地方,山下燈火通明,遠望可看到“中國閩台緣博物館”的燈光和西湖泛著的水光。我們一行五人在一張剛有人用完餐的桌子旁坐下,瑟瑟勁風,驅散了白天的暑溫,十分涼爽。當魏先生打開酒瓶蓋,一股強烈的酒香味撲鼻而來,確實應了那句“酒香不怕巷子深”。我坦率地告訴魏先生,我本來是會喝酒的,2008年生了一場病,醫師叮囑,要我戒酒,因此我已四年點酒未沾了。今天,這酒香味好,確實是誘人,但魏先生的誠意更感動了我,今天我就破例了。於是我拿起酒杯,向魏先生夫婦及歐陽輝明先生舉杯,深深地喝了一口。此酒入口味醇、清香,千言萬語,都在酒杯中了。
我們邊喝邊談,不知不覺已月上中天。魏先生喝了好幾杯,歐陽輝明先生不太會喝酒,不勝酒力,但也喝了幾杯。在微弱的燈光下,魏先生雙頰微紅,精神旺盛,說起話來笑容親切,朗朗有聲;尤其看到他手舞足蹈、蹦蹦跳跳去櫃台,真是個性情中人……這不禁讓我想起了魏先生來泉州火車站接我們的那個傍晚,在轎車裡他滔滔不絕地介紹泉州的歷史和發展,談古論今知識淵博。特別說泉州是個多教多神的城市,各種教派,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日本教等能和諧相處,媚媚而談如數家珍。魏先生邊開車邊告訴我,在大學他是學戲劇的,他十分誠懇地對我說:“王先生,要是我倆談戲曲,我可以和你談幾天幾夜”。
魏先生傳統文化積澱深厚,雖棄學從商但依舊不忘根本。他有很多愛好,賞畫、收藏、玩石、音樂、戲曲、詞賦等等,他還會拉小提琴,確實,魏先生是個不可多得的當代儒商,我想,什麼時候能聽到魏先生演奏小提琴曲《梁祝》,肯定是一種不同的享受……
------初識泉州大盛塑膠制品有限公司魏賢民董事長
王水寶
我與魏賢民董事長素昧平生,文章裡第一次提到他是在拙作《天賦山水之才》中“這些展品全被泉州大盛體育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總裁魏先生買走”一句。後來,我的朋友歐陽輝明先生在魏董事長處畫長卷,魏先生興致勃勃,邀我前往泉州古城一游,歐陽輝明先生也力贊我前往。於是,才有了我的福建泉州之行,時在壬辰7月。
一
列車到達泉州站時,已傍晚時分,天也慢慢地暗下來了。我與朋友歐陽輝明先生和我老伴步出車站,迎面走來一位中年人,身材頎長、面容清臒,戴一副金邊眼鏡,顯得很有精神。歐陽輝明先生上前介紹說:“這就是泉州大盛塑膠制品有限公司的魏董事長,特地來接我們的。”於是我伸出雙手,緊緊地握住魏董事長伸過來的雙手:“有勞魏董事長親自來接,打猶了,打猶了。”寒喧後,魏董事長親手拿起歐陽輝明先生十分沉重的箱子,直向站外拖去。當我們坐進轎車,魏董事長又親自駕車,熟練地在晚間的馬路上串來拐去。
我坐在轎車裡暗暗沉思,感到十分詫異,在家時,歐陽輝明先生向我介紹過,說魏董事長是一位在泉州很有名氣的大企業家,資產十分雄厚,他在北京和全國很多地方都有分公司,產品暢銷國內外……我想,那麼一位公司的董事長,怎麼會親自來火車站接人?除非是上級,或接相同身份的老總,要嘛就是洽談生意的老板?一位公司的董事長,怎麼會親自替別人拿箱子,這不是有失身份嗎?一位公司的董事長,他竟然會親自駕車接人,不是有失體面嗎?我百思不得其解……
轎車穿街走巷,本來就對泉州陌生的我,夜色蒼茫中,顯得更加陌生了。穿過小巷,迎面而來的是一條寬闊的大街,燈光通明,眼前一亮,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終於也得到了解答,魏董事長留給人的第一印像:沒有架子,平易近人。
二
