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2)-

就在醫生殷殷的提醒下,老妻對我的飲食非常嚴格的限制。每每看見別人在餐廳點東坡肉或滷豬腳,我都會情不自禁的猛吞口水。三月不知肉味,渾身感覺乏勁,好想學學那馮讙彈劍高唱:「長鋏歸來兮,食無肉!」。

且說在兩天前,老五送來一支巨大的麻竹筍,又肥又大正是滷肉的好搭擋。於是我向老妻提出建議,不如將前段打湯後段滷肉。老妻知在這段時日裡,我們素餐無肉,肚內的饞蟲蠢蠢欲動。因此她法外施仁,要我將那竹筍去皮切塊備用,看樣子這頓滷肉是吃定了。

從小我和竹筍就有不解之緣,瑪拉邦秋娜阿姐帶著我,在桂竹林內烤筍飯的往事永難忘記。家窮之時,在友人家幫工掘竹筍的童年更是刻骨銘心。或許就是這份機緣的導引,管它是綠筍麻筍桂竹筍或苦筍,只要有料,我至少可以作出百種以上不同的吃法。

記得某日與大表哥上山砍柴火,我們帶著便當出門。兄弟倆雖然不想帶它走,可是姨丈眼睜睜的盯著我們,所以忍耐包好放入背袋內帶走。當時經濟光景不好,便當內的菜不是醃蘿蔔就是鹹酸菜,怪不得表哥埋怨半天不想帶飯。

表哥邉走邉埋怨,走到山口他還嘮叨不休。走到自己的山坪邉,放下揹袋各自尋找乾枯的相思樹砍伐。我們先將乾枯的枝枒,撿拾成堆再捆成擔挑回家去。粗大的樹幹留於原地,等待大人有空才去鋸伐,將它破成小塊挑回家中燒用。

正當我們忙得不亦樂乎之際,一隻碩大的野兔,洋洋得意的自枯樹洞內竄跑出來。表哥眼明手快,一記「柴刀飛頂」硬是將牠擊斃於當場。兄弟倆雀躍高興,這下子又有兔肉可下飯了,不必再為那酸菜蘿蔔的便當菜皺眉頭了。

兄弟倆開始忙碌起來,表哥將兔子帶至水畔處裡,我則忙著用石頭搭地爐。趁著空檔,我又去竹林內挖兩支竹筍,順便到工寮內拿醬油和鐵鍋。回到空地之後,立即將竹筍去殼切塊,生火燒鍋將竹筍汆燙去菁味。

萬事準備就緒,表哥已將處裡好的兔肉拿過來剁塊,入鍋汆燙去腥之後,再換清水與竹筍同煮。沸滾收水加入鹽巴醬油,表哥又去水畔挖些水薑頭,順帶摘回一大把九層塔和紫蘇。夯不啷噹的將兔肉竹筍煮成一鍋,待其初滾之時熄火,掩上鍋蓋稍燜一下,掀起鍋蓋香氣四溢。

約摸過了半小時,我們坐地大塊朵頤,一口兔肉一口白飯,吃得我們滿嘴鮮甜腹肚舒適。飽餐之後略事休息,挑柴回家連腳步都輕鬆起來了。正值我沉迷於往事當中,妻已從市場帶回一大塊五花肉。她忙著燒開水燙肉去除腥味,然後用沸油逼炸走油。

起鍋之後將肉切成兩吋大方塊,兩塊對疊再用乾瓢瓜絲紮緊。接著將肉一塊塊排入,用筍塊為底的陶鍋內。注入適量的蠔油醬汁和蔥段,對上清水,快火燒滾之後才轉文火慢慢燜燉。

最後放入冰糖續燜燉至肉皮晶瑩秀色,用筷子輕戳即爛便可熄火。當晚一大海碗的滷肉上桌,一人一塊大塊朵頤。肉爛肥瘦恰到好處,入口即化滋味香美。但見家人個個一口白飯一口肉,大夥吃得眉開眼笑歡樂呵呵的。而那些舖於鍋底的竹筍塊才是上品,熟爛恰到好處,甜美順溜甘潤可口。

碗公很大裝量不少,但大夥的筷子動作也不怠慢,轉眼之間便被挾夾一空,碗公見底矣!大夥都已吃飽,撫撫肚皮舒暢無比。突然心血來潮,不禁的随口吟出蘇東坡:「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的名句來了。

