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生活思想起470-遍地非洲大蝸牛』

  猶記得台灣光復不久,民生凋敝,物質缺乏極為嚴重。當時家家貧窮無著,生活極為困苦。每天三餐之著落,成為家家大人苦惱之事。當時我住鄉下,每於下雨過後的黃昏,我都會拿起小水桶,跟隨大人去郊外撿拾蝸牛。撿拾回來的蝸牛,用木槌使力敲破其外殼,然後取出它的頭肉做菜。剩餘之部分,則是給雞鴨當飼料。常吃蝸牛雜碎之雞鴨成長迅速,其肉質會比一般飼養的肉質來的好吃。

  蝸牛肉在料理之前,必須使用火灰揉除其附著之黏液,直到手觸感覺粗澀為止。接下來是將其肉用開水汆燙成熟,這才可以上灶入鍋料理。家鄉人對於蝸牛肉之料理簡單樸實,通常與韭菜蔥段或青蒜苗同炒,或者單以蒜頭爆香同炒,再倒入醬油與醋一起紅燒。我家因為堂姊夫是外省人,所以,辣椒很早就引進我家之大廚房,加上九層塔之添香,滋味更臻完美。

  而堂姊夫拿手的香辣炒蝸牛,很快就在家鄉流行起來。演變到後來,百花齊放,各家也有各家的私房好滋味了。蝸牛肉是當時鄉下人主要的蛋白質來源,家家戶戶都對它毫無排斥。直到某日發現有人吃蝸牛肉生病之後,蝸牛肉料理從此絕跡。不過禁食潮很快就過去,因為它已變成為城市快炒攤位上之嘉賓啦。斯時蝸牛肉禁食之原因,是醫學界發現它是廣東住血線蟲,以及其它病原菌之寄主。

  廣東住血線蟲,它就是腦膜炎與結核病之元兇。如此一禁,長達十數年之後,夜市興起,蝸牛肉便成為香炒螺肉而成名。而我則在進入初中就讀之後,在博物課本內讓我再度與蝸牛相逢。透過書本語老師之說明,我才知道非洲大鍋牛與台灣關係之演進。博物老師說:「蝸牛是雜食性動物,喜歡棲息於潮濕之環境。平時躲在陰涼地方,喜歡在夜間及雨後出沒郊野。」

  老師又說:「蝸牛之食物包羅萬象,農作物與花果樹木葉片,以及蔬菜等植物,全都是它所喜愛之食物。」又說:「飢餓時它就飢不擇食,就連紙張或同伴之屍體,或水泥它都可以啃食消化。」日據時期非洲大蝸牛自新加坡被引進台灣,因為它的繁殖速度極為迅速,所以在短時間內,它的蹤跡遍佈全台,對於台灣之生態造成嚴重之破壞。

  十九世紀廿年代,中國廈門首見其蹤。嗣後因其肉質受到當地人之喜歡,故爾有人將它收容飼養,於是它的身分被分為野生與飼養兩大族群。根據研究指出:非洲大蝸牛肉富含蛋白質與礦物質,這些都是人類營養之重要元素。非洲大蝸牛之肉質Q彈,湯鮮味美,因此,在中國,東南亞歐洲與非洲,以及台灣等地方廣泛的被引入食譜。

  料理之時,無論是燒烤炸燴,或者是炒焗或紅燒,種種吃法都廣受歡迎。當初日本人引進台灣之目的,就是要讓它成為代白質之供應元。然因當時未受到重視,於是被棄養而造成泛濫。台灣料理之「炒螺肉」,它就是非洲大蝸牛之肌頭肉料理之一。專家說:「由於非洲大蝸牛是許多病原菌之中間宿主,容易引起感染與擴散,因此處理它的肉塊,必須完全煮熟方可食用。」

  至於在料理方式上,不論是煎炒或煮或燴或紅燒,最起碼要超過攝氏七十度之上,烹煮五分鐘之後,才可以安心的食用下肚。蝸牛肉生食不鼓勵,因為生食容易引起病原菌之感染,甚至引來喪命之危險。過去坊間曾流傳,生食蝸牛肉可以治癌,一家很有名的醬油工廠之老闆罹癌,奇人聽信傳言而大量食之,結果當然就是以悲劇收場啦!

  最近,非洲大蝸牛已被列為百大有害外來物種之一。他除了會傳染疾病之外,因其快速之繁殖,加上無所不吃的個性,對於人類之健康,以及人類居住環境之生態影響,大家都在努力的在研究,如何的來對付它對人類與生態環境帶來之威脅。然而經過一段不算短之歲月,成績並不如理想。不過有人提倡用嘴來制服它們,但是各方之反應各異其趣。看樣子,眼前人類還是對它莫可奈何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