我有一個習慣,無論是吃飯還是吃面,在家吃還是在館子店裡吃,我都會把碗裡的飯粒和面條,吃得干干淨淨,碗裡不留一粒飯粒和一根面條。有人說我好饞,饞就饞吧,我行我素,這種習慣是我爸媽教的。父母親不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更何況他們是文盲,講不出什麼深奧的道理,只是告訴我要愛惜糧食,糟踏糧食是罪過的。有好多次到餐廳用膳,一些賓客見了白米飯,有的扒上幾口,有的只是看一看,連一粒飯都不吃,整碗整碗地倒掉,說這是大方、瀟灑。我想,我是落後了,趕不上形勢需要,墨守成規,貽笑大方,小家氣,窮酸相。但我還是改不掉這一習慣,如今我已越古稀之年,依舊保持著這個習慣。
這天晚上,魏先生請我們到泉州有名的大漁村吃飯。喝了飲料後,服務員端上幾缽蒸熟了的米飯,缽沿上粘著許多飯粒。在吃飯時,我看到魏董事長用筷子將缽沿上粘著的飯粒,一粒一粒地剔下來,然後放進嘴裡,直到缽沿上粘著的飯粒,一粒都不剩,才把飯缽放下。想不到我在吃飯時碗裡不留飯粒的習慣,幾十年了竟在泉州找到了同道。我一直在注意著魏董事長,他剔飯粒的手法十分熟練,非一日之功。我看了許久,直到魏董事長把飯粒剔完,我才冒失地說了一句:“魏先生不錯,把飯粒吃得那麼干淨。”魏董事長把飯缽向前推了一下,用餐巾紙擦了擦嘴巴,笑著說:“那裡那裡,見笑了。這是我父母親傳給我的。”好一個“父母親傳給我的”,這種撲實、美好的傳統,如今有多少人還會繼承下來?或許我孤陋寡聞,天南地北還有很多很多人在繼承這種習慣。但眼見為實,魏先生有豐厚的資金,卻不浪費一粒糧食。一個剔飯粒的細節,彰顯著一個企業家的良好素質。我想這不是一粒糧食的問題,這種高尚的品德,可敬,可佩!
三
時間過得正快,在泉州已四天了。離開前的晚上,魏先生特地邀我到清源山消夏,其實是為我們餞行。行前,魏先生十分誠懇地告訴我,今天帶了一瓶20年的陳酒,要與我共飲。因泉州交警管得很嚴,酒後不能開車,特地請他太太同往,酒後下山,由他太太駕車。魏先生這一番十分撲實中肯的話,足已說明魏董事長待人的誠意了。
上得半山,這正是個宵夜的好地方,山下燈火通明,遠望可看到“中國閩台緣博物館”的燈光和西湖泛著的水光。我們一行五人在一張剛有人用完餐的桌子旁坐下,瑟瑟勁風,驅散了白天的暑溫,十分涼爽。當魏先生打開酒瓶蓋,一股強烈的酒香味撲鼻而來,確實應了那句“酒香不怕巷子深”。我坦率地告訴魏先生,我本來是會喝酒的,2008年生了一場病,醫師叮囑,要我戒酒,因此我已四年點酒未沾了。今天,這酒香味好,確實是誘人,但魏先生的誠意更感動了我,今天我就破例了。於是我拿起酒杯,向魏先生夫婦及歐陽輝明先生舉杯,深深地喝了一口。此酒入口味醇、清香,千言萬語,都在酒杯中了。
我們邊喝邊談,不知不覺已月上中天。魏先生喝了好幾杯,歐陽輝明先生不太會喝酒,不勝酒力,但也喝了幾杯。在微弱的燈光下,魏先生雙頰微紅,精神旺盛,說起話來笑容親切,朗朗有聲;尤其看到他手舞足蹈、蹦蹦跳跳去櫃台,真是個性情中人……這不禁讓我想起了魏先生來泉州火車站接我們的那個傍晚,在轎車裡他滔滔不絕地介紹泉州的歷史和發展,談古論今知識淵博。特別說泉州是個多教多神的城市,各種教派,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日本教等能和諧相處,媚媚而談如數家珍。魏先生邊開車邊告訴我,在大學他是學戲劇的,他十分誠懇地對我說:“王先生,要是我倆談戲曲,我可以和你談幾天幾夜”。
魏先生傳統文化積澱深厚,雖棄學從商但依舊不忘根本。他有很多愛好,賞畫、收藏、玩石、音樂、戲曲、詞賦等等,他還會拉小提琴,確實,魏先生是個不可多得的當代儒商,我想,什麼時候能聽到魏先生演奏小提琴曲《梁祝》,肯定是一種不同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