小時候農村的每個家庭中,豬圈裡幾乎都會飼養著一兩條豬,用以作為家庭經濟之支援。不過,大人們說得好聽,說是要讓牠撿食家中廚餘而飼養的。其實,就是一種補貼嘛。

暫且莫去管他理由為何?天天看著牠們,在豬圈裏順利的成長,這也算是一種享受吧。為了讓牠快快長大,我們小孩子天天需到郊外去,採割一些豬菜填補家中飼料之不足。所謂的「豬菜」就是給豬吃的野菜,包括野勺菜、野豬藤葉、或野山芋等等。

家豬有了這些野味之調劑,生長迅速且容易長肉。如果家中有栽種蕃薯,豬吃了更是容易長膘增重。總之,未能讓牠漲得又快又大,家家農戶在飼養上,可說是無所不用其極。而豬隻日漸長大,腳勤的屠戶會自動上門來下訂。

擺下三分之一的訂金,這條豬就屬他們家的啦。他們說要抓走就抓走,養戶可沒權可干涉的。哪天他通知,說那豬要送宰之時,養戶在一天前就得停止餵食。次日,凌晨兩點左右,屠夫準時登門捉豬。

捆綁好用抬秤秤其重量,付清款項就可載走。一個鐘頭之後上豬灶,免費取回豬血與豬腸和豬肺等內臟。若想取回豬油,則需付出半價「半買半送」。炸豬油在我家是大事,在當日弟妹們個個引頸盼望,等候母親甜蜜的召喚。

豬油炸好裝入容器,最後鍋內總會留下些些。母親立刻將上頓留餘的陳飯,全部挖入鍋內炒飯。雖然只有用蔥或蒜爆香,但對我們而言,山珍海味也不過如此罷了。情況好時,炒飯加入芫荽或白菜再灑些醬油,滋味之佳無法形容。經常家中炒飯香聞四鄰,引來鄰居小孩之羨慕。

這時候,弟妹們早已拿著小碗在等待。通常炒飯一人只分一小碗,母親心情好多挖些新飯加入,那麼大家就可多分一些。二弟最是喜歡貪嘴,常常吃完自己的份後,還要騙吃小弟小妹們的飯份。此事至今每於聚會之時,仍常被弟妹們提出來凸槽一番。

翌日,容器內的豬油已凝結成白脂。此時,正是做豬油拌飯的好時機。當頭母親一聲令下,大家乖乖拿著小碗等候。二弟負責分發醬油,三弟分給蒜蓉與青蔥丁,母親則拿小瓢羹一人分一匙油脂,我則在鍋邊負責幫他們添飯。熱騰騰的米飯與佐料拌合,一股香氣撲鼻而來,那香味直讓人終身難忘。

而那甜滋滑潤的豬油拌飯入口,牙齒的咀嚼速度不禁加快。三幾下草草咀嚼過後,咕嘟一聲,滿口香氣與飯粒,直往食道吞嚥下去,瞬間輕快的滑入胃囊。舌齒留香,老半天都捨不得吞嚥口水。

由來童年之逸事與記憶最為清楚,兒時的憧憬經常使人回憶難忘。記得,有次么叔問我長大後的願望。我竟然毫不遲疑的回答:「希望天天能有豬油拌飯可吃。」么叔聽了哈哈大笑,他說:「還說天天呢,不用一個禮拜準會讓你膩死。」我一臉不信,於是叔姪倆便打起賭來。

那天晚上,他弄三碗豬油拌飯給我,我輕易的便將它們扒下胃囊。次日,他裝兩碗送來我面前,照樣輕鬆的落肚。第三天還是兩碗,但第四天雖只一碗,可是我已全無胃口。然而,么叔說這是打賭,無論如何就得將它吃完。

形勢所逼我只好硬著頭皮扒飯,才吃半碗就已反胃。我哭著求么叔放我一馬,嘔氣半天才結束了這場賭局。儘管那次的打賭讓我漏氣,但我對豬油拌飯依舊熱衷不衰。三不五時出國歸來,頭件要事,便是請妻替我弄碗豬油拌飯過癮。如今母親也已鶴駕西歸,她的廚藝全都傳授給妻,唯獨缺漏了豬油拌飯的手藝沒傳。

幸好她的廚事靈巧,光聽我用口述,她就能拌出給我吃,真不簡單。最重要的是她能拌出母親的味道,因此我想吃就有得吃。這會兒她跟團旅遊去啦,家中只有我自己掌廚。久未下廚感覺生疏,於是偷懶撿快,決定今晚吃吃豬油拌飯。

平時有妻在弄不覺其煩,現在自己需去燒飯找料攪拌,才知老妻平日在廚房裡,一人為全家打理飲食團團轉,這是多麼的辛苦啊!想到這兒,不禁抬頭看看日曆,嘿嘿!還得過著三天的單身生活哩。
[待續]。